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田鸡

更新时间:2023-01-05 08:44

白眉田鸡(学名:Porzana cinerea)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小型涉禽,体长约20厘米。是一种灰褐色秧鸡。嘴短,头部斑纹明显,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头两侧至胸灰色,有橄榄褐色穿眼纹,其上方有一白色眉纹,下方也有一白色斑纹,此明显的面部花纹可与其他同域田鸡相区别。嘴粗短,跗蹠较中趾连爪长度为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并与第3枚初级飞羽几等长。第1枚初级飞羽约与第6枚或第7枚等长。

形态特征

白眉田鸡成鸟两性相似。额灰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背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腰至尾上覆羽亦为橄榄褐色但无黑色斑点。面及胸灰色,有白色眉纹及橄榄褐色穿眼纹,在穿眼纹下方也有一白色斑纹,形成的面部花纹较为醒目。颏、喉白色,腹中央亦白色,腹以下皮黄色,两胁黄褐色。幼鸟白色眉纹不明显,头是褐色而不是灰色,颈、胸和两胁是皮黄至淡褐色而不是灰色。

虹膜褐色。虹膜红色。嘴黄色,基部有红斑。腿和脚橄榄绿色。

大小量度:全长18-21厘米;展翅长27厘米;体重50克;嘴峰17-23毫米;翅长91-98毫米;尾长45-51毫米;跗蹠长36-39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于长有茂密植物的海岸和淡水或咸水湿地,如沼泽地、河流、湖泊、水塘、污水池,特别是有大量漂浮植物的湿地;也见于草地和农田,包括放牧地、水稻田、灌丛、树林、棕榈林和红树林;主要在低地生活,其栖息地可能是季节性的或暂时性的。

生活习性

在分布区内为留鸟,但在某些地区可能为部分迁徙鸟。在澳大利亚北部为雨季候鸟,推测定期沿约克角海峡的湿地迁飞。1975年11月和1976年6月之间有112只白眉田鸡在太平洋托雷斯海峡(Torres Strait)的布比岛屿(Booby Island)撞上了灯塔。

全天活动,在清晨、傍晚和阴天更为活跃,善于游泳和潜水,常成对活动。杂食性,吃蚯蚓、蛞蝓、水蛭、水蜘蛛、昆虫、蝌蚪和小鱼,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在泥地和水边觅食,常在漂浮植物上行走,以急行急止的方式捕捉猎物,也捕捉飞行的昆虫。常在游泳时从水面探寻食物,也会漂在水面上静静地将颈伸直平行于水面,用喙突然啄住水生昆虫。

分布范围

可能灭绝:日本。

区域性灭绝:关岛。

流浪:香港、马绍尔群岛。

现存(繁殖):柬埔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菲律宾;新加坡。

现存(栖息):澳大利亚、文莱、斐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瓦努阿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各地有所不同:加里曼丹岛是4-6月,菲律宾7-8月,10月出现雏鸟;澳大利亚1-5月,在昆士兰北部9-11月有幼鸟出现。单配制,在非繁殖季节可能仍保持配对关系,可能永久具领域性。巢建在地面的草丛上,或建于沼泽植物中,有时在水深1米的水草丛中,常将周围植物折弯用作巢的天篷,也有建在红树林的树叉上。巢松散扁平,外径约15厘米,深约3.5厘米。通常每窝产卵4枚(范围3-7枚),每天产1枚卵,卵的大小为30毫米×23毫米,两性轮流孵卵,孵化期18天。雏鸟由双亲喂养和照顾约4周,在长出飞羽后很快开始换羽。在澳大利亚每年可产1-2窝。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白眉田鸡不像大多数秧鸡那样胆小和隐蔽,对其种群数量过去认为在大部分分布区内是局部为常见种到优势种。在日本南部火山岛上的白眉田鸡,由于引进鼠和猫已从1911 年起绝迹;在关岛上的白眉田鸡由于岛上的许多淡水湿地栖地被排干和开发,已于20世纪70年代绝迹。在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局部常见,在瓦努阿图局部常见,在澳大利亚状况不定,但局部不常见。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