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12:14
生态医学是以人为本,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医学。生态医学就是以提高全社会人们自我健康的意识和自我健康的能力为目标的健康医学。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不以改造人体自然环境,对抗大自然为目的。
生态医学的起源是建立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应以稳态医学、生态医学、健康医学为基础的精论上而创立的一门医学。
它的创立给健康领域,带来一次全新的革命。
生态医学是将现存的:治【中医、西医】、疗【养生营养】侧重点,转变为:提高食品、药品的转化率与吸收率的问题上去,将“仿生健康”首次引入到转化与吸收机制的提高上。从而突破传统健康思维——单纯性的提高药、食品自身品量,片面诉求提升免疫力,而忽视了最关键所在:食品、药品人体受用后的,转化与吸收的大问题上。
生态医学从人类健康生存态势出发,在生态环境下优秀抗病灾基因细胞,通过高科技集成嫁接技术.设备,完成体外转化过程,来达到促进康复、滋养的目的!这项新的【生态医学】从【健康供给制】转换成【健康供给以及消化吸收双轨制】,生态医学必将形成一个新的健康产业链,在促进人们健康的同时,还会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生态医学研究的对象,以聚能、激活、安全、增效为立足点;取生态之灵·康疾患之身为目标!寻试配伍天然生态物种以及近似人类长寿基因细胞。攻克健康市场现存品——绝大多数都以“休眠半死状态细胞”形式存在的不足,将生态【干品干细胞】的优点聚能放大,将处于“休眠半死状态细胞”的【干品干细胞】激活,还健康以生态促进为本质。
生态医学函涉面很广,生态医学从环境、自然、物种,细微到:基因、细胞、医学交差学科,从生存空间因素到个体组织量化去综合考虑,从内因到外因,从根据到条件尽最大可能的去佐证发现。
用设施模拟生态环境+优异物种【抗病因子·系统养份】+微生物有益菌的作用=纯生态聚能.激活.养疗双式新康复模式。让【疫苗】特色,食品化。
生态医学的学科涉及到:物种的优良进化学、环境学、现代控制制造学、仿生学、中医学、西医学、应用科学、营养科学、基因科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声光磁电学。
人非生存在真空中,要提高健康生存力,必须从生态出发,多因素.多学科综合考量,这样就符合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健康应以——稳态医学;生态医学;健康医学;为主的宗旨。
生态医学将给健康业带来巨大的活力与希望。
生态医学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收东、西方医学的精华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构建的理想医学模式,并不断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和思维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边缘学科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有机整合,不断充实、完善其理论体系,是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现已有近10万家媒体、文章报道、推广生态医学(详情请网上查询:生态医学)。
生态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存状态、影响因素以及人对自然界和社会适应性的科学。其特点是:把人体的机能状态分为,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健康状态和健康储备状态;把影响人的所有因素分为,外环境因素、内环境因素和素体因素;理论体系包括,医学史概况、生态解读人体、生态临床、生态保健、生态医学教育和相关知识。
1.人体机能状态。
1.1:疾病状态是指既有自觉症状又有临床体征。
1.2:亚健康状态是指只有自觉症状但无临床体征,辅助检查亦无疾病佐证。
1.3:健康状态是指既无自觉症状又无临床体征,包括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即WHO标准: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圆满适应的一种状态。
1.4:健康储备状态是指机体能够承受超常负荷和良好应激能力的状态。
2.影响人的因素。
2.1.外环境因素:
2.1.1:(物质领域)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人是在地球生物圈中进化形成的,人的生存需要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天体变化、四季的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大气压力变化、地质变化、水质变化、动植物变化等生态环境的改变;各种外伤、烧伤、冻伤、射线损伤、电击伤;化学腐蚀伤;各种病原微生物、流行病、饮食结构等都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外环境因素,一方面直接作用于人体,另一方面,通过人的情绪影响肌体代谢。
2.1.2:(意识领域)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在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家庭关系、职业性质、工作条件、升学、就业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2.2.内环境因素:
2.2.1:物质因素。包括气体、水、电解质、糖、蛋白质、脂肪、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等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电子等层次的生理和病理代谢。
2.2.2:精神因素。包括宗教信仰、道德观、理想、欲望、各种情感等意识活动。
2.3.素体因素:包括先天体质、后天体质和心理素质。遗传因素和胚胎发育状况决定先天体质;生态环境、营养和体能训练决定后天体质;道德修养、性格、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阅历等决定心理素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个人的机能状态。
3.生态医学理论体系:
3.1.医学史概况。纵观医学发展史,医学经历了远古时代的本能医学、古代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和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相应的医学模式,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水平。未来的理想医学模式将包括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所有影响因素,即生态医学模式。
3.2.生态解读人体。以现代医学为主体,吸收东、西方医学的精华和相关知识,从组胚、解剖、经络、生化、信使、病理、生理、全息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解读人体,了解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水平上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研究所影响人体的有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3.3.生态临床。生态医学诊疗技术是生态临床的核心。应用前沿的生态医学理念、综合运用特色疗法和相关疗法,通过生态诊疗技术,临床疗效极其显著乃至神奇!
3.3.1.病史的采集。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个人阅历、教育背景、社会活动情况、精神状况、理想、信仰、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
3.3.2.基本技能。包括中、西医各种体格检查的规范操作,排除所有相关因素,找出确切的临床体征。掌握各项辅助检查的基本操作及诊断知识。
3.3.3.临床疾病学。在生态解读人体的基础上,对中、西医临床疾病进行更为科学的整合。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各项辅助检查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确定疾病的位置、性质、程度、转归和预测。
3.3.4.临床调控学。在循证医学治疗原则指导下,依据肌体的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制定出更为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全方位调整和治疗。从现代医学角度,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中医学角度,能扶正祛邪;最大程度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3.4.1.特色疗法:神奇的神经激活技术、独特的推拿技术、精湛的康复技术、科学的针灸技术。
3.3.4.2.相关疗法:各种危重症的急救、手术、西药、人工置换及血液净化疗法,护理、康复、各种物理疗法,中药、针灸、推拿、拔罐,体疗保健,精神疗法,音乐疗法,饮食、营养调理,生活习惯调理,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各种适应能力的培养等。
3.4.生态医学保健。
指导人们科学的进行强身、健美运动以及智力开发,使人处于最佳的机能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机体和智慧的潜能,挑战生命和健康的极限。
3.5.生态医学教育。
3.5.1.培养医务工作者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逻辑学等先进的思维方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前沿知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3.5.2.推广、普及生态医学知识,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生态调控,获得最佳的健康储备能力。
3.6.生态医学的相关知识。
3.6.1.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药理学、黄帝内经、中药学等;
3.6.2.临床医学。中医学、西医学。中医学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瘟病论、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学包括:内科(神经科、呼吸科、循环科、消化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外科(神经外科、心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精神科、五官科(眼、耳、鼻、喉、口腔)、皮肤科、传染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介入医学科等;辅助检查科包括各种化验诊断、物理诊断、放射线诊断和病理诊断等。
3.6.3.新兴边缘学科。循证医学、医学方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医学人才学、医学法制学、医学政策学、医学经济学、医学文献学、医学情报学、医学预测学、身心医学、环境医学、气象医学、地质医学、时间医学、太空医学、医学工程学等。
3.6.4.其它。生物全息理论、营养学、生物学、心理学、养生、保健、美容、减肥、形体艺术、武术、易经、历史、哲学、经济、文学、音乐、艺术、宗教、数学、物理、化学等。
生态医学的优势在于:覆盖了因临床分科而造成的盲区,对许多疑难杂症应刃而解;能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人体。运用生态医学理念指导临床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捕捉生理、病理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外环境的调控及内环境的干预,调节内环境的代谢,进而,改变基因调控,使人体进行良性的自身调节;结合未来的基因治疗技术,有望在肿瘤、肝硬化、肺纤维化、艾滋病、各种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上有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