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扰动

更新时间:2022-08-25 15:22

生物扰动(bioturbation)是指沉积物的原始胶结和构造被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活动所破坏的过程,即动物对其周围沉积颗粒所进行的搅动、混合和破坏,包括可以鉴定和无法鉴定的各种潜穴、足迹和移迹。过去对生物扰动程度的描述一直停留在定性阶段。

释义

生物扰动(biodisturbation)指生物在沉积物中的强烈搅动作用,如生物的强烈潜穴活动,形成重复交错的潜穴构造等。

起源

Droser和Bottjer(1986年)首次正式提出了半定量划分生物扰动等级的方案,共分六级。第一级:无生物扰动,地层保持原始沉积层理;第二级:遗迹化石清晰可辨,至多10%的原始沉积层理被扰动;第三级:遗迹化石基本可辨,但潜穴局部相互叠覆,10%~40%的原始沉积层理被扰动;第四级:原始沉积层已难以辨认,40%~60%的原始沉积层理被扰动;第五级:原始沉积层已完全破坏,但潜穴依然可以观察到;第六级:原始沉积层因扰动而彻底均一化。

特性

在贫营养的冷水高山湖泊中,大量的小摇蚊生活于受许多河叉支流作用影响的浅水地区,而大摇蚊则喜欢生活在深水区。这些底栖生物群对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如含氧条件、pH、Eh)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即使控制这些环境的因素稍有变化,也将扰乱这些底栖群落的正常生活条件而强烈影响其成分和数量;在深凹陷区,易造成缺氧环境,致使底栖动物群濒于死亡,而且其水流型式、沉积速度、沉积类型以及沉积物的成分等,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生物扰动,既有水平方向的变化,也有时间性的变化。

影响

生物扰动作用的影响似乎主要取决于沉积物表层的物理混合作用,因此也必然影响到诸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化学参数,生物扰动作用的结果或者由于混合作用而增加了磷的流出量,或者因为增高了还原性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而降低磷的释放量。

底栖生物的活动使沉积物遭到破坏,同时产生新的生物构造,痕迹化石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然而,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是不具有确定形态的生物搅动现象,它们可以借助发育良好的层理被破坏识别出来,通常称为生物搅动构造。斑点构造也是生物作用的结果。在泥质沉积物中,有砂质潜穴呈不规则斑点状分布的现象,一般是生物扰动的良好标志。这些标志在不同的岩类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当生物搅动强烈时,可使无机沉积的原始构造(层理)全部破坏,形成生物扰动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