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

更新时间:2024-09-04 13:15

病原物侵染过程 (infection progress) :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殖、扩展、进而为害直至寄主表现症状的过程,又称病程(pathogenesis),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到发病的过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等4个时期。

接触期

概念: 是指病原物的接种体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被动活动:是指病原物从休眠场所依靠各种自然动力(气流,水流及介体)或人为传带,被动地传播到植物感病部位或其周围;

主动活动:是指土壤中的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受植物根部分泌物的影响,主动向种围或根部移动积聚。

1、接触前的活动

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上。

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构和进一步侵入。

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

2、接触后的活动

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

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3、环境条件的影响

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

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

侵入期

概念:指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

1、侵入途径:

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机械伤、虫伤、冻伤、自然裂缝、人为创伤等都可成为病原物侵入的途径。

自然孔口侵入:植物表面的气孔、水孔、皮孔、腺体、花柱等自然孔口都可作为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突破植物的保护组织——角质层、蜡层、表皮及表皮细胞而侵入寄主。

2、环境因子对侵入的影响

湿度:最主要的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决定孢子是否萌发和侵入。

温度: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光照:对侵入有一定影响。

潜育期

概念:指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时期。

寄生物营养方式

1、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ic):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宿主特异性腐生菌(host-specific necrotrophs),其分泌的毒素(toxin)若能被宿主识别,便能激活宿主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从而特异侵染该宿主,反之若毒素不被识别,便不可以入侵宿主;另一种为广泛宿主型腐生菌(broad host-range necrotrophs),其致病的机理不同于前一种,并且相对于前一种其机理更为复杂,没有很好的例子来完整的阐述致病机理。(2012,Tesfaye, Annu.Rev.Phytopathol)

2、活体营养型(biotrophic):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

病原物在寄主组织内的生长蔓延大致分为3种情况:一是病原物在植物细胞间生长;二是病原物侵入寄主细胞内;三是病原物在细胞间和细胞内同时生长。

发病期

概念:指从出现症状直到寄主生长期结束、甚至植物死亡为止的有症状的时期。

发病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的时期。随着症状的发展,真菌性的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等子实体,称为产孢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