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率

更新时间:2022-08-25 12:01

生物利用率是衡量药物、营养物质、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成分在机体内利用程度的参数。它受人体内被吸收及循环物质的量的影响。

定义

生物利用率是衡量药物、营养物质、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成分在机体内利用程度的参数。它受人体内被吸收及循环物质的量的影响。在试图精确阐明需要多少剂量才能带来理想的生理应答时,出现了生物利用率的问题。如厂家生产的500mg的维生素c药片并不能保证服用的500mg维生素都能被人体摄取和利用。

不同人群对特定食品中的某一化学成分的吸收存在着差异。这就意味着两个人摄取同样剂量的同一种成分可能会有不同的吸收量。这样的差异归因于药用或膳食制剂吸收、分布、代谢和分泌(缩写为ADME)的可变性。服用给定剂量的制剂,由于个体差异,那么一个人的吸收可能比另一个少,此外,有时候摄人的化学物并不是最终的活性物质。很多成分进入消化系统后并未被直接消化吸收,而是在这过程中被转化为其他代谢物,从而产生作用。很多被摄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命运应该被确认,从而可以充分地理解它们的生物利用性的特点或程度。例如,有研究显示,在尿液里面可以检测出11%的咖啡酸和痕量的绿原酸,两者都是咖啡里面的成分。但是,残留的咖啡酸的确切走向仍然没有研究清楚。这种模糊性给理解生物利用率和效力造成了困难,并且在研究多数营养物质时都遇到了此类困境。

尽管很难确定被机体摄取和利用的营养成分的量,但已有一些有力的证据显示,某些成分的摄取率极低。一项就绿原酸利用所做的研究显示,在尿液中只有1.7%的绿原酸被完整地回收。在这些案例中,大肠在多酚类化合物代谢过程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当多酚类化合物进人大肠时,经肠道微生物作用被分解为能被肾、肝和其他器官吸收的较小的代谢物,从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入尿液。由于这些小分子代谢物的化学性质的未知性,我们还不能在尿液里检测到它们。类似的研究还表明,与这些小分子代谢物相比,被摄入的多酚类化合物大多都从未进入外周循环。

这些由大分子化合物降解而成的小分子质量代谢物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增加了生物利用率研究的不确定因素。机体器官不可能完全吸收所有的剂量的成分,并且往往是通过将这些化合物代谢为较小的及一些未知的化合物来利用,因此了解某一组分的代谢过程还需要对这些代谢物质做进一步的鉴定。考虑到一E述多变性,预测功能性成分、膳食补充剂或者植物化合物宿主细胞的整体效应的难度可想而知。

营养素

食物中所存在的营养素往往并非人体直接可以利用的形式,而必须先经过消化、吸收和转化才能发挥其营养作用。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是指食品中某种营养素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在不同的食品经不同的加工烹调方式与不同食物成分同时摄入时,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会有很大差别。

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的消化率。例如,虾皮中富含钙、铁、锌等元素,但一般食用很难将它彻底嚼碎.导致消化率较低,因此其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受到影响。

(2)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例如,同样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在海带当中,铁主要以不溶性的三价铁复合物存在,其生物利用率较低;而鸡心当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其生物利用率较高。

(3)食物中营养素与其他食物成分共存的状态。例如,在菠菜中由于草酸的存在,会与钙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使钙的生物利用率降低,而在牛奶中由于维生素D和乳糖的存在则促进了钙的吸收。

(4)人体的需要状况与营养素的供应充足程度。在人体生理需求急迫或是食物供应不足时,许多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提高,反之在供应过量时便降低。例如乳母的钙吸收率比正常人提高,而每天大量服用钙片会导致钙吸收率下降。因此。评价一种食物的营养素价值,不能只看其营养素的绝对含量,而要看其在体内可利用的数量。否则,就可能做错误的食物评价,从而影响膳食选择。

药物

药物生物利用率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度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药物的制剂因素和人体的生物因素都可以影响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应该严格遵照医生或执业药师的指导,或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澳大利亚就发生过一起苯妥英钠因为生物利用度改变而引起的广泛中毒的案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