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螟虫

更新时间:2024-06-13 13:45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 甘蔗害虫。俗称甘蔗钻心虫。 常见种类有卷叶蛾科的黄螟 (Aryroploce schistaceana)、螟蛾科的条螟(Chilo venosatus)和二点螟(C.infuscatellus)。

形态特征

黄螟 体长约7~8毫米,灰褐色,翅展5~8毫米,前翅中央有“y”形黑纹。幼虫体长约20毫米,淡黄色,头部赤褐色。体上着生小毛瘤。分布于中国各蔗区,以及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国,自福建至广东、海南,年发生6~8代,无真正的休眠,为害盛期随各地气温和种植期而异。5、6月发生为害大多造成枯心苗,以后为害造成螟害节,直至11、12月仍很严重。成虫夜间活动,在春植蔗拔节前产卵于蔗苗基部,后期产卵在蔗茎上,均散产。幼虫化后,钻入叶鞘间,逐渐下移。在甘蔗幼苗期和分蘖期,幼虫常从地下部的芽生长带或叶鞘间隙侵入为害蔗苗,蛀道弯曲,蛀孔外常露虫粪;甘蔗伸长期多潜入叶鞘间隙,再从芽或生长带侵入茎内。老熟幼虫在叶鞘内侧或蛀孔中作茧化蛹。

条螟 又名高粱条螟。也是中国北方杂粮的重要害虫。

二点螟 又名粟灰螟。在南方蔗区从浙江至广东年发生约4~6代,以老熟幼虫过冬。甘蔗苗期受害严重,后期为害蔗茎。丘陵旱地和春旱年份发生尤多。成虫产卵在蔗叶或叶鞘上。初幼虫潜入叶鞘组织间取食,以后再蛀入蔗茎组织造成枯心苗或螟害节。

为害特点

甘蔗螟虫对甘蔗的为害:苗期为害生长点,使幼苗心叶枯死,造成枯心苗,生长中后期为害蔗茎,破坏蔗茎组织,造成螟害节,妨碍甘蔗生长,使蔗茎易折断,蛀口易染病,产品和质量下降。

紫螟在开远一年发生五~六代。主要以幼虫在被害株梢头处过冬。以第一,二代幼虫为害最严重,每年四、五月是为害盛期,造成枯心苗。此虫除为害甘蔗外,还为害水稻。玉米、芦苇和野生甘蔗。

二点螟以幼虫或蛹在蔗茎的地上部或地下部过冬。三、四月开始为害,六月中旬为害最重,造成枯心苗,七月以后为害蔗茎增多,造成螟害节。

黄螟以幼虫和蛹在蔗桩残渣处过冬。每年三月开始出现, 四月上中旬、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七月上旬出现三次螟卵高峰期。幼虫为害蔗苗成枯心苗,为害蔗茎成螟害节。

生活习性

广东、广西年生6~7代,海南、台湾7-8代,无明显休眠期。世代重叠,终年为害。广东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成虫产卵5月迅速增加,6月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渐减,8~10月很少,11~12月卵量又趋回升,田间出现枯心苗。广西全年可见6~7次高峰,其中3~6月发生量大,为害宿根蔗和春植蔗的蔗苗。福建则于8、9月出现2个为害高峰,为害相当严重。成虫白天栖息在蔗叶上或叶鞘处,黄昏后活动,午夜1~3时交尾。雌蛾把卵产在蔗株基部60cm处以下,苗期则把卵产在叶片或叶鞘上,拔节剥叶后多产在蔗茎表面。幼虫喜在中午孵化,初孵幼虫下爬潜入叶鞘里,逐渐下移从蔗芽或根带处嫩的部位侵入或为害,把芽眼吃空。老熟幼虫在蛀孔处做茧化蛹。天敌有黑卵蜂、姬蜂等。

天敌

甘蔗螟虫的天敌很多, 卵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 和黑卵蜂;幼虫寄生蜂主要有中华茧蜂、蔗螟茧蜂、 螟黄足绒茧蜂、蔗螟长距赤茧蜂和大螟拟丛毛寄蝇; 蛹寄生蜂有一种即螟黑点瘤姬蜂。除寄生性天敌外, 还有许多捕食性天敌,如蜘蛛、蚂蚁、鸟类等 ,但 由于化学杀虫剂长期大量使用,使捕食性天敌的种 类和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之下,寄生性天敌 种类较多,专化性强,营自由寄生,具有较强的扩散、 迁移能力。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清洁蔗田,减少越冬虫源

甘蔗收获时,采用小锄低斩收蔗。收获后及时清除残叶、茎、头和秋笋,进行集中烧毁。播种时进行土壤消毒,尽量减少和消灭越冬虫源。

苗期检查,防治第1代幼虫

甘蔗苗期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枯心苗、枯心鞘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亦可同时采取“刺”(铁丝刺虫)、灌(小茶壶盛药灌入枯心基部)的办法,刺死或毒死蔗茎内的幼虫和蛹。水田蔗地,在甘蔗幼苗枯心较多时,灌水浸田淹过茎基部6~9cm,淹2~3d,可将黄螟、二点螟和大螟的幼虫淹死。

种植优良抗虫品种及无虫健康蔗种

作物抗虫性是作物本身具有能够减轻害虫危害程度的一种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根据这种特性,种植甘蔗时选种特别重要,应剔除病、虫、弱株,选用植株高大、生长健壮且无虫孔的健康抗虫蔗种,如新台糖16、25号等,并对其进行浸种消毒。

轮作、套种及间作

调查资料表明,甘蔗宿根年份越长,螟害率越高,新植蔗的枯心率为1.2%~3.3%,1年宿根蔗为3.4%~6.9%,而宿根3年的则高达9.9%。因此,种植甘蔗要尽量避免连茬种植,缩短宿根年限,合理轮作,与水稻、豆类、花生和绿肥等作物轮作,都可以减轻二点螟的为害。甘蔗与其他作物套种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据报道,油菜和甘蔗套种能减轻第1代甘蔗二点螟的危害,有效减少枯心率,枯心率减少最高达34.3%。甘蔗与番茄、蕹菜和大豆套种都能减少枯心率,其中甘蔗与番茄套种的枯心率仅为1.6%。此外,甘蔗与烟草、小麦和大豆间作也能有效减轻蔗螟危害,其中蔗烟间作的螟害最轻,螟害节率为2.94%,单作不套种或间作的螟害最重,螟害节率达9.31%。在甘蔗生长期适当剥除下部枯叶,使蔗行间通风透光,可减轻蔗螟危害。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引诱并集中杀死害虫的技术。研究表明,甘蔗螟虫均具有一定的趋光性。目前,灯光诱虫在甘蔗螟虫的预测预报上应用比较多,而在生产上应用比较少。比较常见的是利用20W黑光灯作为诱虫光源,设在虫口密度较大、连片种植蔗田内,于每年3~4月开始点灯,至末代蛾终见后7d结束,引诱效果非常好。此外,频振式杀虫灯对蔗螟也有较好的引诱效果。苏俊波等于2007年2~11月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甘蔗螟虫,结果表明,灯光诱杀能较强地减轻螟虫对甘蔗的危害,诱杀地块的螟虫危害率为10.5%,而施用呋喃丹的对照地块危害率为49.0%。

不育技术

昆虫不育技术是一种通过辐射或杂交等手段使害虫丧失繁育能力而自行绝灭的防治害虫的新方法。它以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不污染环境和农副产品等突出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应用昆虫不育技术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以辐射不育和化学不育两种方法应用的比较多;此外,还可利用杂交或劣势的遗传品种等使昆虫产生不育。

1.辐射不育。 是利用60Co、137Cs放出的γ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害虫的虫蛹或成虫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使其雄虫丧失生殖机能的技术。据报道,利用60Co对甘蔗黄螟雄性后期蛹进行辐射处理,黄螟的不育效果明显,卵孵化率为0.9%,对羽化后雄蛾的交配率无不良影响。范玉清等对60Co辐射甘蔗黄螟的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用60Coγ射线处理黄螟后期蛹后,雄性成虫的精子染色体畸形,形成异常精子;此外,亲代在雄蛹后期照射1.5万R60Co后,羽化的雄虫与正常雌虫配对所产生的F1代,不论雌、雄和配对组合如何,其不育率都较亲代高,接近100%。林进添等利用60Co辐射对甘蔗条螟不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Co对甘蔗条螟的最佳辐射不育期是后期蛹(第5级),0.30kGy以上剂量辐射能显著影响成虫交尾率及卵孵化率。

2.化学不育。 主要是指利用化学不育剂干扰和破坏昆虫的生殖细胞,从而导致昆虫不育的技术。1976年,广东省甘蔗糖业食品研究所利用“噻替派”(Thio-tepa硫代三乙烯磷胺)不育剂对甘蔗黄螟进行不育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5mg/mm2,接触20s,可以导致黄螟雄蛾绝育,而对雄蛾的交配率和寿命没有影响。后来,广东又推出保幼激素738、“六磷胺”、保幼激素512和保幼激素515等一批不育剂,对甘蔗黄螟的不育效果非常好。昆虫不育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昆虫的人工大量饲养。近20年来,我国对甘蔗螟虫不育技术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甘蔗螟虫室内人工饲养技术尚不成熟,提供不了大量试虫。为了使以后甘蔗螟虫不育技术研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大面积应用于田间,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应加大对甘蔗螟虫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方式,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是目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力行和推广的一种绿色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类卵寄生蜂,分为多个赤眼蜂种类。美国于1926~1929年在南方蔗区进行放蜂防螟试验,取得一定的成功。但1933~1935年的另一个系统试验,却否定了赤眼蜂对蔗螟的防治效果。此后,圭亚那、美国、秘鲁、波多黎和印度等地都试验过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但收效甚微,乃至放弃。1954~1958年广东省通过释放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sWestw.)防治甘蔗螟虫,取得较好的效果;1956年,在广州市郊河南农场进行大面积试验,放蜂区蔗螟卵寄生率达60.0%~79.0%。1958年,全国第1个赤眼蜂站在广东顺德县建立,随后在全国的许多蔗区也相继建立了赤眼蜂站,开展大面积的生物防治研究。1981~198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统计,释放赤眼蜂,结果防治蔗螟枯心的效果达80.0%,减少螟害节率71.0%。广东珠海红旗农场于1975~1994年间坚持放蜂防治蔗螟,将甘蔗枯心苗率和死尾率均控制在2.0%以下。广西、福建、云南、湖南和四川等蔗区也相继进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试验,结果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Ishi)、欧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nubilaleErfle&Davis)对甘蔗螟虫均有较高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由此可见,利用赤眼蜂可有效地减轻害虫在幼虫期对甘蔗的危害,是目前普遍推广和应用于蔗田防治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技术之一。

古巴蝇

古巴蝇(LixophagadiatraeaeTownsend)是一种幼虫寄生型天敌,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活动能力。据报道,在古巴,古巴蝇对蔗螟的自然寄生率为47.0%,最高达60.0%,每年释放30~60头/hm2,甘蔗被害节率从15.0%下降到1.6%,能显著抑制螟害。1955年,广东省引进古巴蝇并在田间释放,结果能在甘蔗螟虫幼虫体内回收到古巴蝇的蛹,证明其具有一定的防效。广西甘蔗研究所于2004~2005年先后3次从古巴引进古巴蝇,通过室内试验观察,古巴蝇能寄生二点螟、条螟、黄螟和玉米螟的幼虫。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古巴蝇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的报道比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绿僵菌

绿僵菌(Metarhiziumspp.)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可寄生200多种昆虫,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在防治甘蔗螟虫方面,刘磊等利用绿僵菌对甘蔗条螟进行了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JF813菌株(分离自海南尖峰岭土壤)和MA4菌株(分离自椰心叶甲)对条螟的致病力最强,15d的死亡率均达90.0%以上,并且JF813菌株对条螟有较强的二次感染能力。詹儒林等从椰心叶甲中分离出10株对甘蔗二点螟具有较好致病性的绿僵菌,其中以MC3对甘蔗二点螟的致病力最强,当浓度为1.0×107个/ml时,其死亡率为93.0%。可见,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感染寄生率非常高,但其防治技术目前只处于室内试验阶段,田间防治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性诱技术

性诱技术防治甘蔗螟虫主要是应用迷向法和诱杀法。试验证明,甘蔗螟虫的活雌蛾都有性外激素的存在,并能在一定时间内释放扩散,对雄蛾有较强的引诱力,且具有专一性。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各地科研院所相继对甘蔗条螟、黄螟、大螟、台湾稻螟和白螟等的性外激素进行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果。1974年,广东率先开始对甘蔗螟虫性外激素的利用进行研究,并于1987年通过了条螟性诱防治技术鉴定。1983~1990年,在广西、四川、湖南和江西用二点螟性诱剂进行防治技术的试验,面积达5333hm2,防治效果达82.5%,枯心率全部控制在5.0%以下,取得与化学防治相当或优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广西于1991年通过二点螟性诱防治技术鉴定。2001年,广西柳州凤山糖业集团利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迷向防治区总的枯梢减退率为54.4%,其中,第2代条螟枯梢减退率为24.4%,第3代枯梢减退率为46.6%,第4代枯梢减退率为84.4%。除了以上的生物防治技术之外,利用Bt生物农药、红蚂蚁等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甘蔗螟虫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应用于防治甘蔗螟虫最早、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化学药剂防治甘蔗螟虫的主要方式有药剂浸种、根施、烟熏、喷雾和点心等。20世纪60年代,我国用于防治甘蔗螟虫的药剂主要是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和有机磷类(1605、敌百虫)或其混合剂(甲六粉、乙六粉)等少数几种杀虫剂。但是由于有机氯杀虫剂的残留严重和1605的剧毒,这些药剂没有得到推广。至70年代,我国开始大面积种植糖蔗,螟虫也暴发成灾,而防治螟虫的药剂也趋于多样化,主要推广的杀虫剂品种有杀虫脒、螟铃畏、杀螟丹和杀螟松等。80~90年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呋喃丹,有机磷类杀虫剂如磷胺、甲胺磷、敌百虫、敌敌畏和沙蚕毒类杀虫剂如杀虫双、杀虫单等成为防治甘蔗螟虫的主要药剂,其中特丁硫磷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用于防治甘蔗螟虫的主要药剂有丁硫克百威、呋喃丹、甲拌磷、杀螟单、毒死蜱、甲基异柳磷、敌百虫和锐劲特等。然而,由于大量、长期地使用化学农药,甘蔗螟虫已对上述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随着一些有机氯类和有机磷类的高毒农药相继被禁用,农业部也已明令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近年来,为了延缓害虫产生抗性,一些高效低毒的复配剂如5%丁硫克百威·杀虫单颗粒剂、5%毒·辛颗粒剂和5%毒·杀颗粒(蔗来茎)等相继用于甘蔗螟虫的防治。新型低毒的氯虫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康宽,给甘蔗螟虫的前、中、后期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中期的平均防效达95.0%以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