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3 10:10
电子胃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胃腔内对胃肠疾病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主要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传感器、A/D转换集成模块组成。将胃腔内的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系统成像到像阵面光电传感器上,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电子胃镜可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进行三维显像、测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温度等。电子胃镜检查是公认的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将电子胃镜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1805年,德国学者Bozzini就利用烛光及硬金属管观察了泌尿道。
1826年,法国学者Segales制成了硬式膀胱镜及食管镜。
1932年,出现了半屈曲式胃镜,使观察的视野扩大。
1950年,日本发明了胃内照相机,使对胃黏膜的观察盲区进一步减少,这是第一代内窥镜。
1957年,随着光学纤维工业的发展及应用,在美国出现了纤维胃镜,这是第二代内窥镜。后来日本将其进行改进,采用外接冷光源,增加了活检管道,使其成功应用于临床。
1983年,电子内镜在美国产生并用于临床,此种内镜的观察灵敏度较以往类型大大提高,成为内镜检查的新的里程碑,这是第三代内窥镜。
电子胃镜与周边设备连接后,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镜身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CD)接受到体腔内粘膜面反射来的光,将这些发射来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并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彩色粘膜图像。高像素CCD的采用使电子胃镜画面更加完美清晰,并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来难以发现和确诊的早期微小病变。
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计算机系统以及用来输入各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
内镜:结构复杂,能插入胃腔脏器内,观察内部情况,内镜前端设置固态摄像器件,应用电视监视器能够观察图像。
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将CCD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电视监视器:用于内镜的图像输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
1. 操作简单、灵活、方便
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都能在监视器的直视下进行各种操作,简单方便。
2. 病人不适感降到了最低程度
由于内镜镜身的细径化,在镜身插入体腔时,使患者的不适感降到了最低程度。
3. 便于患者的密切配合
由于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因此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参与观察,这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检查兴趣和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便于教学及临床病例讨论
由于是在监视器屏幕上观察图像,可以供更多人员共同观察学习,进行病例讨论研究,从而提高诊断水平。还可以利用通信线路将电子内镜图像传至远方,进行临床疾病的远程会诊。
5. 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资料
由于电子内镜可以对检查过程进行录像、照相,所以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 大大提高了诊断能力
CCD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正在使用的CCD成像分辨率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可以观察到胃粘膜的微细结构,可以发现微小病变,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最终目的。
7. 优秀的图像识别能力
通过调整图像信号中的RGB(红、绿、蓝)分量参数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达到各种组织结构的最佳分辨能力。电子胃镜除了能观察到胃粘膜的最小解剖单位(胃小区、胃小沟)外,还可以观察到粘膜的肠上皮化生的绒毛状改变、溃疡周围的再生上皮、新生血管、粘膜下血管等显微镜下组织结构。因此,它对观察和诊断疾病提供了技术保障。
8. 巨大的改进空间
把图像分析技术和电子胃镜检查相结合,可以得到胃的血流图,从而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不但可以进行温度测定,还可以将超声探头装在内镜前端进行腔内超声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