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沙蜥

更新时间:2024-10-20 18:36

黑腹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melanurus)是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原名“白条沙蜥”。背脊前部的正中有少数弱棱;四肢除上臂、下臂及胫部内侧的鳞片外,均被棱鳞;胸鳞和前腹鳞起棱。尾长,至少超过头体长的1.5倍。背部中央自颈部至尾梢有一白色纵纹。无腋斑。

物种学史

在中国,黑腹沙蜥分布在天山以北的地区,但对于这些亚群是否应被称为乌拉尔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guttatus),在分类学上仍存在分歧(L.Shi和X.G.Guo.pers.co毫米.2018)。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黑腹沙蜥备注:“原名录中白条沙蜥(Phrynocephalus alolineatus)与其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蜥体平扁,尾基略呈圆锥形。头体长约45毫米,尾长69毫米。吻圆钝,吻鳞长方形;鼻鳞2枚,鼻孔朝向前上方,鼻间鳞2-3枚,鼻鳞与上睫鳞之间有鳞3枚。头部背面在前额部及顶眼四周的鳞片较大,枕鳞其次,眶上鳞较小,上睫鳞8-9枚,平扁而呈覆瓦状排列。上 下眼睑被粒鳞,中间4枚上睑缘鳞较为平齐,其他上、下睑缘鳞的游离缘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眼后的上颞部被棱鳞。鼓膜部凹陷,被细鳞。上唇鳞13-14枚,游离缘锯齿状;下唇鳞11-12枚,上缘整齐。颏鳞大,后缘半圆形;颏下鳞光滑或有少数棱鳞,自颏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为48-52枚。喉褶明显。

背面和腰侧的鳞平滑而略呈圆形,只在背脊前部正中的少数鳞片上有弱棱。腹鳞较大,菱形,自喉褶后第六列鳞起至前腹部的鳞片带棱。四肢健长,除上臂、下臂和小腿内侧外,全被棱鳞;前肢贴体前伸时,掌的前缘约与吻端在同一平面上,指长顺序4-3-2-5-1,爪尖长,第V指爪最长;后肢贴体前伸几达颞部或眼的后缘,第四趾外侧的栉缘极为发达,趾长顺序4-3-2-5-1。尾基平扁,往后变圆渐呈鞭状,肛孔后自第十五或第十六鳞起至尾尖均被棱鳞,尾背后部四分之三的鳞片起棱。

背部沙黄色,颈后有一对八字型深色斜纹,稍后有被白色纵纹所隔的4条黑色横斑,并于其间杂有斑点和斜形浅色短纹,尤其是背脊正中、腰侧、大腿后缘、尾基两侧、颈后到肩上,以及自眼至上唇、嘴角、前肢基部的浅纹更加明显。前肢前面具黑斑,后肢饰以深色横纹。除上唇鳞后缘有少量黑点外,腹面全为白色。无腋斑。尾的腹面白色,后部有5个黑色半环,尾梢下方黑色。

幼蜥的特征与成蜥相同,唯其尾长与头体长之比显然大于成蜥,为1.8-1.9倍。

栖息环境

栖息在戈壁荒漠草原的沙砾地上,植被稀疏而矮,主要生长着骆驼刺和篙草等。

生活习性

行动敏捷,奔跑迅速,常在骆驼刺下窜行,虽与旱地沙蜥、密点麻蜥等共居一地,然其数量远远不及后者。夏季中午隐伏于日光不能直射的遮蔽处,待下午暑气稍为消散后才外出活动。主要捕食昆虫。以鞘翅日、双曲目昆虫及其幼虫等为主要食物。夏季,中午隐伏于日光不能直晒的遮蔽处。仅下午3时左右暑气稍微消散后才外出活动捕食昆虫。8月份是幼蜥大量孵出的季节,活动也很反频繁。

分布范围

黑腹沙蜥大部分分布在中国西北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其西部延伸至Dzungharian Gate和Zaissan Depression,均位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

繁殖方式

卵生。幼蜥于8月份成批孵出,其尾长与头体长之比为1:1.8~1.9。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1997年,在调查中发现每公顷多达80个个体(N.Ananjeva pers.co毫米.2016)。该物种以每公顷70–80个个体的极高密度出现(Brushko 1995,Tuniyev和Ananjeva 2010),根据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间收集的数据,种群数量稳定。

黑腹沙蜥被评估为最不受关注的物种,因为它的分布相对较大,在一些地方很常见,而且人们认为它的种群数量没有显著下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缺乏数据(DD)。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