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洞

更新时间:2024-04-28 11:15

白云洞,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地处崂山巨峰东麓刁龙嘴以西冒岭山阳,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向大海,始建于唐代天宝二年(743年),后屡经兴衰,今道观建筑无存,石洞尚存,为道教全真道龙门派支派金山派宫观。

历史沿革

唐代天宝二年(743年),方士姜抚为唐玄宗到崂山采炼药丹,选择了此处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炼,始建白云洞道观。

南宋时期,江南道教内丹派第五祖“紫清真人”白玉蟾增修崂山白云洞。

明末清初,道士田白云大规模建设白云洞及道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人赵体顺重修白云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道人邹全阳于洞左青龙石前建青龙阁,形成了以青龙阁为主体的殿房24间,共建成房屋70间;白云洞时有道士40余人,房屋70间,土地700多亩,山岚2000余亩。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常驻于此,并在洞内设有军械修造所,现遗存有当年碾炸药的石碾。崂山道士积极支持抗日战争,面对日寇,白云洞道士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奋勇抵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日寇入侵崂山,火烧塘子观后,侵入白云洞,杀害道士邹全阳、王真朴等4人及雇工2人,纵火焚烧所有房屋,将清代陆润庠楷书的尹琳基《白云洞观海市记》八幅条屏焚毁,掠去明宣德年间铜铸香炉4只,6寸金神像一尊,逃出的1名道士悲愤之极,投海自尽;自此,白云洞中断了道事活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修复房屋14间。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有2层楼房10间,名“迎宾楼”。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白云洞。

“文化大革命”初期,白云洞遭到毁坏,庙内神像、文物全部被捣毁焚烧,殿堂被拆除,仅石洞留存。

建筑格局

白云洞主殿是由三块巨石天然叠架而成,洞厅深宽各约十五米,主殿原供奉铜铸玉皇大帝神像,供信客拜奉。围拢白云洞的三巨石以及后面一巨石,分别命名为青龙石、白虎石、朱雀石和玄武石,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四方之神。洞额横镌“白云洞”,为清末翰林尹琅若书。洞西为白云洞道观,以青龙阁为主要建筑,砖木结构,建于发券的拱形门上,分上下两层,长约12米,共有6个门洞。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文物遗存

白云洞内祀明、清时铜铸三清、玉皇等神像10尊。石洞内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道士题字。院内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庙碑1通,还有清代木版刊本《道德经》、《南华经》等15部,清代字画6轴。

历史文化

得名由来

白云洞之名的来源有二说,一是因白云洞位处高山而又临海,经常云雾缭绕,故名;另有一说,是因其开山祖师为田白云道士而得名。

云洞蟠松

云洞蟠松是崂山十二景之一,指白云洞周围古松环绕,前有合抱粗银杏2株分立左右。洞后1古松,名“华盖松”,老干蟠曲,虬枝四出,一枝斜出,似龙飞舞洞顶。前人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相关诗文

明代蓝田《巨峰白云洞记》

即墨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於巨峰。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辨,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其所之矣。然地高气寒,又多烈风,非神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缘崖攀萝,崎岖数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北泉山人,薄游海上,南访朐山,登琅邪台,北观之罘山,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劳山者也。《齐记》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是劳山之高,高於泰岳矣。然劳山僻在海隅,名未闻於天下,而朐山、琅邪、之罘,以秦皇之游览也,人人知之。呜呼!山之见知与不见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山川且然,而况於人乎!道人张某,得白云洞曰:是与人境隔异,直可以傍日月而依星辰,非元武之神,不足以当之也。乃於其中,奉事元武,而自居其傍,学炼形之术焉。嘉靖壬午,北泉山人登巨峰之巅而望焉。面各数百里,海涛蜃气,起伏汹涌,而岛屿出於其中者,皆若飞凫来往,旦夕万状,连峰有无,远迩环绕,村墟城郭,隐隐可指数,神观萧爽,非世人耳目所尝见闻者也。夜宿洞中,援笔题於石上,劳山餐紫霞。”呜呼!安得断弃家事而餐霞洞中,弹琴鼓缶,以咏屈子《远游》之篇也哉。顾今所未暇,聊记於此,以志自愧云。

保护措施

1982年,白云洞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白云洞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东麓刁龙嘴以西冒岭山阳。

交通线路

乘坐青岛公交304路、106路到垭口下车步行上山即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