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5 14:19
瓦钵梁子乡因乡政府驻地为瓦钵梁子山而名,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东南边缘,东经103度33分—103度38分,北纬31度89分—31度95分,南部与茂县雅都乡交界,县内接色尔古、维古等乡,北隔黑水河与石碉楼乡相望人民政府驻约窝村,电话区号0837,邮编623500,距黑水县城80公里,距省会成都285公里。
瓦钵古代是羌人居住的地方,属于蚕陵县辖区;
北周至唐朝,先后由广年、左封、悉唐等县管辖,后来被吐蕃占去;
宋朝属于霸州管;
明朝为杂古土司统治;清初为梭磨土司下属的扣沙古尔沟头人管辖。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属党康仑管辖;
1935年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黑水时,徐向前部驻扎约窝,建立瓦钵梁子区苏维埃政府,下属6个苏维埃乡政府,历时半年;
1952年成立乡行政委员会,属木苏区行政委员会管辖,后为第三工作队领导;
1952年10月,成立瓦钵梁子乡,属维古区;
1962年属于色尔古区;
1965年又属维古区;
1967年春,建立前卫人民公社;
1973年启用原名;
1984年1月,恢复乡建制。
现辖曲瓦、渔沙沟、桃支、约窝、瓦钵、子母河6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30个自然寨。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瓦钵梁子乡子母河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色尔古镇管辖。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乡共807户,32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以藏族为主。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成扇形状。平均海拔2900米,境内坡陡谷深,溪流深切。
瓦钵乡属季风高原型气候,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大,日差适度,乡政府驻地约窝村约窝组年平均气温11℃,年极端最高气温30.5℃,最低极端气温-21.4℃。境内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集中,秋冬季阴绵,平均降雨量720.6毫米。无霜期在子母河河谷地带为230天左右。
境内坡陡谷深,溪流深切,属于岷江水系,子母河水流流入黑水河。曲瓦、渔沙沟等村水流经茂县境内的雅都河流入黑水河。
境内土壤﹑林地类型各异,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区别差异不大,空气清晰,水质良好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国家二﹑三类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物种有红豆杉﹑锦鸡及沙莫鱼等。
平均海拔2900米,境内坡陡谷深,溪流深切。
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常有干旱﹑暴雨﹑冰雹﹑洪水﹑泥石流﹑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
瓦钵地处高半山区,主要农作物高半山出产青稞、玉米、洋芋、葫豆等,河坝出产小麦、水果、蔬菜等。粮食播种面积4800余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套种、地膜覆盖等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累计完成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8000余亩,完成小麦条锈病防治达4000余亩,建立了3200余亩的青稞基地;推广青海椒、洋葱等经济作物1350余亩;零星种植黑水早实核桃、大红袍花椒等经济林木850余亩;种植柴胡等中药材800余亩。
主要养殖獭兔、波尔山羊、九鼎山鸡等优良品种,建立了獭兔养殖专业基地,存栏1650余只,波尔山羊示范户4户,存栏460余只,九鼎山鸡养殖户247户,共8000余只。
2010年底,我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202余万元;完成粮食总产量791余吨,人均有粮247余公斤;完成农村经济纯收入781余万元;完成人均纯收入2436余元。
2012年全乡有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处,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20000余册。有文物遗址两处,即瓦钵村徐向前遗址和瓦钵乡瓦钵村、约窝村红军石刻标语。
2011年全乡共有4所学校,其中乡中心学校1所,村小3所,教师7名,现有在校学生535名。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全乡有中心医院1所,床位8床,村级卫生保健室3所,医护(疗)人员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8%。
2011年底有学校体育场2个。全乡六个村有5个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占总人口的21%。
全乡现有“村村通”数字化程转电视6套,覆盖率达100%。有广播站一个,覆盖了全乡六个村。
至2011年,已解决了1800余人享受农村低保,兑现了333人年满60周岁村民的养老金,16周岁至59周岁参保人数为1634人,占参保对象的84%;落实新农合政策参合人数3119人。
境内有瓦色乡道和省道302等公路干线交汇,北距县城芦花80公里,距省会成都285公里(瓦钵乡党政办曾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