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4 18:11
田作霖1867年出生,一名启云,字澄瑞。项城市王明口镇田老家村人。毕业于北洋陆军大学第一期。清末曾任十三营统领、副都统直至都统之职,授陆军中将衔。
田作霖1867年出生,一名启云,字澄瑞。项城市王明口镇田老家村人。他幼承庭训,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名重乡里早年从戎,毕业于北洋陆军大学第一期。清末曾任十三营统领、副都统直至都统之职,授陆军中将衔。他在任职期间,竭力剿灭匪患,力保豫西南社会安定。曾受大总统冯国璋嘉奖,亦为当地群众所称道。
民国二年(1913),原豫西都统调任江西,田作霖以副都统之职接任。当时,豫西南一带兵匪合一,社会极不安定。前任巡防使收抚的兵马,都是乌合之众,专事抢掠;后又招募各处土匪,毫无训练。官兵一方面与匪私通,贩卖军火,一方面乘机勒索百姓。田作霖掌握真实情况后,便下决心对属下进行整顿,发现有劣迹行为的官兵,严惩不贷。可是有些官兵,便贿赂当地的教士(基督教之牧士)、教民,找田作霖为他们说情。田作霖对前来说情者概不理睬,并告诉他们:“你们教士主要是传教,无干涉军事、民政之权”。这些教士、教民为此怀恨在心,他们便串通南阳所属各教堂,联名致电时任河南督军的张镇芳,称田作霖剿匪不力,并捏造种种恶迹予以诬告。
作为同乡人,张镇芳深知田作霖的为人,所以对教士们的诬告置之不理。前清时,各处教士、教民往往护匪通匪,贩运子弹。官方一经查获,教士、教民即出面干涉,文武官史无法惩处。田作霖看到山内杆匪林立,夜晚火光如市,决心痛除匪患,但考虑到民国初建,国基未固,恐惹国际责难。经过深思熟虑,他禀报上峰,令各地教士、教民,暂离豫西南,避开乱地。俟五个月后,匪徒肃清、地方安定,再回豫地。上峰同意,并即令实行。可是,此一举措,各地教士教民,怀恨尤甚。他们控告田作霖驱赶教民等十大罪状,并由英国路透社直电总统冯国璋,冯国璋电饬张镇芳查办田作霖。
张镇芳知道田作霖的作为对地方有益,便以全家性命相保田作霖。无奈,外国人在京城里天天催逼,上峰只好对田作霖给予撤任褫职,但是仍让其统领各处巡防追剿土匪。田作霖此时痛下决心剿灭匪患,加之指挥得力,几个月后,匪患平息,境内安定。上峰立即对田作霖撤消处分,并连次擢升至军门统领,授衔为陆军中将。
民国六年,大总统冯国璋为田作霖之父田炳勋授“荣典匾”一块,其文是:民国六年,大总统冯国璋为陆军中将田作霖之父炳勋,特颁文曰:矜式闾里,印文以荣典之玺。
田作霖在南阳任军门期间,不仅不遗余力剿匪安民,在亲理民政方面亦有政绩。他常说:“为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在南阳他开办“习艺所”,使无业之民能有一技之长。他说:“多一习艺之人,市中则少一犯法之人。”他办军事以尚武力,兴女学以广妇女之功。南阳十三属为他立“德政碑”。其中一文日“军门携以来宛,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公倾心赞助不遗余力。尝病民轻于犯法必教之…………。”在豫西南一带(南阳、南召、荆关、方城、襄县、桐柏、舞阳)为他立“德政碑”的比比皆见,有的县一二处,有的三四处。碑文详多,不及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