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2 16:56
1940年12月22日,白以龙出生于云南祥云。
1958年—196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1963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9年—1980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1979年—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0年—1981年,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4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1984年—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副主任。
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4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白以龙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领域,针对变形局部化问题,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并得到关于热塑剪切不稳定性条件,局部化演化规律和剪切带晚期结构等结论。提出了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和剪切带对延性破坏的作用,阐明了镦压中表面开裂的现象。针对真实材料受外加载荷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和多应力脉冲技术以及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的实验方法,提出了统计细观力学的理论描述和破坏规律,并用于中国飞行器的研制。针对非均质固体的破坏现象,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样本个性行为,跨尺度敏感性和临界敏感性等概念,并应用于说明岩石破坏和预测地震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出了演化诱导灾变的新思想。20世纪70年代,参加了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提出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用于解释核爆炸波的传播。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白以龙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英文专著2部,其代表论著有《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响应》《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等。
白以龙的父亲白汝壁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曾在云南从事滇缅铁路修建。白以龙的启蒙教育由毕业于直棣女子第一师范的母亲仓传宪教授。童年的白以龙,因家境困难,常随母亲带针线活计去商店寄售或在街上摆地摊来维持生活。白以龙共有姐弟4人,他排行最小,上有3个姐姐。
“白以龙在剪切带形成和材料损伤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中国材料动态行为领域所起着引领作用。”(中国发展门户网评)
“白以龙对热塑剪切带和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白以龙是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和实践的楷模。他专注于科研工作并坚持不懈地为力学开拓疆土;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提携后学,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力学专家;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追求真理,正直无畏,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评)
20世纪80年代,白以龙领先建立的热塑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及一系列创新结论,被国际上一些文献所引用,被称为“白模型”、“白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