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31 03:00
为什么要建瓮堂?两种关于它来历的说法
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关于它来历的说法, 一种如上文所述,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明初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不能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朱元璋知道以后,向大臣们征询良策。军师刘伯温建议建造澡堂,民工既可洗澡,又可换洗衣服;既可以灭除虱蚤,又可以免生疥疮。朱元璋于是就在城墙建筑工地的驻地附近,特地建造了一批澡堂。因为当初的澡堂外形就像倒扣的瓮,所以称作“瓮堂”。都说城墙是南京的标志,可这瓮堂比南京城墙还要老。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由于瓮堂和金陵大报恩寺相邻,认为瓮堂是大报恩寺的“聚恩泉”。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让郑和亲自监理,兴建金陵大报恩寺。金陵大报恩寺建成后,外国使臣、达官贵人都要到这里来朝拜,朝拜前,要先洗澡净身。而净身的地方,就是这个瓮堂。这在明朝是一个高级澡堂。
瓮堂也称为“瓮池”,因为当初的澡堂外形就像倒扣的瓮。当初的浴室是在地上砌一个池子,池下埋一口大铁锅,人在铁锅下烧火,烧热整池水。池上盖房,屋顶为半圆形,犹如倒扣的大锅,也很像城门洞。池中热气上升,全部聚集在室内,可保温度。更奇妙的是蒸发到顶部的凝水会沿着穹顶、墙壁流下,而不会滴在人身上,可见设计之巧妙。
瓮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穹顶下的大池旁还套着一个小池,池下汩汩地沸着热水,水温很高,并非用做泡澡。池上安着木头架子,澡客可以坐在上面蒸桑拿。只要小会儿就全身毛孔舒张,解乏轻松。有的人蒸得过瘾还会喊上段京戏,唱两句老歌。其实这样的小池子以往很多澡堂都有,但这样的设计和景观也快绝迹了。
顶上有两个“瓮”,非常保暖。
瓮堂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澡堂:它的外部结构是双连体穹窿形的两个瓮,相距1米。瓮高3.2米,内径4.5米,砖砌,看上去像馒头,像蒙古包。瓮顶留有一个窄小圆形天窗便于采光和透气。东侧瓮堂南面开门,上有圆形天窗,墙角处有烧火口,自地下通入邻室;西瓮堂与东瓮相似,下部为仰莲座。
瓮堂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砖缝间以糯米汁粘合。圆瓮外形便于聚热,水蒸气触壁遇冷后形成水珠顺圆壁流下,不会滴落。瓮堂这个古老的澡堂,不仅科学,还很保温。它的顶由一块一块砖挤压在一起,600多年来从来没有塌过,同时,里面热气很足,既不容易跑温,还很保暖,瓮堂顶端有出气口,在里面洗澡不闷。
瓮堂由东西两个“瓮”组成,东瓮稍大于西瓮,两瓮平面呈“8”字形紧密相连,堂顶似馒头状的蒙古包,故称之为“双连体穹隆形”。,又如一倒扣的铜钟,浑圆光滑。瓮顶留有一个窄小圆形天窗便于白天采光和透气,瓮堂墙壁留有两个圆洞用来晚间摆放油灯照明。整个瓮堂全部以厚砖砌成,不用一根木头,砖间隙以糯米汁粘合,十分坚固。瓮堂(聚恩泉)的半圆外形便于浴室的聚热,水蒸气触壁遇冷后形成水珠顺圆壁流下,不会滴落在洗澡人身上,这一设计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如今,东瓮澡堂仍在使用,西瓮则为烧火的工作间。
瓮堂的顶部半圆形,下方的浴池为两个长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两瓮内部并不贯通,各自开一狭小的门。20世纪50年代前后,进出瓮堂的门仅能容一人出入,还需弯腰。瓮顶既可以用于采光,还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打开天窗上增筑的四面窗子透气,设计得非常先进。瓮堂早已名声在外,经常有外地客人在南京游玩之后,还专程来体验这个古董级老澡堂,一边泡澡,一边欣赏这座奇特的建筑。
瓮堂门口已贴上了停业公告
在一排蓝色的围挡中,悦来巷显得冷清、萧瑟。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巷。走进巷子,要不是嵌在墙上的一块“文保碑”,根本看不出来这里藏着600多岁的瓮堂。瓮堂的大门、窗子都被水泥封上,堵得严严实实。瓮堂大门边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公告,公告上写着:“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敬请互相转告。何时营业,另行通告。”
老板曾表示顾客越来越少
瓮堂不起眼,斑驳的门板上写着,明朝古迹瓮堂,最古老的澡堂。进去,是一面大镜子,墙上贴着价目表:澡资10元,擦背10元,下活10元……瓮堂只接待男宾,不接待女宾,因此,女宾只能在门口止步。瓮堂有“下活”“修脚”“刮脸”等各种服务项目。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古董榧子,细竹条上写着“聚恩泉”“下活”等字样,男人们付了澡资,就可以领了榧子去洗澡了,还可以搓澡擦背。
2012年,政府部门说要把600多岁的瓮堂征收,进行修缮;于是,瓮堂对外公布了,过了2013年春节,就关闭澡堂不再营业了。但是,后来又不征收了。瓮堂就正常开放了。
这些年来,来此洗澡的人越来越少。曾经,在这里,大家说着南京话聊着家长里短,洗到兴头,有人会唱两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瓮堂它是不少南京人的童年记忆,瓮堂里面很暖和,小时候,家里没浴室,就在瓮堂里洗澡。印象中,冬天最温暖的时光几乎都在瓮堂里度过,吃完晚饭便跟老爸,带上毛巾去瓮堂洗澡。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个澡,搓个背, 躺在位子上睡一觉,一支烟、一杯茶,很多老城南人能够在瓮堂打发一下午的惬意时光。
许多南京老城南人,以前冬天都会去瓮堂泡泡,感觉一天的疲劳都在热气腾腾的水池中散去了。
对于老南京人来说,“瓮堂”不仅承载了几代人的澡堂记忆,还保留下了明代传承至今的澡堂文化。
对于家住城南一带的老南京人来说,它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一年四季里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不过,随着城市改造的加快,像“瓮堂”一样的老字号们,也正在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命运选择。
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局暂无任何新的保护、维修方案,鉴于“瓮堂”周围还有两三处文物保护单位,“瓮堂”所在区政府打算统一规划后制定保护方案。
修缮方案还没确定
600多岁瓮堂为啥关闭?2014年春节前,秦淮区文物部门对秦淮区的各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发现瓮堂已经停业了。考虑到周边都已经被“征收”了,瓮堂附近比较荒凉,怕有人闯进来破坏了文物,于是把门窗都封堵上了。
瓮堂准备修缮了。不过,维修方案还没有报上来。秦淮区文物部门负责人表示:瓮堂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修缮方案需要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后,提交到江苏省文物局,获得批准才行。瓮堂有修缮的意向,但怎么修,还没定。
“瓮堂”身子骨结实,600多年来,都没有修缮过;由于年岁久远,其中的一个瓮,后来已经不用了,变成了仓库。这次修缮,将对600多岁的瓮堂进行“体检”,然后开出具体的“药方”,看怎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