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子

更新时间:2024-04-09 22:41

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 Poir.)是鼠李科马甲子属灌木。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钝细锯齿或细锯齿,稀上部近全缘,上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腋生聚伞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宽卵形,花瓣匙形,花盘圆形;核果杯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果梗被棕褐色绒毛;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6米;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叶互生,纸质,宽卵少队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3-5.5(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钝细锯齿或细锯齿,稀上部近全缘,上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幼叶下面密生棕褐色细柔毛,后渐脱落仅沿脉被短柔毛或无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5-9毫米,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斜向直立的针刺,长0.4-1.7厘米。

腋生聚伞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宽卵形,长2毫米,宽1.6-1.8毫米;花瓣匙形,短于萼片,长1.5-1.6毫米,宽1毫米;雄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核果杯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厘米,长7-8毫米;果梗被棕褐色绒毛;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产生生境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西涌、七娘山、南澳、大鹏、葵涌、沙头角、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福田红树林(陈景方2136)、沙井(王国栋等6041)、内伶仃岛(徐有财2005))、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和平原,野生或栽培。性喜温暖、向阳、湿润的环境,有深根性,耐干旱,耐湿,微耐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

果实成熟时呈淡黄色至褐色,应及时采收,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句开始采收,至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结束。采收后摊开晾干,干藏马甲子果实为核果,果肉内层坚硬,不易吸水,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因此,播种前需进行预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果实装于编织袋内,置于流水中浸泡3-4天待果内充分吸水后,捞起连果实起播种;二是用碾米机将核果破碎,取出种子,用种子播种。注意用碾米机破碎果实时以不碾破种子为度。出籽率10%左右。也可将破碎的果肉连同种子和一起播种。

播种方法

常规大田育苗方法作床育苗。于2-3月播种。用果实播种每亩播100-130千克,用种子播种每亩播4-5千克。1年生苗高30-50厘米,地径0.2-0.5厘米,出苗量每亩约12万-15万株。1年生苗可出圃栽植。

栽培技术

初春在马甲子苗春芽萌动前起苗栽植,在种绿篱带的位置开挖50厘米宽、50厘米深的种植沟,适当施于有机肥,回填土后种植,种成2行,“品”字形栽植,株行距以20-25厘米为宜。栽植后3年左右即可长成高2米左右、宽80厘米左右的绿篱。

主要价值

经济

因其木材坚硬,可作农具柄;分枝密且具针刺,常栽培作绿篱;种子可榨油、制烛。

药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马甲子:“祛风止痛,解毒。治感冒发热,胃痛。”其根、枝、叶、花、果均供药用,味苦,性平,归肺、胃、肝经,有祛风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等症。

保护现状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