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玄鸥广东亚种

更新时间:2023-02-10 23:10

白玄鸥广东亚种(学名:Gygis alba candida)是白玄鸥的亚种之一。体型较大,体长250-280毫米。嘴较长,基部较粗,往尖端变细,且微向上翘,喙端具钩。鼻孔靠近嘴基处。翅较长,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尾呈叉状。跗跖较短。体羽几全白色,眼周有一窄的黑色眼围。外侧3枚初级飞羽羽轴土色。栖息于海岸、海岛和开阔的海洋中。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轻快而敏捷。繁殖期为5-9月。

外形特征

白玄鸥广东亚种嘴较长,基部较粗,往尖端变细,且微向上翘。鼻孔靠近嘴基处。翅较长,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尾呈叉状。跗跖较短。体羽几全白色,眼周有一窄的黑色眼围。外侧3枚初级飞羽羽轴土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眼后有黑色斑点,有褐色横斑。飞羽羽轴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蓝色。脚黑色或淡蓝色。

大小量度:体长250-280毫米,嘴峰35-42毫米,翅225-242毫米;尾105-111毫米,跗跖11-12毫米。

生活习性

白玄鸥活动于热带海洋和岛屿。栖息于海岸、海岛和开阔的海洋中。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轻快而敏捷。休息时多在海岸岩石或飘浮于海上。在水中捕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

繁殖方式

白玄鸥的繁殖期为5-9月。营巢于海岛或海岸悬岩岩石和树杈上。通常不筑巢。卵直接产于裸露岩石地面凹处或树杈间。每窝产卵1枚。卵的形状为阔卵圆形。颜色为灰白色,粉红灰色,皮黄色或暗黄色。有时被有稀疏的黑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6-45×28-32毫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塞舌尔,并通过印度洋的马斯克林群岛到太平洋中南部,包括哈图图岛。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