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更新时间:2023-06-13 16:25

散文,作者周国平,内容源自于一封信而由此展开,诸多学者对此做出了鉴赏

作品原文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父母必读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

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

作品鉴赏

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词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作者从引述一封匿名读者的来信切入,接着谈了对这封信的感受,然后由此及彼,由信中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生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为名利而终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说的“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确实,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忘记了自己,淡化了生命的纯真。没有时间卸下自己肩上的重荷,轻轻地舒口气。喝口水。然后躺在慵懒的阳光里。晒晒自己疲惫的灵魂;避不开蝇营狗苟,明争暗斗,孤独地踟蹰一下,静静地默处一会儿,聆听阳光下花开的声音,享受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纯真。“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其身心疲惫,不如轻松自然。所以淡泊宁静,不仅要舒展自己的生命,还要珍爱我们周围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如作者说“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的”。就让我们来爱自己。更爱别人,少一些挂碍,多一些宽容吧!

列夫·托尔斯泰说:“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时候,就有那种感知神灵的快乐。爱生命就是爱上帝。”所以,我们要倍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和你有联系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哪怕从前有过不愉快,那也是一种缘分,正如席幕蓉说的“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会“度尽艰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样,我们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释放,别人的生命也得到了敬畏。陶渊明悟到了生命的本色。才有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返璞归真;一位母亲在儿子因两位少年的恶作剧而丧生后,强抑哀伤和愤怒,选择了对两位少年进行上帝般的宽恕。这份仁慈和宽容,拯救了两颗步入迷途的心灵,拯救了两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拯救了孤寂苦难的自己。这位母亲懂得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内涵和外延。世上什么都可以重复。恋爱、配偶、身份、钱财、历史,唯独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挽回,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所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征途中,永远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聆听彼此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最纯真的声音,也就不辜负造化对我们生命的宠爱,不枉来此一生了。

随堂赏析

1.(生):“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我觉得读文章如果能够不为了从中寻找思想,也不刻意把它当成散文去读,而是以一个生命静静倾听另一个生命的方式去读,那就到达了一种读书的境界,我希望我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师):很好,境界是慢慢提高的,写信的这个读者带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共鸣去读周国平的文字,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读文章如果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那么我们就有了这样的境界。

2.(生):“我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这句话显示了周国平的真诚,他的感动让我想起了“高山流水”,觉得“理解”这个词实在含有太重的分量。

(师):是的,理解万岁,但是理解有一个前提,就是“平等”。高山流水的故事里,伯牙是琴师子期是打柴人,但是伯牙没有看不起子期,而是充满期待地给他弹《高山》和《流水》;子期自己也没有觉得打柴人不如琴师,他很安静很从容地用心灵聆听琴声。他们的相知建立在他们平等的人格平等的心灵基础之上。

3.关于平等,这篇文章里还有怎样的谈论?

(生):“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的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

(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平等观点呢?

(生):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最单纯的一个事实: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带来的都只是一个生命,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都是后来附加在生命上的,它们越来越浓重,所以遮盖住了生命的本质,也就是“平等”。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是相等的。

(生):“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句话更加深刻,它批判了我们许多丑陋的或者悲剧的社会现实:以貌取人、只看衣裳不看人、势利、见钱眼开、为高头衔为丰厚的财产疲于奔命,或者不择手段等等。这些人的生命是萎缩了的、隐匿了的,他们只以名字相见,以与名字相连的头衔、身份、财产相见,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师):说得很好!只有超越了生命外在的附加的这些东西,看得到生命本质的单纯和平等,才能尊重生命,才能更丰富和美丽的演绎生命,感受周国平所说的“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感动。”

4.可是,那些遥远的被我们承认是平等的生命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平等的生命呢?

(生):“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

(师):是的,对生命,应该珍惜、体悟。关于人和人之间“遇见”的缘分,有很多人用文学的、影视的、佛学的、歌唱的方式表达过,谁能想起其中的几个吗?

(生):俗语“十年修得同船渡”;席慕蓉《一朵开花的树》“如何才能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孙燕姿《遇见》……

(师):遇见是如此珍贵的一种缘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遇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来珍惜这遇见?

(生):“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师):你读的很有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们对遇见的生命,应该以自己单纯朴素的生命本真状态去对待。

5.(师):很好,说的很到位。还有哪句话是你们有体会有触动的吗?

(生):“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一种很浓厚的感谢之情。这里有珍惜,有平等的对待,有默契的理解,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非常好,这句话之所以作为全文的结尾,它其实包含了整篇文章的思考和情感,这句话简单朴素,但却蕴含丰富。

三“感”

感动——温暖的感动;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感悟——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揭示了生命本然状态;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

感谢——点拨了作者生命的灵性。

问题

1。收到读者来信是很平常的,为什么。读到这封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粟了”我为什么会感动。

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

2。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句话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①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与名字有关的头衔、身份、财产之类,而忽视了生命本身。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了?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特的生命,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女孩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在作者是一种幸遇。

3。由女孩的来信,作者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生命是不可重复的,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我们永远是不可生复的孤本。我们应该感叹生命存在的偶然。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哲学硕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守望的距离》、《安静》、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