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竹叶青

更新时间:2023-11-10 11:08

白唇竹叶青是有鳞目蝰科竹叶青属爬行动物,俗名小青蛇、小绿蛇、绿牙蛇、白唇蕲蛇、青竹蛇。头呈三角形,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白色纵线;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

形态特征

白唇竹叶青属于毒性蛇,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形态特征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开形成一条白色纵线;有的在白色纵线之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有的有双条白线,再加红线,亦有少数个体为全绿色,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

白唇竹叶青的外表酷似赤尾竹叶青,但本种尾部红色纹路并没有环绕整个尾部,另外本种也没有赤尾竹叶青的白色侧线。此种类与福建相近,区别在于本种鼻鳞与第一枚上唇鳞完全愈合或仅有极短的鳞沟;鼻间鳞较大,显著区别于头背其他鳞片,彼此相切或偶有隔一枚小鳞者。白唇竹叶青与别种竹叶青蛇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背部与腹部之间有一条白线,雄性比较明显,这条白线一直延伸到其嘴巴的下侧,使之看起来唇部是白色。

白唇竹叶青的上唇鳞10—13枚,眶上鳞间有10—13枚小鳞。背鳞21—21—15行或19—19—17行,起棱;腹鳞147—168枚,雄性147—162枚,雌性150—167枚;肛鳞1枚,尾下鳞41—73对,雄性55—73对,雌性41—66对。

栖息环境

白唇竹叶青一般栖息于有草或矮灌木丛的平原,丘陵低海拔900—1,000m地区,山间盆地的杂草或藻木丛中,住宅附近。

生活习性

白唇竹叶青捕食鼠类蜥蜴、蛙、蝌蚪类。日夜都活动,夜间活跃。有攻击习性,受惊时体前部抬起,颈扩展,发“呼呼”声。其中小型哺乳动物占70%,蛙类占23%。食物贫乏的时候会食用同类幼体。白唇竹叶青有冬眠习性。冬眠期由大雪至惊蛰,5月份出洞。

白唇竹叶青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竹叶青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

白唇竹叶青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食食物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竹叶青蛇的消化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竹叶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能溶解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竹叶青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分布于福建(福州周边的几个县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中国之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中部和夏威夷岛等地方。

种群现状

白唇竹叶青的物种数量较多,但是在苏门答腊岛较为罕见。在缅甸物种数量最多。

白唇竹叶青的物种数量趋势较稳定。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低危(LC)

生长繁殖

白唇竹叶青是卵胎生,7—8月产仔,每产7—8条,最高可产14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亚种分化

毒液毒性

白唇竹叶青以血循毒为主,毒性一般,极少会发生致命事件,其每次的排毒量为28mg左右。但是,如果在被咬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则会发生危险,能引起伤口剧痛,水肿,渐至皮下出现紫斑,最后导致心脏衰竭死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