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噪鹛

更新时间:2023-09-05 21:45

白冠噪鹛(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是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是中型鸟类,体长28-32厘米。常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有竹丛的树林以及林下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榕树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白冠噪鹛雌雄羽色相似。整个头、头侧、羽冠以及颏、喉和上胸白色;前额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在白色头部极为醒目;最长的冠羽后部逐渐变为灰色或棕灰色,紧靠头部白色之后有一锈红色或棕栗色领圈,沿颈侧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领圈后的上下体羽概为橄榄褐色。滇南亚种无领圈,白色头部后的后颈呈灰色或蓝灰色,背栗褐色往后渐淡,下体几全为白色,仅两胁和尾覆羽棕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微缀橄榄褐色。虹膜红褐色或棕红色,嘴黑色,脚黑灰色至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10-150克,♀108-140克;体长♂282-299毫米,♀260-299毫米;嘴峰♂23-27毫米,♀24-28毫米;翅♂125-136毫米,♀122-131毫米;尾♂125-143毫米,♀120-137毫米;跗蹠♂43-48毫米,♀41-47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和竹丛发达的茂密阔叶林较喜欢。

生活习性

喜结群,即使繁殖期间,也常见3-5只成群在一起。多在林下地上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跃和喜欢鸣叫,常边跳边叫,有时一只鸣叫,引起群中其他个体跟着高声齐鸣,叫声响亮,极为嘈杂、喧哗。多在地上落叶层中觅食。

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榕树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偶入:新加坡。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为浅杯状,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细枝、枯草茎、草叶、竹叶、根和少量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须根。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幼树上。每窝产卵通常3-5枚,偶尔有多至6枚和少至2枚的,卵纯白色、光滑无斑,为椭圆形,大小为25-30毫米×21-24毫米。

亚种分布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