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9 11:56
甘士阶,字维藩,号紫亭,江西省信丰县龙舌乡甘家坳人,后迁导城郊水东坊。生于明嘉靖年间(约1545年),卒于万历成戊申年(1608年)。曾经任山东道御史,大理寺左少卿,右都御史巡抚,两浙(浙东、浙西)巡抚,在任期间,选用贤能,以身作则,生活俭朴,死后为缅怀他和功绩,经朝廷核准,要杭州府芝松里武林书院之阳建立了《甘公祠》,供人瞻仰。
甘士价自幼好学上进,孜孜不倦,为人所称道。旧志上说他“家贫力学,具文武资”,“弱冠通籍政事”。
明万历元年(1573年)癸科中乡试举人;次年赴京应甲戊科会试,他因不循务名实的“句读和”“时文”(即八股文),力主经世致用,悉心时务,帮在会试中以中庸序语应考见黜,榜上无名。
至万历五年丁丑科,以特奏名,经复试,始中沈懋学榜进士。初知黟县,以廉能调丹阳县,后又擢山东道御史(官居五品)。
为御史时,朝廷间有些官司员不以国计民生为务,日事争讦,勾心斗角。士价乃以“和表”上疏,强调团结,大得朝野称许。其检阅山海、居庸、紫金三关及蓟密、永昌、保定等处。励将饬 ,招兵买马,贮粮备草,整顿财政,对加强边防、防止外敌入侵起了一定作用。
已丑年(1589年)升为湖北按察史(正三品,为一省司法长官)。其时,当地发生大饥荒,士价设法赈济灾民。
辛卯年(1591)调江苏按察史,他不畏强暴,为民除害,名振一时,不久,又掌河南道印,他认真清理积案,整顿司法,政绩显著,进大理寺左少卿(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之副长官)。
己亥年(1599年)为右都御史巡抚凤阳。
甲辰年(1604年)调两浙巡抚。
在两浙巡抚任内, 是甘士阶一生最光辉的时期。《浙江省通志》载:他一到任就选用贤能,淘汰冗员,禁止宴会、娱乐、嫖赌、溺女等恶习。自己以身作则,生活俭朴,禁止滥加税收,并开行商以通有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仅疏浚南湖就能灌田万亩。他还在杭州创立武林书院,经常讲学其中。他教育学生要反复实践,各尽人道,近则福家乡,远则福邦国,在序则为良土,登科目则为贤臣,退而不仕则与人共勉于善,以维世风。
戊申年(1608年),浙江省发生200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水灾,士阶疏留糟粮十万担,请发帑金赈济, 缓织造,经苏民困,救万民水火。同年10月,召入为大理寺卿。但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未能赴任。为缅怀他和功绩,经朝廷核准,要杭州府芝松里武林书院之阳建立了《甘公祠》,供人瞻仰。
甘士阶墓御信丰水东九子岭。万历四十三年遗江西而政司赣南岭北道叶其藩论祭,有祭文一篇,建国后,九子岭的甘士阶墓尚保存完好,惜于文革中被毁。
甘士阶从政30多年,大部分是在外地度过的。在本县的业绩,主要有明万历年间重修嘉定桥,并置田租500石为护桥之用。旧县成载有他的《重修儒学记》、《请发帑金赈济和宽织造疏》和《抚浙勉在会诸生文》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