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鼹

更新时间:2022-08-25 15:39

甘肃鼹是一种食虫目动物。其外形粗短,很小,体重30-37g,体长8-103mm。耳壳缺失,前足扁而宽大,适应挖掘活动,但不如典型的鼹鼠宽大。周身毛色呈黑灰色或棕黄灰色具金属光泽

基本资料

中文名: 甘肃鼹

拉丁文名:Scapanulus oweni

中文学名: 甘肃鼹

中文目名: 食虫目

中文科名: 鼹科

中文属名: 甘肃鼹属

中文俗名: 甘肃长尾鼹  翻掌

拉丁文目名: SORICOMORPHA

拉丁文科名: Talpidae

拉丁文亚科名: Talpinae

拉丁文属名: Scapanulus

拉丁文种名: owen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Thomas, 1912

濒危信息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易危 VU A1bc 依据标准:栖息地面积缩小,质量恶化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分布

甘肃鼹为我国特产的单型属。仅分布于甘肃的兰州、临洮、武山,天水;青海的同仁、陕西西南部和四川北部。

主要分布省份:四川 陕西 甘肃 青海宁夏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兴隆山 神农架 后河 太白山 王朗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太白山 太白山

形态特征

体重30~37 g,体长83~87 mm,尾长45~46 mm,后足长12~14mm; 颅全长44~46 mm。与针尾鼹的不同在于第一上门齿特别发达而长大; 齿数少,齿式2.1.3.3./2.1.3.3.=36。尾稍短,为后足长的两倍,呈棒球棒状,前细,后部粗圆,上有长而细的尾毛。通体棕黄褐色并具金属光泽。头骨吻较短,颧弓纤细。听泡发育不全。I1发达,犬齿较大,等于或大于I2。上臼齿内侧原尖分三叶。

生境与习性

营地下生活,栖息于林缘灌丛中。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每年繁殖一次,春季进入繁殖期,孕期约30天。

种群现状

本科自1913年命名之今,80余年仅采到20多只标本,可见是很稀有的特有种,这里定为“稀有”。IUCN/SSC 的食虫类专家组将本种定为“低危” (需予关注〕(Store, 1995)。

致危因素

过去: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农业-作物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农业-人工林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农业-非材用林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农业-抛荒地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非农业用地管理-抛荒地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非农业用地管理-管理体制变更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获取资源-采矿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获取资源-非林业植被采伐

采捕-药物

意外致死-误捕-陆地-陷捕、夹捕或网捕

意外致死-误捕-陆地-毒杀

污染(影响生境和/或物种)-陆地污染

现在: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非农业用地管理-抛荒地

将来: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非农业用地管理-抛荒地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非农业用地管理-管理体制变更

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获取资源-采矿

意外致死-误捕-陆地-陷捕、夹捕或网捕

意外致死-误捕-陆地-毒杀

采捕-药物

污染(影响生境和/或物种)-陆地污染

保护措施

现有保护措施

不在各级重点保护动物之列,但在其分布区内已建的保护区当对本种的保护有利。

保护措施建议

应进行本底调查,摸清现状,对其种群现状作出评估,以利确定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