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0 21:38
甘肃蟹甲草(Parasenecio gansuensis Y. L. Chen)为菊科蟹甲草属多年生草本,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等地,一般生长在灌丛中、山坡林下以及沟边阴湿处,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粗,直径10-15毫米,具多数被细绒毛的须根。茎单生,直立,高60-80(100)厘米,具纵条纹,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部长裸露;叶具长叶柄,下部叶在花期凋落,中部茎叶纸质,叶片三角状戟形,长9-13厘米,宽9-14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戟状心形,中央裂片大,侧生的裂片三角形,在上部的长,下部的较短而小,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齿端具小尖,基出脉5-6,侧脉向上叉状分枝,叶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上面绿色,被贴生疏短毛,下面灰绿色,沿脉被短柔毛。叶柄长5-8厘米,向基部渐扩大成卵圆形或圆形抱茎的叶耳;叶耳宽1.5-2.5厘米,全缘或有疏齿,被疏短柔毛;上部叶与中部茎叶同形,但较小,叶柄短,最上部叶三角状戟形至披针形,具极宽的抱茎叶耳或无柄。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和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花序梗长1-2毫米,具1-2线形小苞片;总苞圆柱形,长6-7毫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5,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宽0.5-1毫米,顶端稍尖或钝,紫红色,边缘狭膜质,外面被疏腺毛或近无毛。
小花5-6,花冠黄色,长6-7毫米,管部细,长3毫米,檐部宽筒形,裂片披针形;花药伸出花冠,长3-4毫米,基部具尾;花柱分枝外卷,顶端截形,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长3-4毫米,无毛,具肋;冠毛白色,长6-7毫米。
生长于海拔1300-25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沟边阴湿处。
产自甘肃(舟曲、天水、西固、康县)、陕西(佛坪、太白山、留坝)。
外形极似P. auriculatus (DC.) H. Koyama,但叶片五角状戟形;叶柄向基部渐扩大成直径1.5-2.5厘米,全缘或具疏齿的叶耳;叶耳卵圆形或近圆形,抱茎;茎上部,花序轴和花序梗均被头状具柄的腺毛,与后者不难区别。
《秦岭植物志》1(5)中记载的Cacalia auriculata DC.从该种的描述和图看来,似应为本种的错误鉴定。两种的地理分布也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