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

更新时间:2024-10-14 13:36

疍家人是对中国沿海地区水上渔民的一个统称,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世代耕海为生,不在陆地上置业。疍家人由于没有田地,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他们是福建闽越族的后裔。在广东,疍家人是除了广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一个较小族群

历史沿革

起源

中国东南沿海,聚居着一个名叫“疍家人”的族人群体。他们不是独立民族(多为汉人),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解放前他们因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疍家,这一称谓过去有人认为是因为疍家人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也有人认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坏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南海一带,靠捕鱼为生。

主流观点

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公元前110年,闽越国人被汉武帝征服之后,一部分流落江海,史称“水疍”。汉武帝元封元年派兵平闽越后,部分闽越人逃入闽东南沿海等地。久而久之,这些闽越遗民在闽江流域舟居水处,四处漂泊,形成福建历史上独特的水上居民闽越族的后裔疍民,至今仍然忠实地传承着上古祖先的崇蛇遗俗,除了作为祖先崇拜外,更将其视为水上保护神。

傅衣凌教授在《福建畲姓考》中分析称,“在福建特殊部族中,畲与蜒实推巨擘,此两族其先盖同出于越……以其有居山、居水之异,爰分为二,实则一也。闽越国灭亡后,其族人或“亡入海”,或逃入山谷篁竹之中,或居“沼泽中”,以避汉。逃入山谷篁竹之中成为“山越”,“居山谷者为畲族,水居者为蛋民。”

疍民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游艇子”“白水郎”“白水”“泊水”“蜓”“疍”“蛋”“诃黎”“曲蹄”“科题”等。这些称呼以《北史·杨素传》提到的泉州(今福州)南海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曰游艇子”之“游艇子”为最早。唐宋时期,水上居民被称为“白水”、“白水郎”等。如宋淳熙年间编纂的福州地方志《三山志》就说:“白水江,旧记(侯官)县东北百七十里,寰宇记白水郎夷户也。亦曰游艇子或曰卢循余种,散居海上……蔡学士杂记福唐水居船,举家仰止于一舟,寒暑食饮疾病昏(婚)娅未始去所,谓白水人之徒欤。”“白水”或“泊水”的称呼,延至清末。

福建省莆田湄洲岛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湄洲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古代疍民的领地,而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也正和湄洲人传统的生活习俗相吻合。据有关资料显示,妈祖极有可能是唐宋时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疍民,疍民的生活习性和民族特征也随着妈祖文化传向了更广阔的地方。历史上泉州的疍民与南迁汉人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泉州人,奠定了泉州人海洋文化精神。

厦门港也是疍民的聚集地,厦门的疍民集中定居在厦港的沙坡尾、蜂巢山、福海、巡司顶等社区,他们是明末清初从九龙江乘着连家船、夫妻船迁来的,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创造了厦门的渔业文化。人们把厦门疍家女、惠安女浔埔女称为“福建三大特色女”。

漳州疍民在九龙江流域的繁衍生息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船一户,水上行走,深信船底有咒能驱除瘟恶,沿水路发展出众多船庙。今九龙江面上仅留下一艘500多年历史的“进发宫”,有着“漳州最小水上庙宇”之誉,每年举行的民俗活动“送王船”很有特色。“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疍民进发宫信俗牵动影响了九龙江流域的芗城区、龙海市、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长泰县等区域疍民,自古以来其独特的九龙江疍民习俗(生产生活、水上送王船、三坛鼓科仪、造船技艺等)在民间繁衍传承着。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2019年2月漳州芗城进发宫“疍民习俗”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20年12月17日被打包成为中马项目的申遗支撑内容,成功列入世界非遗点。

广东潮汕地区依山面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柘林、南澳、樟林、东里、汕头、达濠、海门、神泉靖海、隆江、汕尾、甲子、竭石等众多著名的渔港,由此而形成以海洋捕捞海产养殖等作业为主的渔业生产与海洋渔业经济,造就了世世代代以“讨海”为生的千千万万渔民。《广东通志》说晋朝时,广东的疍家人有5万余户,惠州潮州一带“尤多”。《潮阳县志》记载的是,疍家人陆上没有室庐,不事耕凿,男女都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

历史上,潮汕沿海地区生活着大量的疍民,主要在海丰陆丰潮阳、达濠、南澳、饶平柘林等地也都有疍民生活。潮阳的疍家宫、疍家歧,揭阳的疍家山,汕头的疍家园等地名是其历史见证。清朝中叶,潮州疍家多集中在韩江中、上游。不少疍家女由于生活所迫,就在船中卖唱,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六篷船”。汕头旦家园始建于宋朝末年。早期,以水上捕捞为生的疍家人在此停船聚居,故取名“疍家园”。

深圳《新安县志》记载的粤东“疍户”,他们浮家泛宅,不事耕种,以渔为生。新安县除了土籍(广府)与客籍(客家),还有一类居民——疍民,又称“疍籍”、“疍家人”。他们无国民待遇,既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置买田产,甚至连上陆地居住都不允许,终身只能在水中漂泊。虽然清后期,朝廷允许疍民上陆,也只能在沿海搭建寮屋居住,而其村落(聚居点)仍不被政府承认。

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今天的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陆丰等地的部分区域,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有疍民生存活动的踪迹。唐宋时期,海丰沿海形成了一批聚集着疍家渔民的渔港,如奎山港、茅埔港、南山港等。清末,汕尾、马宫、甲子、碣石等渔港和原属海丰的神泉港已经十分繁荣。直至今日,汕尾市仍有8万余疍家人靠海为生。据《惠东县志》记载,惠州市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后船疍民”,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主要分布在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海南省陵水、三亚是疍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相传清代乾隆年间,闽粤两地疍家人划过汹涌的琼州海峡,沿海南岛东岸南下,直至海天的尽头——三亚。广西北海外沙地角的疍家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

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科举的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新中国成立后,疍民才陆续上岸定居。

疍家人由于没有田地,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由此也造就了疍家人在族群内部相互通婚的传统。对于疍家人内部自互婚配的传统,清乾隆《海丰县志杂志》就有记载。其中谓疍民姓有七:麦、李、石、徐、苏、钟、梁,士人(即陆上人)“不与通婚”。民国《潮州志》亦谓疍民“惟捕鱼装载以供食,不通士人婚姻。”清光绪《惠州府志》也记载疍民“语言与土人微异,土人不与结婚。近亦有土著视平民间与下户通婚者,然亦鲜矣。”迄至民国时期,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才开始有部分陆上的贫苦青年下海捕鱼而入赘疍船,方打破陆上人不与疍家人通婚的陋俗,但依然少有陆上女子嫁给疍家人。

过去疍民不与岸上人通婚,岸上女子因晕船不习惯,疍家女又不会种田。他们结婚时,婚礼在船上举行,男女双方的船艇相隔不远,男方用小艇将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大罗伞遮荫。结婚时要大请客,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几天。婚后,女方要戴一种用花格布做成的“猪嘴式面具”和“珠笠”。过去一直戴到生第一个小孩时才取掉,后来改为最多戴一个月,以表示女方守规矩。

其他观点

北海疍家来历众说纷纭,解放初曾有人作过调查,有几种传说:

(1)据传在宋元年间,疍家(封建时代称之为海上倭寇)势力很大,在日本、朝鲜沿海一带也有疍民居住。他们起来革命反抗当时的封建统治,于是皇帝派戚继光南征,把他们赶下海去,不准上岸。疍民中还流传一句俗语:“山高皇帝远,海阔疍民强”。

(2)据说疍民是明朝的遗民,他们不甘心满清的异族统治而漂浮海上,捕鱼为生,以水为家。(3)据说在明末清初时,倭寇侵略台湾,因不堪统治,台湾人被迫来沿海一带水上居住。

也有认为疍家在先秦时代,最早是由越族构成,秦末,有一些南来的中原汉人渗入其中,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亦有一些陆居的南越人分别投入江海避难求活,进入其中,以后于不同时期,又有陆上汉族的不同群体渗入江海各处“疍家”小群体里,就这样由长期汇聚、演变、发展而成。尽管宋明存世的文献,概称他们为“疍人”“疍民”“疍户”,甚至贬称他们为“疍獠”“疍蛮”,但他们最迟于明初已不属于少数民族,他们于元代期间,实际上已构成汉族的一部分。疍家由中国古代百越族的一支演变发展而来,自元代起已构成南方汉族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水上居民很多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也已与汉人相同,但是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活习惯。

上岸定居

作为被排斥在“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疍民千百年来几乎与政治绝缘;到了清朝,雍正帝虽然豁免了他们,但他们要想去考科举,仍有极端苛刻的限制。辛亥革命之后,疍民在名义上算是与陆上住民平等了。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将疍民迁上陆地,疍民遂正式结束了漂泊生涯。

上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陆续组织疍民上岸,连家船被统一回收。国民党统治时期,闽江福州市区水域疍民约10万;建国初期,福州疍民约3万人。

潮汕疍家大部分已被汉化,但这一脉仍可以视为潮汕人海洋文化的渊源了,而说到食材上,各种渔获食材与海捕活动,自然也和疍家密不可分,在潮菜中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直至今日,汕尾市仍有8万余疍家人靠海为生。

1962年,深圳宝安县政府在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安置疍民上岸定居。1962和1978年,先后两次建起3排30间、7栋56间集体住宅房。因新的疍民定居点位居南澳港湾,取南澳、渔民各一字,故名南渔村。

据统计,从1956年~1966年,4万多疍民上岸定居,占了当时经调查得出的疍民总数的七成左右。从1951年~1965年,广州共有近5万疍家人上岸定居,占了昔日水上居民的一大半。其后,从1966年~1987年,广州又陆续投入百万元,帮助剩余三成疍民上岸定居,历时30年的疍民上岸定居工作至此画上句号。

广西北海疍家人几十年前陆续上岸定居,昔日的疍家渔村变成了独具风情的疍家小镇,疍家人在家门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过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

海南陵水、三亚疍家人已超过1.2万人。如今的疍家人除出海打鱼、渔排养鱼外,还“登陆”居住,开启新的生活方式。

分布

疍家人主要分布在闽粤沿江沿海地带,集中居住在闽江、韩江和珠江。疍家人广泛分布于福建省福州闽江流域、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广东的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珠江水系电白,广西北海海南省陵水三亚

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上水上先民疍家汇集、出没的地方,其主要分布在珠海斗门区、广州番禺、深圳、佛山顺德东莞、中山、江门新会、香港等地。大湾区均有疍民出没,疍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区域辐射辽阔,合作的文化基础早已有之。而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处于疍家文化的中心地带。

疍家人在珠三角一带存在的历史非常长,而开平市濒临南海,域内河网密布,有潭江、苍江等数百公里的入海河道。随着外来疍家人迁入开平,便形成了以捕鱼为生的开平疍家群体,正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平疍家人就过着以在内河捕鱼为生的独特水上生活。

文化习俗

生活

福州旧时“疍民”有正月上岸讨斋贺年的习俗。据说源于汉代。汉灭“闽越国”,汉兵就地驻扎,娶“闽越国”女为妻。流落在江海上的“闽越遗民”悄悄地上岸寻找自己亲人,用唱诗的形式,替东家说最吉利的话,果然有许多亲人因此相会。有的还用送斋裸的形式暗暗地送给财物,或者互通消息。比如,被汉兵娶走的女人偷偷地在斋粿上涂上红色的记号,暗示里边有钱或有纸条。以后在斋粿上印一个红红的印记,竞成为习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岸贺年讨斋粿却成了“疍民”中女流之辈的专利,他们成双结对到岸上唱贺年诗,流传下来的“贺年诗”有:“姑嫂双双来贺年,红红橘灯挂店前。好斋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立门前。”“正月正头开大门,看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保福保吉祥。”“一合龙烛真作佳,四对金砖垫桌脚。好米时好棵拿给奴,我唱年诗过千家。”“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斋粿到门前。”此外,还有专门唱给店家的贺年诗:“一轮红日照店堂,龙灯飞舞炮仗蓬。二副春联贴店前,财源茂盛生意忙。三街六市店连店,来往客商噪昂昂。四街货色样样有,人客要买手拿长。五子手抱弥勒佛,摆在大桌上厅堂。六层货架排满满,花色新鲜好琳琅。七粒上下算盘只,计算清楚钱斗存。八角果盒装果只,老小无欺敬乡里。九州各省货都有,绸缎纱罗出苏杭。十全货色包满意,生意兴隆年年长。春节贺年唱渔歌,送奴斋粿和年糕。”唱罢,东家便欢欢喜喜地把斋粿送给疍民,表示感谢。

厦门疍民现集结于今思明区厦港街道,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习俗,还在与厦门原住地以及其他地方前来的渔民长期磨合交融中,相互吸收,互相影响,创造了许多追求生活、发展生产、祈延生命、敬仰神灵的独特风俗习惯,形成了海洋社会独特群体的民俗风情。如婚俗:海上结婚疍船相靠,女到男船,增添一艘夫妻船;如在岸上结婚,渔姑出嫁坐的是黑轿,而且是夜间过门;有女待嫁则船上蓬顶必放时花一盆,嫁时剪花随嫁。头饰:未婚的疍家男女旧时头上的辫子都扎有红线,女的特别大,用“红碰纱”在头上盘缠环绕,称为“烟筒箍”;男的短小,俗称“燕仔尾”。渔船:创建大钓艚渔船,闽南沿海以钓艚成为定型推广的渔船,争先仿造,形成闽海“北有围艚、南有钓艚”的格局。渔法:首创“桶箍围钓白”、“攫鱿鱼”、“放大鲨”、“翻吧哏”“拉虫戈包”、“草诱捕乌鲳鱼”、“八改延绳钩”等许多独特的捕鱼方法。信仰:厦港疍家祖辈相传尊奉中华白海豚为“妈祖鱼”和“镇港鱼”等。这些以鱼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化,展现了疍民独树一帜的景观,被誉为闽南文化的一朵奇葩。

潮州市饶平县蜑民生活上有许多禁忌和习俗:在船上不得穿鞋;船头不准用脚踢;妇女衣服不准晒在船头;禁止陌生人上船;锅不能从渔网上端过;饮食时忌汤匙倒伏;吃鱼时不可说翻过来,应说顺过来;忌说与“沉”同音的话;新郎在路上遇见丧事时,不可正视或与治丧的人们打招呼;参加过丧事的人,要过一个月后或择吉时方可出海捕鱼。

疍家由中国古代百越族的一支演变发展而来,自元代起已构成南方汉族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水上居民很多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也已与汉人相同,但是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活习惯。他们过去最大的特点是群居在小艇上,每只小艇长不过五六米,宽约1.2米的疍家艇。每只疍艇住着一家人,所以又称连家船。疍家艇的结构是很精致的,上有拱形的疍篷,用以遮阳光和避雨,艇旁有一双长桨,作为推进艇身前行的工具,艇底有水舱,用以装载捕来的鱼,水舱之上垫上甲板,日间方便作业,夜间以甲板为床,一家大小就睡在甲板床上。船头被视为神圣的地方,过去由于对妇女歧视,不准妇女跨过船头,怕妇女跨船头后对捕鱼不利。每年春节,必写上“船头兴旺”四个大字张贴。新的一年第一次起航时,以猪肉一块、活公鸡一只拜祭船头,拜祭时以刀刺穿公鸡鸡冠,将血涂在船头和船头两侧,据说可以避邪,以保航行平安。有时还插上红布制成的“吉利旗”,以保顺风顺水。疍家艇的尾部,则为放置炉灶之处,用于煮饭等。

信仰

妈祖

疍民长期生活在海上,各方面条件都极其艰苦,他们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狂风、巨浪、暴晒、黑暗,而且没有外界的物质保障,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于是疍民崇拜妈祖,凡有疍民渔船聚泊的港口,其附近都建有天后庙。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人们需要寻找精神寄托,而妈祖就成为了他们的海上保护神。

妈祖海神信仰是在百越海洋社会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妈祖最初是湄州海岛疍民社会中的一个女巫。信巫是百越人的习俗,也是百越后裔的信仰传统。唐宋时代,中原汉人移民与福建沿海闽越后裔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互动,而掀起了造神浪潮,造成了疍民社会巫神宗教地位由“巫”到“妃”的崇高化。在明清时期随闽人传播海内外,使得百越后裔的海洋人文获得了在宗教信仰层面上的大发展。

厦门朝宗宫每四年组织一次的“天上圣母妈祖回娘家”活动,厦港疍民后裔换上特别服饰,抬起妈祖神像前往湄洲岛谒祖进香。广东潮汕地区妈祖文化兴盛,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地区目前共有祭祀妈祖的场所超700处。汕头一带最有名的妈祖庙是老妈宫。考证地方的史料,汕头昔是韩江入海口一渔村,宋代渔民在此捕鱼聚居,后形成渔村;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始开发为集埠。当时沿海渔民都信奉妈祖,在汕头埠未形成时,“妈祖”是沙汕(汕头故名“沙汕头”)渔民所敬奉,后才迁移至可避海潮之处(现今升平路头)并于清嘉庆年间建起了“天后宫”。从此,老妈宫前的海湾便成为渔船聚集之地。惠州市惠东沿海渔民对妈祖的信仰情感浓厚,当地传承和保护妈祖民俗文化作了大量努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纪念日前后,巽寮各个村大大小小的妈祖庙宇都有各种祭拜活动,虔诚纪念这位“海上守护神”。

三亚的疍家人除了出海前会到龙王庙跟前烧香祭拜外,在自家的渔排、渔船上也都要拜家神,即自家的祖位。家神就是自家神位,祖宗传下。疍家人每天早晚六点要上香拜家神,希望家神保佑自家渔船捕鱼多,渔排四季平安、渔排里养殖的鱼儿长的大,增产发财。在每年休渔期结束后,疍家人要集体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而端午节则是疍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疍家人相信龙王会在这一天显圣。在祭海仪式上,有个核心人物叫“请公婆”(妈祖),这是疍家人对“附灵人”的称呼,以此祈求出海平安。每次出海,要择好吉日,膜拜“公婆”(妈祖)。广西北海疍家人有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特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传说明清时期,渔民出海前,农历的四月初八,都要到北海妈祖庙来求妈祖保佑他们一帆风顺,这就形成了传统的祭海习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疍家的信仰的神很多,共同信仰的有妈祖(也称“三婆”,因妈祖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

崇蛇

福建疍民最早的祖先是闽越人,因此,闽越人的崇蛇习俗也直接、长久地流传于广大疍民之中。福建疍民的崇蛇习俗在明清两代直至近现代仍很流行,其中以闽江流域的疍民为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侯官乡土记》说侯官境内“蜓之种为蛇”。福州等地疍民的崇蛇习俗在明清时期的一些方志笔记乃至民间传奇小说如《闽都别记》都有记述,如清人郁永河《海上纪略》云:“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此处之蛇,成为海船的保护神。疍民较常见的崇蛇活动,莫过于崇祀福建民间传说已久的“九使”蛇神。福清至今还有一处山岭名为“九使岭”,传为九使蛇神所居之处。闽中地区疍民明清近代信奉“九使”蛇神乃笃,清人戴成芬辑《榕城岁时记》九使生日条引《南浦秋波录》曰:“九月九日诸娘家祭神曰九使。”又说:“重九日舸黎婆为九使生日,羊酒花烛欢宴异常。”诸娘、舸黎婆旧指疍民妻女,民间传说重九日为九使蛇神生日,疍民祈之乃欢,其崇拜之情可窥一斑。

服饰

福建省莆田湄洲岛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女人们头上梳起的船帆髻和身上穿着的妈祖衫。船帆髻是岛上女人独创且最富诗意的一种发髻,仿照古代渔船的模样打造。一眼看去,仿佛就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渔船。岛上人说,妈祖当年梳的就是这种发髻,于是代代女人纷纷效仿,并称之为“妈祖髻”。在湄洲岛,梳“妈祖髻”的女人们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火克水、以水克火,永保平安吉祥。“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实际上,这种民俗是有来处的。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厦门的疍民现在集中在思明区厦港街道。无论走到哪里,厦港渔民都以其独特的装扮引人注目,在本地,人们也以头饰和服饰区分“疍民”和陆上居民。关于“烟筒箍”和“燕仔尾”的由来,则是旧时疍民对头饰的装扮,未婚的渔家男女辫子上都扎有红线,疍家女的特别大,用红纱在头上盘绕,称“烟筒箍”,男的短小,俗称“燕仔尾”。婚后则又发生变化。厦门疍民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油衫裤”,是用本色的龙头细布,先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再涂上一遍面光油制成的。这样的油衣裤舒适方便,能经受风雨和海浪的侵袭,经久耐用且独具特色。

疍民的服饰与汉族其他民系基本相同,旧时以汉服为主,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疍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疍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疍家人喜欢戴“疍家帽”。“疍家帽”用竹篾竹叶做成,直径约40厘米,帽沿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疍家帽”做工精细,编织讲究,外涂光油漆,坚实亮丽。在帽内,编织时可镶嵌镜片或玉照。蛋家帽安有四耳帽带,系紧帽带后,任凭风吹雨打,“疍家帽”也不易吹落,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很适宜渔家人在海边使用。疍家人以前还有互赠“蛋家帽”,以表示敬意或传情的习惯。

疍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很讲究。他们一般很喜欢项上直径为10厘米、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高为4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这层油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

笠带则为疍家姑娘的杰作,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成。带上这精工制作的竹笠和美丽的彩带,在骄阳下,使你感到更舒畅,显得更美丽。

歌谣

渔歌”即打渔人唱的歌,它是专指以出海打渔为生的疍民唱出的歌。也被称为咸水歌,咸水歌顾名思义,是由于海水的咸味道而得名。

福州疍民渔歌分为“盘诗”和“唱贺年歌”两种主要形式。歌词丰富,内容与疍民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盘诗”类似于山歌对唱,多为男女对唱形式,或为求偶,或为嘲谑,或为互祝平安吉祥。“盘诗”有一定的曲调,除开场歌外,唱词都是依对方问词作答,属于即兴发挥。譬如:以开场歌“一条竹仔软丝丝,撩你对面来盘诗,跟你上段盘下段,莫盘坏诗盘好诗”为引导,便开始对唱。而“唱贺年歌”则是正月初二至初四时,疍民向岸上人讨粿时所唱的吉利歌曲。此类歌词有:“正月正头开大门,只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吉利福寿长。”“一粒橄榄一碟姜,茉莉赛过夜来香,蟛海故赢金钱蟹,斋粿不输马鲛鲳。”有的贺年歌长达十句或十二句。据悉,疍民渔歌还包括“端午采莲歌”等。

潮汕疍民渔歌是指流行于潮汕沿海地区的渔歌。当中,以汕尾、达濠南澳渔歌相对出名。保留最多的,当数汕尾渔歌。就内容来看,潮汕渔歌有生产劳动歌、悲愤苦难歌、欢乐之歌、爱情婚姻歌、风俗仪式歌、物产知识歌、俗信歌、歌簿歌、过番歌等多种类型。潮汕疍民渔歌与潮汕畲歌对潮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潮汕渔歌何时产生、出现,这是一个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始于宋代,有的认为始于明代。“讨海”为生的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渔歌。渔歌就是疍家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产物。

惠东渔歌俗称“后船歌”,主要分布在惠州市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据《惠东县志》记载,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后船疍民”,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渔歌也随疍民迁徙而来,并逐渐衍变为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表演形式的惠东渔歌。惠东渔歌的歌词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一唱一和的上、下句结构,多为开头或结尾加衬词、衬句,或开头、结尾皆加衬词、衬句;二是四句式结构,要求一、二、四句或隔句押韵。歌词纯朴简练,深入浅出,内容多为唱海、唱鱼、诉苦、思亲,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了世代疍民艰辛的海上生活和饱受歧视的悲苦情怀。惠东渔歌是旧时民长期漂泊海上用以解忧自娱的一种音乐形式和精神寄托,故男女老幼人人能唱,且多在终身以之为家的船上演唱,渐渐又融入了节庆、祭祀、婚丧习俗活动之中。惠东渔歌是使用潮州方言的无伴奏清唱,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音乐曲调也甚为丰富,有啊啊香调、啦打嘟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之多,有些曲调,如嗳嗳调吸收了海丰白字戏唱腔的拖腔,唉唉调(又称苦调)糅合了妈祖庙乐的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的韵味。

汕尾渔歌粤东汕尾市沿海渔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唱的民歌。传统的汕尾渔歌是指瓯船渔民所唱的歌调,瓯船渔民俗称“疍民”,故渔歌亦称“疍歌”,多分布于汕尾市城区的新港、捷胜马宫海丰县的鲘门、小漠陆丰市的甲子、碣石等乡镇,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疍家。汕尾渔歌均用潮州方言演唱,演唱方式既有独唱,也有多人参与的齐唱,还有群体性的合唱。曲调独特丰富,具代表性的有担伞调、东风调、丰收调、姑妹腔、大纭歌等。其调式除基本保留民歌的五音外,还有明显的有音无义的“拖音”和“复沓”,即拖腔处唱词的重复;旋律发展也有特殊的节奏型,主干音、落尾音等均有自己的特点。

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费师逊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疍家音乐文比》一文中也提到有18首。将多姿多彩的疍歌汇总起来加以分析,大约有以下几类:一、贺年歌;二、婚礼歌;三、打情骂俏歌;四、姑嫂、姑妹歌;五、行船歌;六、下水歌;七、咸水歌;八、撑疍家艇歌;九、丧葬歌;十、高堂歌;等等。通过上述疍家各类歌曲的演唱,既可以使疍家人增加各式各样的文娱乐趣,又可以在珠江水面上让游客听到悦耳的音乐歌声,达到心旷神怡的目的。

流行在广州市海珠番禺南沙区的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它既是疍民闲时娱乐的船歌,又是疍家迎娶习俗、庆贺中秋的一种歌唱形式,据古籍记载推算,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明清时期尤为兴盛。广州咸水歌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多以口语、俗语等入歌。歌词一般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有长句、短句两种形式,短句多为五言、七言句,句中多“哩”、“啊”、“呢”等衬字和“有情阿妹”、“有情阿哥”、“阿哥哩”、“阿妹哩”等衬词。广州咸水歌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江咸水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诗语·粤歌》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又载:“东西两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也有记载:“婚娶率以酒相馈遗,妇子饮于洲岸,是夕两姓联舟,多至数十艇,庚唱迭和以为乐。”这些史料证明了明末清初咸水歌就已在沿海地区流行。阳江咸水歌的歌词格式近似竹枝词,一般为七言四句,常采用比兴、对偶、镶嵌、借喻、双关、谐音、排比、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按歌曲内容分类,可分为儿歌、生产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叙事歌等几大类;按歌种分类,有叹调、哥兄调、众人调、先姐调、媒娘调、堂枚调、哭嫁调、哭妈调、万寿歌、索罟调、小船调、花笺调、嗳仔歌等十几种,其中以众人调、叹调、哥兄调、堂枚调等几种最为常用;按调式分类,有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按乐句结构分类,有以四句为一乐段的复乐段体,还有由上句和下句组成的单乐段体;按演唱形式分类,有合唱、独唱、对唱等。阳江咸水歌主要表现为即兴而唱,歌者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托物起兴,即景生情,随口而出。歌词内容比较广泛,语言生动、丰富。

饮食

疍家人在珠三角一带存在的历史非常长。在以前,疍家人不被允许上岸生活,近海取材、即捕即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疍家人每天都会收获大量新鲜的海鱼,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他们往往会选择将海鱼晒制成鱼干。开平疍家美食中使用这种烹饪技法的典型代表菜式是“鲮鱼干”。开平疍家人常年居于水上,捕到上好的鲮鱼时,将其放在船只甲板晒制,在江风和骄阳的共同作用下,制作出无任何人工添加剂、肉质紧实耐嚼的鲮鱼干。其中,晒制鲮鱼干,成为了他们一种独特的技艺和习俗。

博贺疍家菜的特色。主要用海鱼、海虾、海蟹作为原材料,侧重捕捞海鲜制作,“纯鲜、咸香”为最明显两种特点。一是,取之大海,不时不食,食法天然,佐料简单,烹饪简约;二是,制作古朴土法,自然发酵,少盐,干晾,手工搓捣居多,多为饼团形式,便于行船保存。传承疍民饮食习惯,糅合古港渔家风味,体现高凉沿海特色。

潮汕人是疍家、畲族、俚族、汉族等的后裔,而说到食材上,各种渔获食材与海捕活动,自然也和疍家密不可分,在潮菜中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南澳渔名歌》,就把每个月应该吃什么海鲜,编成潮汕歌仔(当地民谣的一种形式)。

潮汕靠海为生,渔获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食材,渔民会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在船上或码头上就近处理,煮熟或蒸熟后再售卖,这种熟鱼称为“鱼饭”。至于为什么叫鱼饭,也是跟疍家传统有关,疍家以前被称为“不粒食者”,也就是不食五谷,所以鱼对于疍家人来说就是饭,因此称为鱼饭。鱼饭可以说是潮州菜里经典中的经典。

居住

传统疍民,认为在陆上用砖块建房子是不吉祥的,不愿上岸居住。一怕得罪先祖,二怕行船不顺,三是无钱购买床、椅等家具。土改时,曾分些瓦房给疍民,但他们都不愿意搬进去。他们当中,有点钱的疍民有些在海岸边搭建疍家棚居住,其棚楼板浩爱洁净,一日数次刷抹。在疍家棚内,无凳无椅,待客、用餐、坐卧,均在棚楼板上进行,大多蹲着。

清雍正朝前,船就是疍家人的屋,屋就是疍家人的船。不被允许上岸居住生活,所以旧日里疍家人的生与死,都承托在一艘小小的渔船上。生,是随波逐流,漂泊四方;死,也是埋在荒岛,遗骨天涯。连节日,都不被允许和没有条件过得跟岸上人一样。雍正后才能近水而居,因此,疍家人就有了独特的居所——疍家棚。

传统疍家棚屋,基本都是以木头子为架,旧船板铺地,用椰子叶交叉编织成的席片做外围,棚顶以茅草覆盖遮挡,门窗则用削扁的竹片编制而成。建造的时候在外围半腰高的位置留下一个方形的框架,用竹篾编制成方形竹块,并且用铁砧和锤子敲紧间隙使其密不透风,悬挂于方框之上,用木棍撑起,便成为能遮风避雨和采光照明的竹窗。同样的,疍家棚的屋门也是竹片编制。在民风淳朴的疍家人聚居区,20世纪70年代家家夜不闭户,夜里敞开屋门睡觉,外出时在竹门上穿个棍子就算锁门,有屋门防风不防贼的说法。

语言

疍家人历史上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不过随着与汉族社会接触的深入,明朝时期改说汉语。

明代开始福州疍民已经普遍使用福州话作为母语。

广东汕尾陆丰地区的疍家人说“瓯船福佬话“,属于闽语。由于“瓯船话”属于海陆丰福佬话的特殊分支,很多沿海的陆上人一听疍家人的讲话腔调,就可以辨认出他们的瓯船渔民身份。

广东惠州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疍民是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当地渔歌是使用潮州方言演唱的。

广东珠江口粤西和广西海域疍家人使用粤语

婚姻

迎亲舞是疍家人特有的婚嫁习俗,疍家人在河海上生活,社交圈狭小。到了婚嫁年纪,疍家人习惯在船梢置一盆草,寓意船上有男子未婚,女子未婚则在船尾置一盆花,以招媒妁。对婚时,男女以咸水歌相迎,男歌取胜则夺女过舟。迎亲时,男方选派好船,多人划桨,在锣鼓阵阵、鞭炮声声的氛围中按着鼓点节奏,欢快地把船划到女方船边。将新娘迎上船后,又按同样形式,热热闹闹把船划回男方船边来。这便是早期原始的南澳渔民迎亲舞。疍家人上岸定居后,仍沿袭水上迎亲这一套仪式,只不过将海上渔排改到陆上,称为“旱船”。据了解,南澳疍民婚俗和盐田疍民婚俗分别列入深圳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过去疍民不与岸上人通婚,岸上女子因晕船不习惯,疍家女又不会种田。他们结婚时,婚礼在船上举行,男女双方的船艇相隔不远,男方用小艇将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大罗伞遮荫。结婚时要大请客,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几天。婚后,女方要戴一种用花格布做成的“猪嘴式面具”和“珠笠”。过去一直戴到生第一个小孩时才取掉,后来改为最多戴一个月,以表示女方守规矩。

疍家人有“哭嫁”习俗——新娘先“以唱代哭”向亲朋好友回忆身世经历表达感恩之情,动情之处便情不自禁哭出声来。出于对家人的眷恋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心,新娘会在“哭嫁”中告诉自己的弟妹要好好照顾父母长辈。女方的婶婶或嫂子也在哭声中回劝新娘不要惦念娘家,嫁过去后要好好侍奉公婆和丈夫,过好自己的日子。

解放前,婚礼都是在船上举行的。为了准备婚礼,家人会将很多艘渔船联成一排,妆点一新,张灯结彩。人们还会在船上搭起大棚,用木板铺平船舱,以便让参加婚礼的客人们席地而坐。当时结婚,男的头上戴顶小帽子,帽子上左右两边各竖着插上金钗,肩上斜挎着红布。新娘则带着头巾和头钗,很漂亮。当接新娘的小船到达男方家的船后,新娘在跨上婆家船只时,新郎会站在船沿,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敲打新娘的脑袋三次,之后,女方便正式踏入婆家。

新娘上船后,新人们一一跪拜家中的长辈,亲手为长辈们献上茶水。这期间,咸水歌是少不了的。唱完了,大家就吃饭,吃完饭,又接着唱。晚上吃完宵夜后,就一直唱到凌晨三四点。唱到三天三夜才散。在海上举行的婚礼,也会吸引来一些摇着船唱着歌来凑热闹的外人,即便不认识,热情的主人也会给这些陌生的客人分散烟酒和糕饼。由他们创造的“水上婚嫁”已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争议

有观点认为丰顺县原住居民之中有疍家人,属于广府民系,现已融入客家、潮汕民系,但另一说法是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是四个民系。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他们是福建闽越族的后裔。在广东,疍家人是除了广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一个较小族群

广府地区的岸上人傲傲然而不自知,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颇受疍家影响。首先是广州话。有考证疍家人话语融成广州话的“古越语”,岭南古越语和中原古汉语在融成近代广州话和特定地唯疍家人所操的那一系。 其次,吃蛇、吃鱼生、炒田螺、艇仔粥、旧时长期流行的薯莨布(罾布)、广府曲艺不无其元素渗入的咸水歌,乃至跟骑楼有明显渊源关系的疍家传统建筑“干阑”,岸上人也从疍家艇里照搬不误。

但另一说法是疍家学习和吸取了广府人的‘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等曲艺的长处,也吸取客家人‘采茶歌’的艺术精华,创作出各种咸水歌。而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称之为“廊房”。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而吃鱼生是源自中原饮食文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