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1:04
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⑴。
绊之欲动转欹侧⑵,此岂有意仍腾骧⑶?
细看六印带官字⑷,众道三军遗路傍。
皮干剥落杂泥滓⑸,毛暗萧条连雪霜⑹。
去岁奔波逐馀寇⑺,骅骝不惯不得将⑻。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⑼。
当时历块误一蹶⑽,委弃非汝能周防⑾。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⑿。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⒀。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⒁。
⑴硉兀,形容马骨突出犹如山石。如堵墙,形容马的瘦弱。
⑵绊之,用马缰来绊住马足。欹侧,歪倒。
⑶腾骧,飞跃。这句有“岂复有意于用世”的意思。
⑷六印带官字,是说马的身上印有六个印记,其中一个是官字印。《唐六典》:“诸牧监(官马坊),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膊以小官字,右髀以年辰,尾厕以监名。皆依左右厢。若形容端正,拟送尚(上)乘,不用监名。二岁(马齿)始春,则量其力,又以飞字印印其左髀、髆。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其项左。送尚乘者,尾侧依左右闲(马厩)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印左髆,以飞字印印左髀。”
⑸剥落,脱落。
⑹毛暗,马由于生病而导致毛头生尘,毛色也变得暗淡。故曰毛暗。连雪霜,身上带着雪霜,这句以及上句都是在描写瘦马的可怜。
⑺至德二载(757年)旧历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去岁“句指的就是此事。
⑻骅骝,古代好马的名字。这句是说非惯战的骅骝便不得参与逐寇,现在这匹瘦马是参与逐寇的,可见是一匹有功的良马。将,参与。
⑼内厩,即御厩、天厩,指天子的马厩。这时马少,三军多骑内厩所养的马。而内厩多好马,故有“恐是病乘黄”的推断。乘黄,也是古代良马名,此处指瘦马。
⑽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历块本意是形容马的速度之快,这里指逐寇。误一蹶,失足跌倒。杜甫由于上书为房琯说话,导致肃宗一怒之下而疏远杜甫,从此杜甫的仕途也如这匹跌倒的马一样就此一蹶不振。
⑾汝,指马。周防,提防。意思是原谅马是无辜的,同时在申诉自己是无辜的。
⑿这两句是写瘦马的那种悲伤而又可怜的神情。错莫,落寞、素莫。鲍照诗:“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莫与先异。”
⒀放,放牧。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这里将瘦马处境的悲哀可怜写到了极致。
⒁这句是说等明年草长马肥,再重新测试其本领,必当相当可观,希望有人可以把此马收养。杜甫总是积极的,所以他笔下的马也老是想立功的马。(参看《高都护骢马行》)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这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一则杜甫本极爱马,二则这匹被遗弃的官马,和他这时处境有着共同之点,故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
前人多说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诗中“失主”、“远放”便是自影不得于君和贬宫的,“日暮不收”便是自影日暮途穷的。全诗分两段,首八句写瘦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写瘦马悲楚的内心。
《唐诗品汇》:
刘云:展转沉着,忠厚恻怛,感动千古。
《抱真堂诗话》:
少陵诗不伤于直野,如“日暮不收乌啄疮”及“孔雀不知牛有角”是也。
《唐宋诗醇》:
蔼然仁者之言,正不必有寄托。
《杜诗镜铨》:
开口先极致嗟叹形容,下再细说(首二句下)。张云:虽是借题写意,而写病马寂寞狼狈光景亦尽。
《读杜心解》:
起句喝破,随以三句写其瘦态。不曰可惜,偏曰岂复有意于世,惋惜倍深。中以“细看”二字作提,四述其见遗子今,四推其立功在昔,二原其委弃所由,二状其哀鸣失色:凡作四层,无限曲折。……“恐是”,正与“细看”呼应;“误一蹶”、“非能防”,又从“病”字原其受挫,而谅其无辜。
《杜诗说》:
全是自伤沦落,所谓“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隐含救房相谪官事,与“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同意。末云:“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自是幕府求知语,注家谓专为房作者,非。
《唐宋诗举要》:
以上沉郁顿挫,几于声声入破矣(“当时历块”句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