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1 22:02
瓷器爱国主义是指中国富豪出于爱国主义热情,抢购流失国外文物的情结。《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对于“瓷器爱国主义”的阐述是:“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
2010年11月11日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拍出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震惊英国媒体。有英国媒体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
清代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对于“瓷器爱国主义”的阐述是: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节,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
而在2005年8月,英国《卫报》引述佳士得行政总裁多兰的话称,愈来愈多的买家来自中国,他们显然热衷于买回自己国土的流失文物,来自中国的古董买家愈来愈豪爽。全球著名拍卖行佳士得的英国拍卖场在2005年上半年,记录涉及中国商人的交易金额是破纪录的9.1亿英镑。
1、翰海2001年秋季拍卖会,有四件从海外回流的中国文物珍品创下了奇迹:四件文物总共以2075万元成交,占了全场拍卖总成交额的约五分之一。 估价180万元至220万元的“缂丝姜晟书乾隆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最终以343.2万元的高价成交;估价600万元至800万元的“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龙纹玉壶春瓶”以880万元出手;估价500万元的“清雍正粉彩九桃盘”以高出估价105万元的高价易主;估价100万元至150万元的“玉雕鼎式长方炉”以247.5万元成交。
2、2009年2月26日,鼠首兔首铜像在巴黎拍卖,并以3149万欧元的总竞拍价被中国厦门收藏家蔡铭超用电话竞拍的方式拍得。
3、2010年11月11日,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被中国富商,以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拍得。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但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但是,圆明园散失文物只是冰山一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
尽管国际上有关于文物追索的公约,但英、美、日等文物收藏大国并未加入,且多个欧美博物馆联合声明表示不会归还文物,流失文物回家路漫漫!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爱国主义”
近来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购得,震惊英国媒体。拍卖行对该瓷瓶最高估价不过1285万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亿元,高出近39倍,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国妇女几乎晕了过去。英媒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11月14日《新京报》)
爱国主义似乎是一瓶香水,可以用来随意喷洒和涂抹,美化和粉饰。比如我们的语言组合中就有“小偷爱国主义”(只偷外国人的钱,不偷国人的)、强盗爱国主义(只砸外国人的车,不砸国人的)。无论什么词都可以与爱国主义进行组合,并产生一种奇特的装修效果。
说这些,并不是想将“瓷器爱国主义”与那种“小偷爱国主义”相提并论,而是不喜欢那种随意将某种行为与爱国主义进行挂钩的修辞学。对真正的爱国者,我一直非常尊重;对那些不惜代价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士,更是心怀敬意。出高价拍回流失国外的文物,是一种让人尊敬的行为,不过过度与爱国挂钩名之为“瓷器爱国主义”,实在有点儿牵强附会。
以高5亿元的天价竞拍一只瓷瓶,真的是出于爱国吗?真不好说。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与一群外国人竞拍,这个中国人为了不使文物被外国人拍走,在外国人的哄抬和加价中最终无奈拍出5亿元的天价,那是爱国。可是,在伦敦这场对乾隆瓷瓶的竞拍中,并没有几个外国人的身影,从《太阳报》刊发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到,在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全是华人。最后也是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亿元。如果纯粹出于爱国,只要这个流失海外的瓷瓶最终留在华人手中就可以了。而一群华人竞拍,互相哄抬价格,还称这叫“瓷器爱国主义”,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商人并不是傻子,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竞拍,无非是为了利益而已。我向来都把这类拍卖行为看作是哄抬和炒作。老外有时候是很坏的,他们知道中国人有一种爱国虚荣,喜欢拿中国人的爱国心进行炒作,忽悠中国人花大价钱去买当年从中国抢走的文物。其实,按真正的文明做法,这些国家应该将这些从中国抢走的文物归还给中国。可这些国家并没有归还的意思,而是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忽悠国人花高价去拍卖。竟还真有许多富人愿意这么干,被老外的炒作哄得团团转,正如有网友所言:那些花巨资买回被英帝国抢走珍宝的中国富人,的确有些“愚蠢”。
其实,这些出高价竞拍的人并不蠢,他们被老外以“爱国”的名义绑架后出了大价钱,他们同样能以“爱国”的名义绑架其他中国人,卖得更高的价钱。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疯狂,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传销”中激发的。这种被利益裹挟的爱国主义,让我想起某种“放生池慈善”:忽悠我们这些善人从他们那里买王八放生,我们放生完后,他们再捞起来继续卖钱,如此循环往复,放生成为一种生意。
我不觉得那些文物回归跟国家尊严有多大关系。这种以爱国名义对文物的炒作,既哄抬起了对文物收藏的泡沫和疯狂,又遮蔽起了文物背后的罪恶——这些文物,无论是被抢走的,还是偷走的,都该以法律途径索回,而不是鼓励用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