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4:11
番茄斑枯病又称鱼目斑病、斑点病、白星病,是由番茄壳针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番茄上的病害。为番茄叶部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和花萼。各生育期都能发生,结果期间严重发病时会造成早期落叶,对产量影响很大。
病原菌病原菌为番茄壳针孢菌(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部分突破表皮,外露呈小黑点状。壳壁较疏松,壁外常粘附部分菌丝体,大小(49-122.5)微米×(49-128.6)微米,器孔口外壁较薄,直径7.5-57.5微米。分生孢子生于扁球形器底部,数量大,成熟后由孔口逸出,单个孢子无色,针状,直或微弯,具3-9个隔膜,大小(45-90)微米×(2.3-2.8)微米。
菌丝发育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温度为20℃或25℃时,病斑发展快且易产生分生孢子器,而在15℃时,分生孢子器形成慢。病菌的潜育期4-6天,10天左右即可形成分生孢子器。主要危害番茄,也可危害马铃薯、茄子等茄科蔬菜。
番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和花萼。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开始。病初在叶背面产生水浸状圆形小斑点,随后叶正、反两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灰白色,稍凹陷,并散生许多墨色小粒点,直径2-3毫米,病斑形似鱼眼。严重时叶片布满斑点,叶片退绿变黄,引起早期脱落。茎上病斑呈椭圆形,褐色。果实发病出现褐色圆形病斑。
番茄斑枯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土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也可以在多年生的茄科杂草上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到寄主,并从寄主表皮上萌发后从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以分枝的吸器穿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菌丝成熟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斑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6月及9-11月。常年春季发生重于秋季,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土壤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
番茄斑枯病对湿度要求较高,病菌释放分生孢子及孢子萌发均要求有水滴的存在,在温暖多雨季节蔓延迅速,梅雨季节易盛发流行。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当日均气温在15℃以上,遇阴雨天气,特别是雨后转晴,病害容易流行。在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病害的发展会受到抑制。
发病初期喷药保护,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农药有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液或40%多·硫悬浮液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