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7 13:58
甲磺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4O3S,溶于水、醇和醚,不溶于烷烃、苯、甲苯等,对沸水、热碱液不分解,对金属铁、铜和铅等有强烈腐蚀作用。
密度:1.481g/cm3
熔点:19℃
沸点:167℃(10 mmHg)
logP:-1.89
折射率:1.448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溶解性:溶于水、醇和醚,不溶于烷烃、苯、甲苯等
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200mg/kg
大鼠吸入LC50:>330ppm/6H
猪皮肤LD50:>2mg/kg
鸟经口LD50:1mg/kg
摩尔折射率:17.01
摩尔体积(cm3/mol):63.5
等张比容(90.2K):171.8
表面张力(dyne/cm):53.3
极化率(10-24cm3):6.74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2.8
重原子数量:5
表面电荷:0
复杂度:92.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甲烷磺酸是医药和农药的原料,还可用作脱水剂、涂料固化促进剂、纤维处理剂、溶剂,浣化、酯化和聚合反应催化剂。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本品用250kg塑料桶或钢塑桶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碱类隔离贮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为有毒的甲醛和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碱中和、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还原剂、碱类、胺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还原剂、碱类、胺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S1/2:Keep locked up and out of reach of children.
上锁保存,并避免儿童触及。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