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干部

更新时间:2024-02-01 23: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的规定,部队干部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接收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即通称的“大学生干部”。另一部分是指社会符合条件的公民应征入伍后一般在部队服现役满一年,考入部队院校毕业的学生和少量直接选拔(即保送入学)的优秀班长、士兵直接提升为干部的,即通称的“生长干部”。随着全军干部队伍结构改革的不断调整发展和“科技强警”战略的持续推进,消防部队的“大学生干部”比例趋多,将近与现有“生长干部”持平。

名词解释

对于这两种成长经历有着较大不同的干部群体,如何做到优势互补,共促部队发展,是值得分析、研究和探索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优化干部结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理念,并结合笔者所在的广西梧州消防支队的做法,提出贯彻落实理念的相关建议。

现状

早在十多年前,中央军委就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这一精神,消防部队每年都按一定的比例招收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部队。按照消防部队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有关规划,今后部队还将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干部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消防部队生长干部与大学生干部的比例已接近1:1。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大学生干部经培训都已经走上了基层大(中)队的主官位置,部分走上了支队领导职位,有的甚至在更高的位置上任职,他们已是基层部队的中坚力量。更好地发挥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作用,不容忽视。而生长干部大多数在基层中队任职或从事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服从意识强,易于接近“兵”,善于做好基层官兵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实践证明,大学生大学干部充实到消防部队后,对于加强基层部队的建设,改善基层部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缺少担任正式意义上的士兵的经历,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出现理脱节的现象,诸如在火场实战、抢险救援、基层训练、队伍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而生长干部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实干精神强,敢于大胆管理部队,易与士兵打成一片,调动士兵积极性参与部队各项工作,但也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意识弱,不善于系统总结等方面的问题。

问题的分析

部队生长干部的工作经验与大学生干部的学历就好象是一对天然的相对面,优劣共存。生长干部和大学生干部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

生长干部是从基层士兵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基础相对不高,平时事务繁琐,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充电,导致了文化、军事理论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没有纳入系统化的轨道。同时,从士兵成长为干部,一般需要4至5年的时间。因此年龄相对偏大,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经验性的认识比较多,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在工作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所局限。这一旦部队处于加快发展、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弱的缺陷就会逐渐显示出来。

大学生干部的思维则比较活跃、超前。他们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接受过多门学科的系统学习,也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熏陶,工作中善于思索,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能很好地运用规律去解决工作问题,思维比较开阔,分析问题比较透彻,发展的潜力较大。

对部队认同感的不同

由于生长干部和大学生干部的成长经历不同,客观上对部队的感情投入也就不尽相同。大学生干部没有“当兵”的经历,没有系统体验过与官兵们一起摸爬滚打,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部队优良传统的熏陶。因此,他们对消防部队的感情和对部队长远发展观念就不同于生长干部。他们往往考虑个人的发展多于部队的发展。往往认为自己入伍是一种工作分配或者就业形式,处理好自己份内工作即可,至于份外的工作,就不那么热心。对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军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理解不深入,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行为,认为都是“小事”,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甚至认为那才是“民主”,或认为与已无关,把自己作为旁观者,当周围的战友或领导指出时又表示不理解。还有的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学历和水平,表现得自命不凡。当在工作中遭到挫折时,又极易产生思想波动,动摇自己的信念,随时都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逃避现实。他们没有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从生长干部来看,就比较谦虚、比较现实。因此,他们对部队适应比较快,往往不畏惧部队生活,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他们从一名普通的社会公民到一名部队士兵再成长为干部,发展到今天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无不与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他们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是与部队紧密联系着的。经过深造,重返部队,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强,对部队周围的环境更加熟悉,对部队的热爱程度更高,责任感和荣誉感更强,对部队建设更关心。

教育管理方法的不同

一是在民主带兵,尊重战士方面的不同。官兵之间的感情需要有沟通的渠道,而这个渠道就是我军的民主制度。在基层工作时,绝大部分大学生干部与生长干部都能与战士做到“五同”(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劳动、同娱乐)和“六到位”(出操到位、集合站队到位、执勤战备到位、班组活动到位、点名讲评到位、查铺查岗到位)。闲暇时,他们都能主动与战士一起娱乐,侃大山、聊家常。但是两者的“出发源”有所不同,生长干部更侧重“与兵打成一片是更便于管理和开展工作”,而大学生干部更多地认为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级别的不同,没有人格上的差异。他们有事总爱与战士商量,倾听战士意见,虚心向战士学习请教。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做法让战士在参与部队建设中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更有效地激发了战士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二是用非权力性权威带兵方面的不同。干部带兵的权威有两种,一种是建立在职务权力基础上的权威,另一种是建立在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基础上的非权力性权威。单纯靠职权建立的权威不足以构成威信,而运用良好品行和人格力量,才能形成真正的威信。绝大多数大学生干部具有建立非权力性权威的基础条件,他们经过在部队的“适应期”,又从身边优秀带兵干部成功经验中汲取了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带兵理念,教育多于惩罚,对话多于命令。在日常工作、学习、执勤训练中,他们常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常常把自己融入到战士集体之中,不以“当官”的身份凌驾于战士之上,也不整天扳着脸,官兵关系融洽,战士佩服和尊重他们,从心里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而生长干部易建立权力性权威。诚然,这首先是有利于部队的教育管理,能做到令行禁止。但当官兵缺少沟通时=容易引起内部矛盾。

三是用知识育人和靠智力带兵方面的不同。这是新时期对每一个带兵干部的普遍要求。随着消防部队建设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为大学生干部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他们在教育管理战士时,不仅懂得政治理论,而且能够运用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多种知识带兵育人,在知识和职能之间建立了桥梁纽带,能调动战士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普法教育,大学生干部能够从法理学、法制史到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讲透,寓教于乐,战士们听了还想听。在业余时间,大学生干部还给有兴趣的战士上外语、经济、电脑等课程。这种带兵方法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官兵氛围,而且在官兵之间增添了一条沟通心灵的文化渠道。对于大学生干部而言,无论自己的学历有多高,资历有多深,无论在任何岗位,只要作为一名干部尤其是带兵干部,都必须了解士兵、尊重士兵、热爱士兵,要认真向生长干部学习。这是大学生干部适应部队、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要想在部队干好,必须首先读懂战士“这本书”。而生长干部虽然也能就书论书地讲出一些道理来,但往往一些深层次问题、本质问题或者是前沿问题讲得不深不透,就更谈不上趣味性,习惯于用老套路、凭经验来教育和管理部队。他们对战士内心世界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往往了解得比较少,对深层次的问题把握得不够准,难以把握住问题的主动权。比如,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时,生长干部习惯以“我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的思维,用传统的方法,往往一个中队所有战士的笔记是同一个模式,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上级规定的内容基本没有突破。联系实际时,他们也只限于本单位,最多是本支队的案例或是上级下发的文件。上级抽查时,战士连基本的政治教育常识都不太明白;在笔试时,通常也是提前划重点,死记硬背几条了事,不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

问题的解决

加强大学生干部第一任职前的培训

首先是“三个教育”:一是要搞好消防部队的作风与职业道德教育。作风与职业道德是消防部队的窗口和形象,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消防官兵的认同程度。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消防部队干部工作的效果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军队的特殊职能,要求军人必须具备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的作风,以及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为他们树立顽强的作风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奠定思想基础。二是要搞好苦乐观教育。只有无私的奉献,不图索取,当事业取得成功时,当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群众的肯定时,那种快乐才是最幸福的、永久的,那些苦都会变为乐。要结合当前全军开展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军人生活虽然紧张艰苦,但正是艰苦紧张的环境,才能锻炼出军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军人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向艰苦环境挑战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三是搞好成才观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消防部队是一座锻炼人才的大熔炉,它除了具有社会上造就人才的诸多条件外,还有一些特殊优势,如可以培养团结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为人先的意识等,从而坚定他们立足部队建功立业的信念。

其次是“三个培训”:一是搞好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大学生干部的入门专业训练,是对消防部队业务工作的常识培训。随着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有掌握了一些必备的专业知识,了解消防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才能迈好第一步。大学生干部与生长干部最大的区别就是缺乏部队生活的经验和经历。如果一入伍就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会使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因此对他们在上岗之前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下基层带兵,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定,或3个月或半年。带兵期间与战士实行“五同”和“六到位”。带兵结束时,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做出鉴定,符合条件的“上岗”,不符合条件的可延长带兵时间。广西总队规定,每年接受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必须到基层任职满二年后,事实证明,这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今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是符合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发展规律的。二是要搞好在职培训。梧州支队就清楚地意识到在职培训是地方大学生干部对了解消防工作的再培训、再补充。近年来,支队除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总队培训外,还举办每年至少3次的干部岗位培训(在职教育),曹得利支队长等支队领导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给参训干部进行部队管理、政治工作、执勤战备、后勤保障、防火执法等方面的授课。支队充分利用警官轮训或在职教育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地方大学生干部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与此同时,支队领导十分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2006年以来,支队在配备中队班子时,党委都有意识地把地方生和生长干部搭配在一起,做到优势互补,互帮互学,互相提高。三是有计划地安排到院校培训。院校培训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好“造血”和“输血”的辩证关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在大学生干部入伍后的3至5年内,应有计划、分层次地选送他们到部队院校补训,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发展潜力。

最后是“一个标准”:大学生干部在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等方面应达到最基本的标准。大学生干部入伍后,因为所要从事的是一种特殊职业,所以在大学生干部的身体素质和消防技能方面也应有基本的标准。全国消防部队入警的地方大学生一般是集训四——五个月,主要进行的是单个军人徒手队列训练和常见的消防个人装备操练以及消防监督业务理论的学习。应该说这仅仅是从老百姓到军人转变的“入门”教育,掌握了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适应到基层第一任职的需要。除此之外,有的单位在大学生入伍时,就规定必须参加消防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待取得所学专业的初级职业资格证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警官。在身体要求上,要严格按照应征公民入伍时的体格标准进行检查,以入伍后能适应拟任岗位的需要为原则,做好各种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达到最基本的规定要求。具体的又应有所侧重,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健全生长干部的学习机制

生长干部与大学生干部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在文化知识方面缺少系统地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差,这一点生长干部自己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但在长期从事消防工作中,生长干部积累了很多的基层经验,应付一般的火灾、抢险救援任务和基层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打赢未来复杂的灭火战斗,科学地进行消防监督工作和应对各种社会救援任务,单凭以往的经验和简单的“低头看烟头,抬头看线头”的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还应做到:

一是生长干部必须树立学习的观念。为了增强生长干部学习观念,梧州支队多次以主官会议等形式进行动员,在基层主官会议上,曹得利支队长强调指出: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生长干部要迎头赶上,要不适时机地抓住各种学习机会,牢固树立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消防业务理论,时刻关注消防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支队的动员对增强生长干部的学习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加强对生长干部的培训。2006年以来,梧州支队拟定了生长干部3至5年的学习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严格按照规定的入学条件和比例要求,选准选好培养对象。重点对既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又有发展前途的干部重点培养。在支队领导的鼓励下,各基层大队积极鼓励干部在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函授、夜校或脱产学习。曹得利支队长还亲自指示对脱产学习的干部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解决好他们的福利待遇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真正让他们安下心来学习。

三是要发挥驻地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梧州支队积极鼓励在职生长干部参加地方院校的文化学习,在支队领导的直接关心下,2006以来,支队共有30多名生长干部积极参加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警学院及驻地高等院校、党校、夜大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的脱产或函授学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生长干部普遍意识到他们自身与大学生干部在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理论水平及专业功底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干部也认识到自身在实践经验、官兵关系等方面的欠缺。因此,总体来说,大学生干部与生长干部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与相互合作,从而相互促进,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干部的专业特长和知识优势。他们是带着一技之长跨入部队的,但有的领导过分看重他们的专业特长,急于把他们安排到消防监督、装备维修等技术岗位上,“一次分配定终身”。这样做势必造成这些人才业务素质单一,导致以后的路子越走越窄。而且,在干部的安排使用上出现某一岗位高学历人才扎堆,某些岗位空缺的现象。应当看到,未来火灾和抢险救援需要多种专业技术联合作战,各种新技术、新器材、新操法广泛应用于火场和社会救援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单一型专业人才显然难以适应要求。随着大学生干部入伍比例的增加,他们必将成为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着眼拓宽干部成长的路子全面培养。

1、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直接关系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这是建设消防部队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首要环节。生长干部要在认真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向大学生干部多请教,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取他们的知识之长,补已不足。在搭配班子时,各单位要根据大学生干部和成长干部的不同特征和各自的优劣势,有意识地合理搭配,真正能起到优势互补、“1+1>2”的效果。在基层工作时,生长干部主官要多放手让大学生干部副职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做到“他们在前面干,我们在后面看”,而且事后要提出坦率中肯的意见,真正让他们在实干中不断地成长进步。与此同时,还要多征求大学生干部对部队建设长远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2、完善岗位交流制度

梧州支队十分注重通过岗位交流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06年以来,支队吃透总队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精神,严格按照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加强对干部交流轮岗的宏观调控,突出抓好干部“能上能下”、“相互交流”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和落实的力度,建立了一个贯穿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所有环节的机制。支队在选配大(中)队主官时,根据干部部门考核的结果和官兵的认同感,有意识地将在某一单位工作二年以上的干部根据岗位交流的制度进行岗位轮换。对7名长期从事防火工作的同志调任司令部门工作,将3名长期在政工部门的同志调整到防火岗位上来,还将5名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任主官,将3名中队主官提拔到大队领导岗位或到机关任职,营造了“能者上、平者调、庸者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3、健全复合人才培训机制

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此,部队各级要有意识地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对大学生干部和生长干部进行指挥与技术、军事与政治、机关与基层、防火与灭火等岗位互换,不断优化综合素质结构,培养“懂技术、会指挥、善管理、笔头硬”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可形成一专多能、一人多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干部各方面的才能,促进干部全方位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和树立生长干部和大学生干部的典型,通过对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和鼓励,努力使这两种不同经历的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看有榜样,学有标准。在部队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这对那些表现一般的大学生干部和生长干部以及后进的干部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使其在消防部队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