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6 16:27
甜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粉霉病,是由瓜类单囊壳和葫芦科白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甜瓜上的病害。甜瓜白粉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及茎蔓处。
病原为瓜类单囊壳(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Z.Y.Zhao)和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 Chen),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2种病菌的无性态相似。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不分枝,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至长圆形,串生。有性阶段均产生闭囊壳,球形,褐色,无孔口,表面有菌丝状附属丝。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闭囊壳内子囊数和子囊内子囊孢子数目。
瓜类单囊壳:闭囊壳生于白色至淡灰色的菌丝表面,较常见,每一闭囊壳内只有1个子囊,阔卵圆形或近球形,无小柄,每个子囊内有8个单细胞、无色、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葫芦科白粉菌:闭囊壳生于灰黄色至锈褐色的菌丝层内,较少见,直径80-140微米;每一闭囊壳内有4-39个子囊,一般10-15个,子囊卵圆形或椭圆形,每个子囊内只有2个单细胞,无色,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要求的湿度范围较大,相对湿度25%以上即可萌发,叶面上有水膜时反而对萌发不利。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0-25℃,温度范围10-30℃。-1℃以下,孢子很快失去活力。除侵染甜瓜外,还可侵染笋瓜、南瓜、西葫芦、棱角丝瓜、黄瓜、香瓜、西瓜、倭瓜、香南瓜、葫芦、瓠子、茅瓜等。
甜瓜白粉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及茎蔓处。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白粉状小霉斑,随着病情蔓延,叶片背面、叶柄及茎蔓处出现同样的白粉状斑点,发病后期,白粉层将覆盖整个植株,颜色逐渐从白色变为灰白色,进而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并且呈散生或者堆生排列,由于病菌有性世代的闭囊壳为黑色,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堆积,最后颜色变为黑色。染病植株的叶片枯黄且发脆,严重影响果实的早期发育及生长,即使病情治愈后,也会留下病斑。
病菌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越冬,对于无性态病原菌,通过菌丝或者孢子方式寄生在寄主上越冬,其中,菌丝多附着在叶片表面,而孢子则可产生吸器或者芽管侵入寄主表皮,从而对寄主进行侵害。空气气流以及雨水是传播甜瓜白粉病的主要途径,病原孢子随着空气流动进行传播,亦可在雨季来临的时候,通过雨水飞溅或冲刷进行传播,雨过天晴之后,孢子便可快速分生繁殖,引起病害流行。
甜瓜白粉病发病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然而,甜瓜白粉病发病对湿度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一般湿度越高分生孢子越容易萌发和传播,即使湿度降低至25%左右时,仍然具备萌发传播能力。对于寄主来说,当外界环境干旱、灌溉不及时、施肥不足以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将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其对甜瓜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也将随之下降。此外,如果浇水过量、氮肥施用过量、湿度过高的情况下,甜瓜白粉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因此,田间湿度大,气温在18-24℃时,病害易发生流行。干湿交替气候,发病重。大棚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时发生早而重。
甜瓜白粉病发病前,可通过施用0.5%几丁聚糖水剂300-500倍液进行预防,每隔4-5天用药1次,用药2-3次便可实现良好预防。在发病初期,可通过喷施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者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个/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者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4-5天防治1次,连续用药2-3次。
为了避免植株产生抗药性,化学药剂应交替施用。发病初期,可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9%吡奈·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0%唑醇·咪鲜胺水乳剂3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或43%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62.5%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倍液喷施。每隔5-7天喷1次,施用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