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石䳭

更新时间:2024-09-10 10:03

白喉石䳭(学名:Saxicola insignis)是鹟科、石䳭属小型鸟类,体长14-15厘米。雄鸟上体黑色具大型白色翅斑,尾上覆羽白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锈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翅具两道宽阔的棕褐色横斑,下体锈棕色,喉和胸较暗。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形态特征

雄鸟冬羽额、头顶、枕、眼先、耳羽、头侧概为黑色具细窄的褐色羽缘。后颈、背、肩为黑色具较宽的褐色羽缘。两翅黑色,大覆羽白色,飞羽黑色,飞羽基部白色与大覆羽白色共同形成翅上大型白色翅斑,内侧次级飞羽具棕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具窄的棕色端斑。下体颏、喉白色微沾棕褐色,其余下体锈色,上胸色较深,并常缀有少许黑色斑点,腹部稍淡,尾下覆羽棕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基部黑色。夏羽和冬羽基本相似,但上体全黑色无褐色羽缘,腰淡灰色,尾黑色,两翅亦为黑色,翅上小覆羽和内侧中覆羽及大覆羽以及次级飞羽基部白色。下体颏、喉纯白色无棕褐色沾染,上胸黑色斑点亦消失,喉部白色沿上胸两侧向颈侧延伸,形成一个不完整的颈环。

雌鸟整个上体包括两翅在内概为灰褐色具淡棕色羽缘,尾上覆羽暗锈色或棕色,尾褐色具淡色羽缘,大覆羽和中覆羽具棕褐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宽阔的棕褐色翅斑,前额和一条细的眉纹淡棕色或茶黄色。下体淡锈棕色或淡赭色,颏、喉白色,胸部羽色较暗,通常为褐色有时还缀有淡色斑点。

幼鸟和雌鸟羽色相似但具淡色羽缘,头顶和翕具淡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黑喉石䳭(Saxicola torquatus)体型较小,颏、喉黑色而不为白色,区别亦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栖息环境

白喉石䳭是一种高原灌丛草地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高山裸岩灌丛地区,尤喜河谷或山谷附近多岩石的灌丛草地。

生活习性

行为: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多栖于岩石或灌木上。性孤僻。具石䳭的典型特性,但多在地面取食。停栖于矮树丛的顶部,跃起捕食昆虫。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叫声:叫声单调、清脆。告警时发出金属般的“tek-tek”声。

分布范围

存在(繁殖地):蒙古、俄罗斯(中亚俄罗斯)。

存在(非繁殖地):印度、尼泊尔。

存在(通道):不丹、中国(内蒙古西南部阿拉善、青海扎陵湖和南部扎多等地)。

存在(居住地):哈萨克斯坦。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常成对或小群在一起繁殖。繁殖期间雄鸟站在灌木顶端或高的石头上呜叫,偶尔也飞人空中鸣唱。营巢于岩石缝隙中,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和细草茎叶构成,内垫有兽毛。每窝产卵通常5枚。卵蓝绿色、被有赭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0.8-21.0毫米×15.9-16.0毫米(Dement’ev and Gladkov 1954)。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已被鸟类生态国际(Bird Life International)列为《全球濒危鸟类名录》受到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450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白喉石䳭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保存的标本也很少,在世界范围内种群数量亦很少。根据国际鸟类联合会2001年的记录和调查评估,估计成年个体数量为2500-9999只。这相当于3750-14999只。越冬种群经常出现在几个保护区,包括印度的卡齐兰加、科贝特和玛纳斯国家公园,以及尼泊尔的蓝毗尼鹤保护区、奇特万国家公园和苏卡拉潘塔野生动物保护区,尼泊尔的保护区可能是种群密度最高的地方。

濒危原因

主要威胁似乎是由于排水、改种农业(尽管它似乎部分适应了甘蔗)、过度放牧、为生产茅草而收割牧草以及在保护区内不适当的草地管理,使越冬地的草地迅速大量丧失和和改变。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生的严重洪灾,加上流域森林的破坏,进一步破坏了其适宜的栖息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