更新时间:2024-04-13 11:58
瓦氏黄颡鱼是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鱼类,又称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等。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尾柄略细长;头略短而纵扁,头顶有皮膜覆盖;口较小,下位,略呈弧形;背鳍位前,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弱锯齿,长于胸鳍硬刺,起点距吻端小于距脂鳍起点;胸鳍侧下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后伸不达腹鳍;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等长。活体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浅黄;各鳍暗色,边缘略带灰黑色;尾鳍下叶边缘灰黑色。雄鱼一般比雌鱼大。
背鳍条Ⅱ-6~8;臀鳍条Ⅱ-21~24;胸鳍条Ⅰ-7~9;腹鳍条Ⅰ-5。鳃耙13~18。
体长为体高的3.9~5.2倍,为头长的4.4~5.1倍,为尾柄长的5.1~6.4倍,为前背长的3~3.3倍。头长为吻长的2.6~4.0倍,为眼径的3.7~5.2倍,为眼间距的1.7~2.3倍,为头宽的5.4~5.6倍,为口裂宽的2.1~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2.4倍。
体型比黄颡鱼为大,最大长达300毫米。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尾柄略细长。头略短而纵扁,头顶有皮膜覆盖。上枕骨棘常裸露,略细长,接于项背骨。口较小,下位,略呈弧形。吻钝,略呈锥形。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开;腭骨齿形成半圆形齿带。眼中等大,侧上位,位于头的前部,眼缘不游离。眼间隔稍平。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位于吻端;后鼻孔前缘有小的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颌须略粗壮,后端超过胸鳍基后端;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后伸达胸鳍。鳔厚,心形。鳃孔宽。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
背鳍位前,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弱锯齿,长于胸鳍硬刺,起点约在体前部1/3处,距吻端小于距脂鳍起点。脂鳍短,后缘游离,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基长,大于脂鳍基,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距胸鳍基后端。胸鳍下侧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后伸不达腹鳍。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远大于距臀鳍起点,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等长。
活体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浅黄。各鳍暗色,边缘略带灰黑色。尾鳍下叶边缘灰黑色。
瓦氏黄颡鱼为小型底栖鱼类,栖息于多岩石或泥沙底质的江河里。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寡毛类、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
地区:分布于中国(贵州、天津、海南、云南、河南、广西、河北、四川、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湖南、江苏、重庆、福建、山西、江西、北京、安徽、山东、香港)和越南。
河流:在中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淮河、辽河等水系。
产卵期4~5月,多在水流缓慢的浅水滩或水草多的岸边产卵。卵粘性,颜色浅黄,产出后附着在石头上发育。中国华北2龄性成熟,绝对怀卵量915~3095粒,生殖期河北省6~7月,福建4~5月产沉性粘性卵。繁殖期雄鱼肛门后有生殖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数据缺乏危(DD)。
瓦氏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名优经济鱼类,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瓦氏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増大,而它在长江水系中的资源不断减退,因而开展瓦氏黄颡鱼的无公害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及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