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7 12:54
白头鹀(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体重20-43克,体长170-185毫米。属小型鸣禽,体羽似麻雀。具独特的头部图纹和小型羽冠。雄鸟具白色的顶冠纹和紧贴其两侧的黑色侧冠纹,耳羽中间白而环边缘黑色,头余部及喉栗色而与白色的胸带成对比。雌鸟色淡而不显眼,甚似黄鹀的雌鸟。区别在嘴具双色,体色较淡且略沾粉色而非黄色,髭下纹较白。虹膜暗褐;嘴角褐色,下嘴较淡;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色。
白头鹀雄鸟头顶中央至枕白色,前额和头顶两侧黑色或黑栗色,有时前额混杂有棕色或白色,眼先、眼周和眉纹栗色或栗红色,从嘴基经眼下到耳覆羽白色形成一块明显的白色斑。背、肩褐红色或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有的还具黄褐色羽缘,后颈沾灰色,常呈褐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棕色,羽缘沙皮黄色或黄白色。尾羽黑色,中央一对较浅淡具黄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具楔状白斑。翅上小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棕红色或栗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具棕色或红褐色羽缘。颏、喉和颈侧栗红色或栗色,胸、两胁有的标本到上腹淡栗红色或赭色,胸部羽毛具窄的白色羽缘具暗色条纹和斑点,胸和喉之间有一半月形白斑,颈侧亦有一白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具棕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新换的秋羽头部白色几乎全被橄榄灰色或黄褐色羽缘所掩盖,上体亦具宽的橄榄灰色羽缘,遮盖住了背部的黑色纵纹,因而使头侧和背均显得较淡、较灰,腰和尾上覆羽具淡赭色羽缘。下体亦具宽的淡色羽缘,使下体显得较浅淡。
雌鸟头顶和枕淡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头部白色被遮盖和较少发展。眼先和眉纹土红褐色,耳羽黑色,背、肩淡红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皮黄白色,喉、颧纹、喉侧和胸土红色或栗色、具褐色斑点,胸具细的红褐色纵纹,羽缘白色。
雄鸟和雌鸟相似,但头部无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下嘴较,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色。
青海亚种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雄性幼鸟:头顶条纹浓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样具浓密的暗褐色条纹;余部羽毛和雌鸟相似。
大小量度:体重♂27.5-43克,♀20.5-32克;体长♂171-177毫米,♀170-185毫米;嘴峰♂9-11毫米,♀10-11毫米;翅♂90-95毫米,♀91-99毫米;尾♂80-95毫米,♀81-89毫米;跗蹠♂18-23毫米,♀19-2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区,在林间空地、林缘疏林、灌丛、山边稀树草坡、果园、农田地边以及溪流、水塘公园和村舍附近的树上活动。
白头鹀在中国平原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冬季,如在中国北京城郊到处都可见到;在村旁、公园、河边的白杨及柳树上,稀疏的灌木上,篱笆上都见有。繁殖期在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大兴安岭一带很普遍,数量亦很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成家族群活动于草甸灌丛中。在中国新疆见于青山山麓海拔2000米的草丛中。
青海亚种在中国为留鸟。指名亚种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山为夏候鸟,中国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在中国吉林长白山麓地区每年春季迁徙从3月末开始,4月中旬结束,大量迁徙出现在4月初。秋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迁经长白山。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成数10只的小群,多者达30余只。活动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间、地头和林缘灌丛与草丛中。在中国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据在中国山西对冬季食物的统计,植物性食物约占97.6%,动物性食物仅占2.4%。
原产地:阿富汗、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
游荡: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以色列、约旦、黎巴嫩、马耳他、黑山、荷兰、挪威、波兰、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英国。
繁殖期5-8月,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有个体开始求偶,迟至7月中旬还可听到求偶鸣叫声和见到营巢的个体,麦茬持续时间较长。营巢于地上,巢多置于靠近幼树灌木脚下往年的枯草地上凹处。巢呈杯状,以枯草茎、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垫有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3-14厘米,内径6-7厘米,深4-5厘米。隐蔽很好,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锈褐色或红褐色斑,有的为白色沾紫色或沾绿色、被有发丝状的红褐色或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纹。卵的大小为19-23.3毫米×14.2-17.3毫米。1天产1枚卵,多在每天早晨产出。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14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年,江西农业大学野鸟学会在学校实验田例行观鸟活动时发现实验田的空地上出现一只奇怪的鸟。该鸟体型比麻雀稍大,下体白色,上体栗色具白色髭纹,可能为某种鹀类,经张微微教授确认该鸟为白头鹀。据了解,此次发现在江西省内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