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大桥

更新时间:2024-08-29 10:33

瓯越大桥(Ouyue Bridge),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的过江通道,位于瓯江水道之上,是诸暨—永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历程

2001年,温州市启动瓯江过江通道前期工作。

2007年5月,温州市交通局在杭州召开瓯江过江通道专家论证会,一致推荐桥梁方案。2007年6月21日,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温州瓯江过江通道)举行工程预可报告评审会。7月24日,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温州瓯江过江通道)立项。

2010年12月24日,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温州瓯江过江通道)开工并举行开工仪式。

2011年6月1日,进入跨江特大桥施工阶段。8月15日,瓯江过江通道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完成浇筑。

2013年4月20日,瓯江过江通道主桥左幅合龙。2013年5月19日,瓯江过江通道主桥右幅钢箱梁与桥面钢混结合段焊接完毕,瓯江过江通道主桥贯通。11月25日,温州瓯江过江通道房建工程首根桩基开始试打,标志着房建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014年2月,温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温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媒体为瓯江过江通道征名。3月4日,瓯江过江通道征得的名称在温州政府网进行投票,“瓯越大桥”的支持率居第一。6月30日,瓯江过江通道试通车,大桥正式命名为“瓯越大桥”。

桥梁位置

瓯越大桥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连接永嘉县与温州市鹿城区。瓯越大桥距楠溪江河口下游约1.5千米,西距上游东瓯大桥约5.9千米,东距下游温州大桥约9.3千米;大桥北起启灶隧道,上跨瓯江水道,南至矮凳桥路;途经大桥的线路为诸暨—永嘉高速公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瓯越大桥分别由北引桥、主桥与南引桥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布置。

设计参数

设备设施

截至2012年5月,瓯越大桥主桥主墩、主桥92号边墩、南引桥93号墩设有固定式消能钢套箱防撞设施,南引桥94号墩设有橡胶护舷防撞设施,为大桥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截至2020年5月,瓯越大桥桥梁拱形处安装有数码水帘,通过电脑控制流量,根据音乐编排各种造型,利用喷头向下喷水形成水幕,利用激光投影仪在水幕上呈现温州故事,配合周边亮化景观,打造人文夜游景观。

截至2016年6月,瓯越大桥上设有摄像头,用以制止车辆误闯高速的行为。

截至2013年,瓯越大桥桥面上安装有太阳能AGS智能雾区引导系统,通过该系统自动检测雾的浓度,从而在雾天时亮起黄灯,便于司机看到过江通道的边缘。

截至2014年5月,瓯越大桥安装有全封闭声屏障设施,该屏障可以抵御40米/秒(相当于14级风)的风力影响。

运营情况

截至2014年6月,瓯越大桥未设非机动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能上桥。

截至2016年6月,瓯越大桥全段限速100千米/小时。

建设成果

瓯越大桥主桥距离温州市区只有400多米,主桥下就是瓯江的主航道,根据设计规定,需要解决引桥坡度与桥梁高度的难题。

瓯越大桥通过采用钢混组合的连续钢构桥型,桥高为3.5米。大桥使用的钢结构桥面交由有关工厂定做,做好后,采用轮船将其运至瓯江,再通过塔吊吊装,完成焊接。

瓯越大桥在施工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施工技术。

1.主桥合龙采用的钢混连续钢构施工技术,为中国国内第二次使用,华东地区第一次。

2.瓯越大桥施工中采用“旋挖成孔”新技术,加快了打桩速度。这是瓯江建桥史上第一次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技术。

3.瓯越大桥施工中采用了“移动模架”,通过在桥墩间移动完成由移动支架到浇筑成型等一系列施工。

4.大桥采用的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设技术,在浙江省内是首次采用。

文化特色

将瓯江过江通道命名为“瓯越大桥”,一是因为“瓯越”为温州古地名。初唐王勃在散文《滕王阁序》中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此处的“瓯越”即今温州一带,故取此名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环境特点。二是过江通道北起永嘉三江,南至鹿城,“瓯越”即有跨越瓯江之意,又彰显温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实力。三是因为“瓯越大桥”与前几座大桥取名标准一致,如瓯江大桥、温州大桥、东瓯大桥皆以地名命名。四是从字音看,“瓯”为阴平,“越”为去声,无论是读还是说,发音铿锵有力,易于上口,便于记忆。

价值意义

瓯越大桥通车以来,温州市民从永嘉县到温州市区又多了一条捷径,特别是前往温州市区城东方向的火车站、机场等地,不必再走东瓯大桥。(永嘉新闻网 评)

瓯越大桥通车后,温州市区往返瓯北车程将直接减少约12千米,大大缓解了东瓯大桥和瓯北车渡码头的交通压力,还与新老104国道、41省道、诸永高速形成交通网络。(浙江在线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