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01:24
白城燕麦,吉林省白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燕麦为禾本科植物,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白城燕麦具有早熟、优质、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能自播繁衍。
白城燕麦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其蛋白质含量>16.5%,而国内其他地区所产的燕麦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3.6%—16.7%;白城燕麦脂肪含量为5.0%左右(一般食用型燕麦脂肪含量在5%左右为宜),而国内其他地区所产燕麦脂肪含量为5.5%—7.6%。特别是白城燕麦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达5.26%—5.64%,而国内其他地区所产燕麦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仅达5%。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热量低,升糖指数低,降脂降糖,是优质补品,从燕麦中提取的功能因子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中。
综合分析,燕麦中含有以下功能保健成分:
β—葡聚糖
燕麦中特有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平稳血糖的功效。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1000多份研究报告,详细论述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的天然多糖“β—葡聚糖”在调节人体血脂、血糖、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提高肌体免疫力、降低心血管发病率等方面有保健功能。燕麦亚糊粉层细胞壁构成材料中的“β—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谷类食物。因此,燕麦是公认的降低血脂的功效型食品。
皂苷
燕麦中含有其他谷类作物中所缺少的“皂苷”。经科学证实,“皂苷”在针对降低人体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效。
膳食纤维
燕麦中多孔的可溶性纤维能降低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汁酸的排泄,减轻心脏病及各种血管疾病的危险;燕麦中所含的复合碳水化合物与“β—葡聚糖”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平缓饭后血糖上升,具有防治糖尿病的功效;燕麦膳食纤维中的水溶性纤膳食维,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及肠道蠕动,润肠通便将人肌体内积存的毒素、废物等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改善便秘,减少疾病。
多种酶类
燕麦中的多种酶类具有很强的活力。这些酶可以抑制人体老年斑形成,延缓人体细胞衰老,同时有减肥功效,保持苗条身材。
脂肪
燕麦所含脂肪是由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构成,单是亚麻油酸就占了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燕麦,自古享有“食疗兼备”的美誉。中国古籍中记载:燕麦性平,味甘,归肝、脾、胃经,能益脾、养心、敛汗、润肠、通便。汉代古书中记载:燕麦可用于产妇催乳及婴儿营养不良、老年人年老体弱等病症。据考古学家考察:古代埃及后妃们用燕麦来洗浴,能常葆青春。
现代医学界也对燕麦的医药功能进行了广泛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经常食用燕麦,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有明显疗效。
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医院等18家医疗单位5轮动物试验和3轮997例临床观察研究证明,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即服用裸燕麦片3个月(日服100克),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和肝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有效率达87.2%,其疗效与药物冠心平无显著差异,且无副作用。对于因肝、肾病变,以及糖尿病和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片,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和肥胖病,是谷类中较好的全价营养食品。
白城燕麦品种
白城燕麦大粒型品种千粒重为23.7—30克;小粒型品种千粒重为14.2克左右,是适合燕麦米加工的理想新品种。白城燕麦具有早熟和优质特点,生育期76—83天。品质优良,籽粒蛋白质含量16.58—18.96%。脂肪含量为5.31—6.0%,一般食用型品种脂肪含量在5%左右为宜。
国内燕麦品种
国内同类型燕麦品种千粒重为22.3—24.8克。生育期相对较晚,为88—90天。蛋白质含量为13.6—16.7%,脂肪含量为5.5—7.6%。国内其他地区还没有千粒重为15克左右,适合燕麦米加工的小粒型新品种。
白燕1号
春性,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株高103.2厘米,茎秆较强,穗长13.4厘米,侧散穗,小穗串铃形,颖壳白色,主穗小穗数27.2个,主穗粒数73.6个,主穗粒重1.4克。籽粒短椭圆形,浅黄色,属于小粒型品种,千粒重14.2克,容重704.2克/升。子粒蛋白质含量为18.17%,脂肪含量为5.31%;灌浆期全株蛋白质含量11.39%,粗纤维含量26.42%;收获后干秸杆蛋白质含量4.67%,粗纤维含量34.88%。出苗至成熟83天左右。
白燕2号
春性,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株高99.5厘米,穗长19.0厘米,侧散穗,小穗串铃形,颖壳黄色,主穗小穗数10.5个,主穗粒数39.3个,主穗粒重1.11克,活秆成熟。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形,浅黄色,表面光洁,千粒重30.0克,容重706.0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6.58%,脂肪含量为5.61%;灌浆期全株蛋白质含量12.11%,粗纤维含量27.40%;收获后干秸杆蛋白质含量5.12%,粗纤维含量34.95%。出苗至成熟81天左右。
白燕3号
春性,幼苗直立,深绿色,株高80.6厘米,茎秆较强,穗长15.0厘米,侧散穗,小穗串铃形,颖壳白色,主穗小穗数25.8个,主穗粒数67.5个,主穗粒重1.21克。籽粒椭圆形,浅黄色,表面光洁,千粒重23.7克,容重688.0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8.17%,脂肪含量为5.40%;灌浆期全株蛋白质含量11.47%,粗纤维含量25.47%;收获后干秸杆蛋白质含量4.18%,粗纤维含量35.56%。出苗至成熟76天左右。
白燕4号
春性,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株高107.0厘米,穗长19.8厘米,侧散穗,小穗串铃形,颖壳白色,主穗小穗数22.3个,粒数40.5个,主穗粒重1.05克。籽粒纺锤形,浅黄色,表面光洁无绒毛,外观性状极佳,千粒重27.5克,容重684.2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8.34%,脂肪含量为5.52%;灌浆期全株蛋白质含量11.82%,粗纤维含量27.40%;收获后干秸杆蛋白质含量4.21%,粗纤维含量36.14%。出苗至成熟83天左右。
白燕5号
春性,幼苗直立,深绿色,株高78.3厘米,茎秆较强,穗长16.8厘米,侧散穗,小穗纺锤形,颖壳白色,主穗小穗数11.8个,主穗粒数60.8个,主穗粒重1.42克。籽粒纺锤形,浅黄色,表面光洁,无绒毛,千粒重25.4克,容重656.0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18.96%,脂肪含量6.00%;灌浆期植株蛋白质含量11.87%,粗纤维含量23.66%;收获后干秸秆蛋白质含量4.50%,粗纤维含量32.71%。出苗至成熟81天左右。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交界处。东西宽211千米,南北长230千米,总面积25767平方千米。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部为略高的低山、丘陵,向东南次第减缓为慢岗、沙垅,中部、东部是较低洼的平原。海拔130—660米。辖洮北区、洮南市、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5个县(市、区);是松辽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交汇处,全市有耕地74万公顷,草原面积为59万公顷。自然条件适合燕麦生长。
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土壤肥力中等,主要土壤为风沙土、淡黑钙土、砾石底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8%—3.42%,全氮含量0.12%—0.22%,全磷含量0.07%—0.20%,全钾含量1.4%—2.5%,土壤pH值7.0—8.8。这些土壤条件对燕麦生长有利。
白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多大风,风向多为西南,平均风速4—5米/秒,最高时达24米/秒,大于8级风日数平均35.4天,大风多集中在4—5月份,此时正是农田裸露的季节。夏季温热雨量集中;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为5.2℃,无霜期为130—160天。全市降水量在390毫米—41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884.9小时。能满足燕麦生长需要,尤其是燕麦收获后,还可以复种一茬优质燕麦饲草;另外,在当地还可以成功实现一年两季双熟燕麦生产,这在北纬45度左右地区是一个成功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白城市每年清明节前后(3月下旬至4月5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冷暖交替无常,其他作物无法播种,由于燕麦是一种耐低温、耐寒的作物,完全可以适应这样的环境。白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884.9小时,光照充足,为燕麦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提供了富足的能量基础。特别是白城四季昼夜温差明显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而昼夜温差明显的气候条件是燕麦淀粉、可溶性纤维素积累以及糖类碳水化合物向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转化的最有利条件。此外,燕麦中蛋白质的积累与风旱的自然条件有直接的关系,拔节期和腊熟期土壤水分不足,将非常有助于燕麦子实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白城市属半干旱生态区,在不灌溉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在15%以下,如果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施用氮肥,控制土壤水分,在不造成减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高燕麦子实中蛋白质的含量。这也是白城燕麦的千粒重、蛋白质等项指标优于其他地区燕麦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白城市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较高,而且没有污染,为燕麦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所以,白城燕麦在当地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
白城市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由于农业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使这一地区的燕麦等特色作物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当地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针对白城市土壤风化、沙化、碱化、退化的实际情况,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燕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选育出了7个适于白城市种植的燕麦新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在白城的特殊生态环境下表现出耐旱、耐瘠、稳产、高产、优质等的优良特性。用白城燕麦新品种生产的加工原料,品质优良,加工性能良好,特别是小粒型燕麦新品种,生产的燕麦米适口性非常好,可以与大米同时蒸煮,同步煮熟,方便快捷,市场潜力巨大。另外,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白城燕麦还可采用双季栽培、麦后复种,达到粮食增产目的和解决饲草饲料不足等问题。白城燕麦已经成为当地农区牧业(以农促牧)、牧区农业(以牧养农),实现农牧互促、协调发展的有效作物。
中国是裸燕麦的原产地之一,古书中对燕麦早有记载。在《尔雅·释草》中名为“蘥”(读yu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称“簛”(读si),《唐本草》中谓之“雀麦”。《本草纲目》说:“燕麦多为野生,因燕雀所食,故名”。此外,《救荒本草》和《农政全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述。唐代刘梦得有“菟葵燕麦,动摇春风”之句,说明燕麦在中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且各地皆有分布,特别是东北、华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一带牧区或半牧区栽培较多。东北地区、华北的长城内外和陕南秦巴山区高寒地带,由于气候凉爽,自古就广泛种植燕麦。
在中国古代,对燕麦的利用历史也较早。而且不仅作为牲畜饲用的饲草,而是作为可食用的食品和作为一种药物,《陕西通志》即有燕麦“炒食佳”的记述,燕麦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用价值也很高。对诸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性疾病及糖尿病、脂肪肝等症,食用燕麦食品均有预防和辅助疗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燕麦性味甘,平,无毒,有润肠、通便作用,治难产等症”。汉古籍中记载燕麦可用于产妇催乳、治疗婴儿营养不良和老人体衰等症。中医认为,燕麦味甘性平,能治虚汗。
《唐·松漠都督府杂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余骑望雀麦而驰,数呵而不反,似久不饲也”。唐朝的松漠都督府就是今白城市所辖的洮南市。可见,白城很早以前就有燕麦存在。
吉林西部白城地区浩瀚无比,许多游牧民族在这里发展壮大,成为一方霸主。满清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政权,防止异族强大,将居住在此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逐离出去,并封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旗札萨克郡王领地。当时这里人迹稀少,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护。燕麦作为本地的优质草种,在这里也得到了繁衍生息,以有多个野燕麦原生种保存下来,成为宝贵的种质资源。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札萨克自招外旗蒙户,放荒洮儿河夹心荒地4.2万多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北蒙地全面开禁,清政府设局丈放,盛京将军曾祺督办科尔沁右翼三旗荒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与札萨克郡王达成协议,蒙荒局迁到此地。随着清末屯兵戍边的政策的实施,在白城市的地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人口日益增加,农牧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燕麦也由自然繁殖开始向规模化人工种植过渡。据《靖安.乡土志》记载:“拓民垦荒,多植黍谷。亦有新垦者,植雀麦,麦实杵面可食,秸饲畜。”可见,百年前的白城农民就对燕麦的生长特性有了许多的了解,并进行有规模的种植与利用。
因白城土地肥沃,垦荒的人口大量涌入,越来越多,逐步造成了对土地的过度垦荒、超载放牧和掠夺性经营,土壤风化、沙化、碱化、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到20世纪中叶,已不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然而,燕麦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其在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能够保存、延续并发展壮大,形成了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作物,是重要的粮、经、饲、药多用作物,成为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及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亮点。
1998年以来,白城市和加拿大开展中加燕麦合作研究项目,培育出19个燕麦新品种,在燕麦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集成、燕麦产品研发、生物修复改良盐碱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白燕1号至白燕10号燕麦系列品种能大量吸收土地中的盐分,燕麦生长的地方,其周围的杂草也长得非常好,对改善白城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具有了很强的抗性(抗旱、抗风沙),而且产量更高,裸燕麦产量达到每公顷1500公斤,干草产量每公顷10吨以上。以全国燕麦荞麦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为带头人的燕麦科技创新团队,为白城燕麦产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持续有力的科技支撑。
自2001年起,吉林省、白城市农发办开始加大对白城燕麦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先后在白城市青山镇、洮儿河镇的退化草原上建立了燕麦良种繁育与示范基地。2006年11月白城燕麦通过了国家审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中国第一个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燕麦产品。
2016年,立足丰硕的燕麦科技研究成果和近20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优势,白城市谋划了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项目,全力打造“东方燕麦之都”。
2008年,白城种植燕麦已扩展到7000多公顷,种植面积已延伸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2010年,白城燕麦播种面积扩大到1.3万公顷。
2017年,白城市燕麦种植面积20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盐碱地、退化草原种植面积占90%,耕地占10%。全市共生产燕麦草10万吨、燕麦籽粒2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四年,白城燕麦作为地方特色产品,进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入人民大会堂。
2006年10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白城燕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白城燕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白城燕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白政发[2006]1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大安市、洮南市、镇赉县和通榆县等5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白燕号系列品种。
(二)立地条件
选择具备水浇条件,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要求地势平整,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三)栽培技术管理
1.整地:可秋翻整地,也可春翻整地。耕翻深度18至20厘米,翻后耙细、拖平。
2.施肥:
农家肥:结合秋翻或春翻整地,施入优质农家肥15至22.5平方米/公顷作为底肥。
种肥:结合播种,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各15%)300千克/公顷。
3.播前灌水:在秋翻或春翻整地的基础上,打畦、筑埂,进行畦田灌水。
4.种子选择: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
5.播种:
(1)播前整地:播前灌水5至10天后,拖平畦埂,为播种做好准备。
(2)播种期:3月20日至4月5日。
(3)播种方式:机械播种行距为15至20厘米;刹瓣播种行距要求20厘米。
(4)播种量:按公式进行计算。
(5)播种深度:播后有喷灌条件的地块,播种深度为3厘米。播后做畦的地块,采用深种浅出的保苗措施,播种深度为5厘米。
(6)播后镇压: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
6.田间管理:严格执行“三灌水、一追肥”的田间管理措施。三灌水:在燕麦三叶期、五至六叶期(时间约在三叶期后15天左右)和开花期进行灌水。后期灌水可根据降雨情况,酌情增减灌水次数,防止土壤水分过大,造成燕麦倒伏。一追肥:结合三叶期灌水,追施尿素75至100千克/公顷。
7.收获:
(1)收获时期:腊熟期适时收获。
(2)晾晒:脱粒后及时进行晾晒、清选,含水量降到12.5%以下,安全入库。
(四)生产技术管理
在加工过程中,不改变白城燕麦的外观特征和内在成分。
加工工艺:原料→清选→去石→研磨→精选→定量→包装→成品。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和蒸煮品质:
白城燕麦籽粒饱满,腹沟较浅,种皮浅黄色,硬度适中,粒形为长卵圆形或卵圆形。蒸煮易熟化,不回生。
2.理化指标:
水分≤12.5%,蛋白质≥16.5%,β—葡聚糖(β—Glucan)≥5.0%,脂肪≥5%。
白城燕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吉林省白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