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根腐病

更新时间:2024-04-10 11:55

甘薯根腐病是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发生在甘薯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田期, 该病先从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局部变黑坏死,以后扩展至全根变黑腐烂,并蔓延至地下茎,形成褐色凹陷纵裂的病斑,皮下组织疏松。地上秧蔓节间缩短、矮化,叶片发黄。病薯块表面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中后期龟裂,皮下组织变黑。

病原特征

甘薯根腐病属多种镰孢菌侵染所致。中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甘薯根腐病菌无性阶段为腐皮镰孢甘薯专化型(学名: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 sp. batatas Mcclure)。在自然发育循环中,病菌的繁殖器官为分生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菌丝灰白色,呈稀茸毛状至密绒状或絮状,并有环状轮纹;培养基底色淡黄至蓝绿或蓝褐色。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呈短杆状,多数单胞,大小为(5.5-9.9)微米×(1.7-2.8)微米,少数有一个分隔,大小为(13.2-17.6)微米×(2.8-4.6)微米,聚合成假头状,生于瓶状小梗上。小型分生孢子梗较长,大小为(24-31.2)微米×(2.9-3.6)微米,分枝不多。每分枝顶端有一至数个顶端略窄细的瓶状小梗,为(43.2-52.8)微米×(1.9-2.6)微米;大型分生孢子梗短,(15.6-21.6)微米×(2.4-2.9)微米,具侧生瓶状小梗(产孢细胞),大小为(25.2-31.2)微米×(1.9-2.4)微米。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上部第二、三个细胞最宽,壁厚,分隔明显,顶细胞圆形或似喙状,3-8个分隔,以5分隔为主,5分隔的一般为(48.4-59.4)微米×(4.4-5.6)微米。粘孢团呈淡米黄、乳酪黄或暗蓝绿色。厚垣孢子生于侧生菌丝上或大型分生孢子上,单生或两个联生,呈球形或扁球形。厚垣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表面光滑的,直径一般7.1-11微米;另一种表面有疣状突起,直径一般9.1-12微米。菌核灰褐至灰紫色,扁球形,直径一般0.5-1毫米,生于蒸米或马铃薯薯块培养基上,均无气味。

有性阶段为(学名:Nectria haematococca Berk. et Br.)。有性世代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据中国山东农业科学院试验和调查,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病株上尚未发现子囊壳,但人工诱发可大量产生。经根部和土壤接种致病测定,证明其有较强的致病力。子囊壳呈不规则球形,开始浅橙色,壳的表面光滑,逐渐变红至棕色,表面产生小疣状突起,最后变浅褐色。子囊壳表面有浅黄色胶状物,顶端孔口直径59.8-82.8微米,带条纹状,色浅,透明,稍有突起,子囊壳一般(289.8-349.6)微米×(276-303.6)微米。子囊棍棒形,(62.4-72)微米×(7.2-8.4)微米,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12-14.4)微米×(4.8-6.0)微米,中央有一分隔,在隔膜处稍缢缩,透明,后变浅褐色,具纵条纹。

为害症状

苗床期

发病薯苗叶色浅黄,生长迟缓,须根尖端和中部有黑褐色病斑。出苗较晚,出苗率显著减少。

大田期

根系、薯块和茎叶都有明显症状。

侵染循环

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带菌土壤是翌年主要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和菌态尚缺乏深入研究,从轮作3-4年地块仍能继续发病的情况推测,相当大的一部分病原菌至少在土壤中可存活4年。在土壤中,病原菌的垂直分布可达100厘米土层,但以耕层土壤中密度最高。

在中国北方甘薯育苗区及直接种植种薯的窝瓜下蛋的田块,病种薯是苗床和大田薯秧的初侵染来源。病种薯不仅组织内带菌,其表面附着的带菌土壤的致病作用也很重要。在育苗阶段,病土作床、病肥作酿热物等都可导致秧苗罹病。由于种薯和秧苗商品化日盛,病种薯和带病秧苗又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媒介。病土垫圈、病残体及洗泡甘薯干的污水进入粪肥和有机肥,就可以使这些肥料成为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在一个地区,少数田块发病后常见迅速扩大到其它地块,这与肥料带菌的传播作用关系很大。

大量试验证明,病区甘薯干是带菌的。由于甘薯块根可受侵染,切成片晒干的薯片也就自然是带菌的,另外,农民多在收获时就地切片、晾晒,表面也沾附了病土,成为内外都带菌的状态。薯干食用前必经泡洗,污水带菌可通过污染肥料等渠道进入大田。薯于是甘薯产区重要商品粮,市场交换量大,又可远距离运输,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流行规律

甘薯根腐病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重。胜利百号感病品种重于其他品种;夏薯重于眷薯,连作地重于轮作地;晚栽重于早栽;砂土瘠薄地重于壤土肥沃地。

防治方法

分级标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