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类狗

更新时间:2024-11-04 08:14

画虎类狗,是汉语的一则汉语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后人根据马援的这封书信提炼出成语“画虎类狗”,亦作“画虎类犬”。

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因战功而被封为伏波将军。他对自己的晚辈要求很严格,希望他们都能为国家效力。

有一回,马援听说侄儿马严、马敦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经常讥刺朝廷上的事情,便立即写信劝说侄儿。他在信中说:“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父母之名一样,耳朵可以听到,嘴上不可乱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此事,我之所以要再次讲到此事要像男女婚嫁时施衿结褵一样,申明父母的训诫,要使你们牢记不忘。龙伯高是一个敦厚周到谨慎,口无异言,谦约节俭,清廉公正有威望的人,我很敬重他钦慕他,希望你们能够仿效他的品行。杜季良为人豪侠好讲义气,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好人坏人都合得来,父亲死了,几个郡的人都来吊唁,我也敬重他钦慕他,但不愿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如果学习龙伯高不到家,仍可以成为一个谨慎勤勉的人,就像一个雕刻鸿鹄不成,雕刻出一只鹜来,仍可以说刻成相类似的飞鸟。如果学习杜季良不到家,就会堕落成为天下的轻薄儿,就像画一只老虎,却画出一只狗来一样。到现在为止,杜季良还不可知,郡里的将领们一下车就切齿恨他,州郡都说他,我常为他寒心,所以我不愿子孙们学他。”

马严、马敦见到马援的信,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成语寓意

“画虎类狗”这则成语讽刺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实现不了反而闹笑话的人。因为老虎是兽类中的权威者,一般野兽都畏惧老虎;而狗却是卑劣的兽类,只晓得摇头摆尾向人乞怜。这则成语表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会表现出某种不同寻常的天资和悟性。对此,家长如能及时发现,着重发掘,就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反之,家长如不顾孩子的意愿和自身条件,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想设计孩子的未来,强迫他去做他不愿做或做不了的事,结果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还难免产生“画虎不成反为犬,意欲成龙反成虫”的悲剧。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画虎类狗原意是本来画的是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比喻企慕高远却无法做到。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一回:“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