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惠

更新时间:2023-03-19 22:55

广西宁明人,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级编审,广西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先后任广西文艺评论研究室主任、文艺函授中心负责人,《太阳花》主编、《南方文坛》主编。

简介

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供职于《文艺报》并担任责任组组长,文革时期和臧克家一起下方湖北咸宁干校劳动,后到广西文联工作,先后任广西文艺评论研究室主任、文艺函授中心负责人,《太阳花》主编、《南方文坛》主编 。

咸宁时期

孙一珍笔下的甘棠惠(《文艺报》的编辑),那就是一个令人称羡的英雄人物。他会捉蛇,敢吃蛇,人称“甘大胆”;他在干校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杀猪手艺,人称“甘一刀”;他这个体型干瘦的广西人,什么活都会干,什么活都拼死拼活地干,所以又赢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誉。最让孙一珍折服的,是甘棠惠的能干加巧干。一次,连里派她和甘棠惠拉板车去咸宁城里办采购。出发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们,小路上被老乡挖了许多沟,拉板车一定要走大路。但甘棠惠却满不在乎。看到路上真有小沟的时候,孙一珍着急了,甘棠惠却胸有成竹,只用随手捡到的一根小树枝搭在沟上,将板车一边轮子着树枝,一边轮子悬空,将车套紧套肩上,“嗖”地一下就将板车拉过沟去,看得孙一珍目瞪口呆。二三十道沟,都是这样被甘棠惠轻松越过。还有一次,为了表现给孙一珍看,这个“甘大胆”竟然不垫树枝,只提前加快速度,让板车凌空飞越水沟,让孙一珍大开眼界。看完那段文章,我和孙一珍一样的设想,如果甘棠惠还年轻,只怕飞越黄河之类的壮举,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南宁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文学理论和批评逐渐活跃,甘棠惠等人在此时期的活动,为70年代末广西的文学评论工作的恢复和理论重建,起了先导和奠基作用。进入80年代后,甘棠惠发起的广西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和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成立,《广西文艺评论》和《南方文坛》的创刊,为广西文学理论与评论的发展,聚集起队伍,提供了阵地,进一步凝聚了文艺评论家的力量,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文学评论在文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85年在广西文艺评论研究室任负责人时,依托《广西文艺评论》(双月刊)主办文艺函授中心培养文学青年,并于当年创办文学杂志《太阳花》1985年7月在广西师范大学独秀峰下主办桂林笔会,现海南省书法协会常务理事、海口市书法协会副主席书法家戴文、蒙海峰,广西女诗人路卉、湖南青年诗人刘诗凤、云南农民作家袁永祥、高州女诗人廖冬梅、北京《啄木鸟》负责人孙刚、《鸭绿江》编辑王杰等30余名青年文学作者参加了这个盛会。在桂林笔会上开全国之先河,大胆聘请河南青年作者小河、云南农民作家袁永祥、广西青年作者李美荣、黄大星、严永强担任《太阳花》助理编辑、编辑。198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举办创作会议,全国200余名文学青年参加,邀请了周明、敏岐、王景山等文学大家与会辅导,会上还组织大家到凭祥抗越前线法卡山体验生活,会上诞生了大批优秀文学作品。甘棠惠领导的 《南方文坛》《南方文坛》为把广西文学推向全国作出了贡献。 甘棠惠主编《南方文坛到退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