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5 09:16
白眉长臂猿是灵长目长臂猿科白眉长臂猿属哺乳动物,别名有长臂猿、呼猴、黑猴。体形较大。头小,面部短而扁,体毛蓬松,头顶呈扁平状,毛向后生长;前肢明显长于后肢,直立时下垂过膝,无尾。眉白色;雌雄异色,雄性为黑色,雌性为灰褐色,胸部和颈部毛色较深。因其长臂、白眉而得名。寿命一般为20—30年。
白眉长臂猿是长臂猿中体型较大的一类。头很小,面部短而扁,体长为45-65厘米,体重10-14千克,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体毛蓬松,雄兽的体色大都为暗黑褐色,但阴茎处的毛丛为白色,另外额部附近有一道明显的白纹,如同白色的眉毛,因此得名。雌雄异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具白色眼眉,头顶的毛较长而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黄色,眼眉更为浅淡,颜面宽阔而被以灰白短稀毛,面周更趋浅淡,白色。
共有二个物种。东部白眉长臂猿的成年雄性具有两条明显分开的白色眉毛,下颚上经常有白毛,阴毛为灰白色;成年雌性四肢颜色比身体其它部位颜色偏淡。西部白眉长臂猿的成年雄性白色眉毛不能截然分开,中间有白色毛发相连,下颚上白毛较少,阴毛为黑色或灰色;成年雌性四肢颜色与体色相近。
白眉长臂猿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在云南西部,多栖于海拔2000-2500米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冬季常向下作垂直迁移。
白眉长臂猿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进行,很少下地活动,严格树栖,偶尔也到地上行走,走路时,身体半直立,两臂有时弯在身子两侧,有时举过头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其行动时靠两条长臂和钩形的长手,把自己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干似的荡越前进,动作迅速准确。白眉长臂猿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白眉长臂猴为单雄单雌配偶系动物,同自己的幼仔组成一个小的群体,通常3-5只为一群,占据一块大约面积为30-40公顷的领地,并且每天早上起来都发出大声的啼叫,其叫声洪亮,数里外可听到,声音好像“呼——克,呼——克”,所以,它又被叫做呼猿,或呼洛克猿。
白眉长臂猿每年9月至翌年2月发情交配。交配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雄兽和雌兽都用前肢紧握树枝,面对面地悬挂于空中,用后肢相互搂抱腰部,下腹部紧贴,交配时臀部不断地颤抖,时间持续20秒钟左右。另一种是雄兽在后,雌兽在前的面对背蹲坐式,交配时雌兽的臀部高抬,低头或转头回望着雄兽,雄兽则在背后紧抱雌兽,臀部连续抽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3分钟。交配时雌兽发出一种低而急促的哼叫声,交配之后雄兽则表现得很兴奋。雌兽平均每3年产1胎,每胎1仔,怀孕期为7-7.5个月。初生幼仔的体毛为乳白色,6个月后变为灰黑色。7-8岁时性成熟,寿命一般为20-30年。
白眉长臂猿为东洋界缅甸—中国亚区的特有种,中国以内仅分布于云南西部怒江以西的保山、腾冲、盈江和陇川。中国以外见于缅甸、孟加拉和印度东北部阿萨姆。
白眉长臂猿曾被认为是一个物种,三个亚种。2006年IUCN灵长类专家组会议同意将白眉长臂猿划分为东部白眉长臂猿和西部白眉长臂猿两个物种。中国高黎贡山地区分布为天行长臂猿。
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白眉长臂猿在云南西部有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多数量,仅腾冲县就有数百群,总数不少于500只;80年代末,数量已大大下降,估计仅有100-150群,250-400只。
1994年,兰道英等重新复查时认为有50-100群,200余只,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20-50群,100-150只;腾冲尖高山一带30-50群,陇川4-8群,西永,苏典和户撒的长臂猿多在中缅边境两侧分布。
2009年,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约有680只。
全球:2005年,孟加拉国估计有约200-280只,印度东北部的种群总数约2600只 。全球种群处于下降趋势。
中国:南宁动物园有5只,南昌市动物园饲养白眉长臂猿4只,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饲养1只雌性白眉长臂猿,乌鲁木齐动物园、长沙生态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都有饲养。
2024年10月,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诞下一只健康的幼猿,中国人工繁育的白眉长臂猿家族又添“新成员”。
白眉长臂猿已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已有两个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省级〗)对白眉长壁猿进行保护。这两个自然保护区建于1980-1986年,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5.8万公顷。保护区内的白眉长臂猿数量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和执法教育,当地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已能比较自觉地对白眉长臂猿进行保护,偷猎现象已基本被制止。但是,白眉长臂猿仅有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生活于保护区内。特别在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缺乏保护区和国际间的合作和协调,种群数量还在下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