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甸清霜

更新时间:2023-08-31 02:26

清朝巡道吴元莱立。吴元莱,字北海。明末相国吴甡子。清顺治十七年(1660)贡生。由中书舍人历郎中擢升为直隶省巡道。为官清肃廉正,有如寒霜令人敬畏。故立匾赞曰“畿甸清霜”。“畿甸”指京师外围,即直隶省(今河北省)一带。畿,京畿,皇城禁地。甸,指郊外,郭外为郊、郊外为甸也。题字书家朱贫田,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吴元莱归里后,关心地方和民间疾苦,“有俾桑梓者,力任其事”。曾揭发地方官贪污和增加赋粮害百姓事,故“里人咸颂之”,立匾以志。

历史溯源

吴元莱任中书舍人时,曾被卷入一桩大案。此案即清康熙中著名的“沈天甫伪书案”。

经过

清朝,文网严厉。吴甡生前所著《柴庵疏稿》《安危注》等都已列为禁书。康熙六年(1667)四月,江南奸民沈天甫、吕中、夏麟其、叶大等人为诈骗钱财,窜改伪造了十卷《忠节录》(又名《启桢集》)。说是由顾炎武刊刻,顾的姐夫陈济生编集,吴甡、归庄等作跋,黄宗羲黄尊素等170多人所作。其书刊、编、序、诗者皆是前明旧臣,其内容“讴吟思汉、讥讪朝政”。大逆不道。

当时恰有一桩缠夹不清的案件正在审理中,康熙五年(1666),山东即墨人、清朝翰林姜元衡因其祖父曾是显宦黄氏的家仆,为推翻主仆关系,便状告黄氏刻藏逆诗。案件久拖不决。当姜元衡发现伪书中亦收有被告黄氏的诗作,中有“家居二年,握发以终”等语后,大为得意,于是追控,希冀挑起大狱。此事朝野士大夫被牵涉者达300多人,人人忿恚,沸沸扬汤。

此刻,奸民沈天甫便派夏麟其到吴元莱处,意图恐吓诈财。吴元莱反复吟诵察看,已知决非其父吴甡的手笔。于是愤而反告,主动出首,自缚至巡城御史处,御史即奏报朝廷。由于朝野一辞,一力湔雪,影响了康熙和当时垂廉听政的太皇太后。为安抚人心,孝庄太后怒曰:“此光棍诈财耳!吴元莱世德相承,诗歌遣兴。岂可以语言文字遂致杀人,剥削国家元气?”。康熙遂以“奸民诬陷、大干法纪”逮沈天甫一干人等交刑部严审。未久,沈天甫等人全部弃市斩首,此案乃平。

清时,文字狱兴,被告发而能幸免者实为凤毛麟角。兴邑人士被涉文字狱者不在少数,成案至少三起。除上述“伪书案”外,尚有“《西斋集》案”和“《虬峰集》案”。乾隆年间,“案犯”王仲儒(系吴元莱嫡表兄弟)和李驎(明故宰相李春芳之后)俱被“斫棺锉尸”。而吴元莱亦以故明辅相吴甡儿子的身份罹案,却能遇难呈祥,不可谓不是奇迹。

吴元莱躲过了清时文字狱,为他所立的“畿甸清霜”坊匾却未能逃脱文革厄运。现匾乃于1990年重立。题字书家朱关田,浙藉书法名家。曾任中国书协理事、浙江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西泠书社理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