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

更新时间:2024-04-26 16:02

甘薯黑斑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引起的、发生在甘薯的病害。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一般不会危害绿色部分。为害甘薯幼苗茎基部时,主要表现为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

病原特征

甘薯黑斑病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菌(学名: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属于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真菌。菌丝体初无色透明,老熟后深褐色或黑褐色,寄生于寄主细胞间或偶有分枝伸入细胞内。直径3-5微米。分生孢子梗由菌丝顶端或侧枝上形成,鞘状内生分生孢子,成熟后孢子由分生孢子鞘内依次推出,又称内生孢子。无性繁殖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棍棒形,大小为(9.3-50.6)微米×(28-56)微米。孢子可随时萌发生出芽管,芽管顶端再串生次生内生孢子,可连续产生2-3次,然后生成菌丝,也可在萌发后形成内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厚壁,大小为(10.3-18.9)微米×(6.7-10.3)微米;大量产生于病薯皮下,有较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需经一段时间休眠后才可萌发。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基部球形,直径105-140微米;颈部极长,称壳喙长度为350-800微米。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后自溶,子囊孢子散生在子囊壳内,潮湿时,子囊壳吸水产生膨压,将子囊孢子排出孔口,聚集成黄白色蜡状物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形,大小为(5.6-7.9)微米×(34-56)微米。子囊孢子形成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在病害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为害症状

甘薯在苗床、大田和储藏期均可受害,引起死苗和薯块腐烂。受害薯块的病斑多发生于虫伤和鼠伤等各种伤口处,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轮廓清楚,直径1-5厘米,病斑上往往产生灰色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和黑色刺状物(子囊壳)。黑色刺状物顶端常出现黄白色蜡状小粒(子囊孢子)。切开病薯,可见病斑下组织呈黑色或墨绿色,薯肉有苦味。贮藏期薯块上的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斑,中间产生黑色刺状物,贮藏后期,病斑可深入薯肉达2-3厘米,与其他真菌和细菌并发,引起腐烂。

甘薯幼苗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逐渐扩大后,环绕薯苗基部,使幼苗基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温度和湿度适宜时,病部也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带病薯苗移栽大田1-2周后,基部叶片发黄脱落,病重时,根部腐烂,仅残存纤维状的维管束,薯苗枯死。轻病株在接近地面处还能长出少量病根,但植株衰弱,抗逆性差,即使成活,结薯也少。

侵染循环

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和菌丝体在贮藏病薯、大田、苗床土壤及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薯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传病。

甘薯黑斑病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甘薯收刨、装卸、运输以及虫、鼠、兽等造成的伤口均是病菌侵染寄主的重要途径。此外,病菌也可从芽眼和皮孔等自然孔口及幼苗根基部的自然裂伤等处侵入。育苗时,病薯或苗床土中的病菌直接从幼苗基部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喷淋水向四周扩展,加重秧苗发病。病苗栽植后,病情持续发展,重病苗短期内即可死亡,轻病苗上的病菌可蔓延并侵染新结薯块,形成病薯。收刨过程中,病种薯与健种薯间相互接触摩擦也可传播病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大量伤口有利于薯块发病,贮藏期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造成烂窖。

流行规律

甘薯黑斑病发生的轻重与温度、湿度、土质、耕作制度、甘薯品种和薯块伤口及虫鼠危害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甘薯受病菌侵染后,土温在1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5℃。甘薯贮藏期间,最适发病温度为23-27℃,10-14℃时发病较轻,15℃以上有利于发病,35℃以上病情受抑制。贮藏初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如果通风不良,高于20℃的温度持续2周以上,则病害迅速蔓延。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受温度和病菌侵染途径等影响。温度低,潜育期长,25℃左右时潜育期最短,一般为3-4天。贮藏期间薯块上的甘薯黑斑病潜育期可长达几个月病菌从伤口侵入时潜育期短,直接侵入时潜育期长

土壤含水量在14-60%之间,病害随湿度的增高而加重,超过60%时,又随湿度的增加而发病减轻。一般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高、干燥、土质疏松的田块发病轻。

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收获和贮运过程中,受伤多或鼠害、虫害严重造成大量伤口的薯块,甘薯黑斑病发生较重。在大田生长结薯后期,多雨天气,薯块生理开裂多,地下害虫多,病菌也易侵入,病情也重。在甘薯贮藏入窖时,操作粗放造成的伤口也有利于病菌侵入,入窖后也易加重发病。

连作甘薯发病较重,春薯发病比夏薯和秋薯重。

甘薯对甘薯黑斑病尚无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薯块易发生裂口的或薯皮较薄易破损、伤口愈合较慢的品种,发病较重。薯皮厚、肉坚实、含水量少、虫伤少、愈伤木栓层厚且细胞层数多的品种发病较轻。

所有品种的甘薯块根组织受到病菌侵染后,均能产生甘薯酮、莨菪素和香豆素等植保素。病菌侵入后,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迅速产生足量的植保素抑制病菌菌丝的生长繁殖和孢子的萌发,从而使病情减轻,而感病品种不能迅速足量产生上述化合物以阻止病菌的繁殖扩展,因而发病就重。

品种的抗病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温度的影响。在20-35℃范围,寄主的抗病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这主要与木栓层的形成和植保素的产生有关。此外,植株不同部位感病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薯苗基部白色幼嫩部分,尤其是地下白色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入,而地上绿色部分,组织比较坚韧,病菌难以侵入,通常很少受害。

防治方法

严格控制病薯和病苗的传入或传出是防止甘薯黑斑病蔓延的重要环节。对无病区要加强保护,做到自繁、自育、自留、自用,严禁从病区调进种薯种苗,必须引种时只引进从春薯田所剪的薯蔓,引入后先在无病地繁殖无病种薯,翌年再推广。在病区,种薯出窖、育苗、薯苗栽植、薯块收获、晒干和耕地等农事活动中,都要做到勤检查,彻底清除病残体,并集中深埋。不用病薯块喂牲口,不用病土或旧苗床土垫圈或积肥。

选3a以上未栽种甘薯的无病地块做留种地,施无病净肥,种薯单收、单运、单贮藏,确保获得无病健康种薯。利用无病苗圃供应无病薯苗,以减少大田生长期的侵染源,获得无病种薯。无病苗圃和无病留种地必须杜绝一切侵染源。

将苗捆成小把,在下列药液中浸苗基部6-8厘米,具有消毒防病作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苗5分钟,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浸苗2-3分钟。

抗病性较强的推广品种有青农2号、新大紫、宁薯2号、济薯7号、南京92、华东51、夹沟大紫和烟薯6号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理实行轮作换茬,及时防洽地下害虫,可减轻甘薯黑斑病的危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