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核

更新时间:2023-12-23 20:41

疑核(nucleus ambiguous),是脑神经运动核。位于延髓被盖部的网状结构中,是长棒状的核团,自延髓脑桥分界处起,下达锥体交叉平面。核发出纤维走行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之中,支配咽、喉、软腭部横纹肌。

一、概述

1、疑核:

疑核系脑神经的运动核之一。此核位于迷走神经背侧核的腹外侧,自髓纹延至丘系交叉阶段,细胞柱的头端发出纤维加入舌咽神经,其余加入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疑核发出轴突形成的纤维束,先向背内方行走一段然后折向腹外方,与迷走神经的其他纤维共同出脑。此纤维控制咽喉横纹肌的活动。

2、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指脑干内弥散的白质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散布不同大小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与纤维混杂区。可分为内侧2/3的效应区(成自大中型细胞)和外侧1/3的感觉联络区(成自小型细胞),内含许多网状核和中缝核,与脑的各部和脊髓有广泛联系。是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的重要联络站或中枢,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有调节作用,对觉醒、睡眠、意识和内分泌活动也有影响。

网状结构也称“网状系统”。在脑干(即中脑、脑桥和延髓)中央部分的类似蜘蛛网的神经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合组成。

脑干网状结构对听觉信号的传入有调节作用。

3、延髓:

延髓如倒置的圆锥形,其下界在平齐枕骨大孔处与脊髓连接,上界的腹侧面以横沟与脑桥相隔,背侧面构成菱形窝的下半部。延髓的外形与脊髓相类似,其沟裂都为脊髓同各沟裂的延续,在腹侧面,前正中裂的两侧各有一纵行隆起,称锥体,它系由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构成。在锥体下方,70~90%的纤维左、右交叉,称锥体交叉。在锥体外侧又有一对卵圆形的隆起,称橄榄体,两者之间隔以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根自此沟出脑。在橄榄体外侧的纵沟内,从上往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根出脑。在背侧面,后正中沟的两侧有一对突起,称薄束结节(棒状体),是薄束向上延续的扩大部,其深面有薄束核。在薄束结节的外侧又有另一对突起,称楔束结节,是楔束向上延续的扩大部,其深面有楔束核。在楔束结节的外上方.有一对小脑下脚或绳状体,是粗大的纤维束,由进入小脑的纤维组成

延髓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似,有连接脊髓和大脑的纤维束通过,还有舌咽、迷走、副、舌下四对脑神经的运动核和终止核。延髓的灰质和白质关系,自脊髓向上逐渐出现改变。首先在延髓下端出现锥体交叉,切断了灰质前角;其次在延髓闭锁段的上部,出现丘系交叉:其三在延髓的开放部,出现橄榄体和绳状体的形成;其四中央管敞开,脊髓的中央灰质形成第四脑室底的灰质,其中含有脑神经核;最后第四脑室底的灰质与下橄榄核之间的部分,由于纵横纤维把灰质分隔,形成网状结构。

二、疑核发出的纤维

疑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发出的纤维先向背内侧走行,然后折向腹外方出脑,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束纤维的传入。

疑核是个细长的细胞柱,发出的纤维加入3对脑神经:

上部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仅支配茎突咽肌;大的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软腭与咽的骨骼肌、喉的环甲肌和食管上部的骨骼肌。下部发出的纤维构成副神经脑根,进入副神经,出颅后又离开副神经而加入迷走神经,最后经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此外疑核还包含投射到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神经节。

三、解剖结构

疑核:

疑核位于(延髓)网状结构内,居三叉神经脊束核腹内侧,其上端达下橄榄核的上1/3部,下至内侧丘系交叉的下界。由典型多极神经元组成,其轴突先行于背内侧至第四脑室底,继急转向腹外侧,与迷走神经背核的纤维汇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