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洞

更新时间:2024-09-09 16:41

白石洞位于含山县城南40公里的白石山中,白石山东接太湖山,西接东关镇。洞口为弧形,如新月偃卧。进洞躬行数十步,便豁然开朗,三四人可以并行,前行10余步,可见石壁上“曲径通幽”4个大字。笔力遒劲,墨色润泽。过此至第一洞天,可容纳百人以上。

石洞状况

洞厅飞石凌虚,千奇百怪,洞顶滴水,溅玉跳珠。往前行约百米,左有高3米多的石楼。楼口右边上方有一“棋盘”自石壁飞出,“残局”尚存。楼上石壁有石龙两条,鳞片玉甲,依稀可见。下楼往前行,便见众多钟乳、石笋,如玉树琼林。明张其绪游白石洞天记:“……历重门数十,乃登石楼,楼高丈余,上有石柱二,色白如玉,晶莹若鉴,一立一卧,大十五、六围,长二丈许,柱端有五代时泰崇正游此,墨书字,大如拳。楼之三面皆石壁,文彩陆离,夺人心目。其一临水,水声澎湃,无异江河,势不可渡。”

由楼往前,即闻流水哗然,陡壁下流水湍急。上有“天河在此,游人止步”8个大字;右边石壁有很多古代游人题词,虽年代久远,但仍如近作。据说,过此往前还有第二道天河,水深河宽,难以涉渡,未闻有问津者。往回走,进入右边一洞,不数十步,便是“别有洞天”。洞前石如白玉,参差错落,状若梯田。由此匍匐行数步进入第二洞厅,钟乳倒悬,石梁凌空。迎面还有高约6米,宽约1米平整的白色石板两块,酷似屏门格扇,直立于石台之上,俨然人工宫殿,宫殿上又一石洞,高大宽敞,攀援可上。从洞口算起,这可以说是第三层石楼,整个白石洞是洞中有洞,楼上有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未被发现者还不知几许。白石洞诸多大自然雕凿的艺术珍品,赋于游者无尽的乐趣。

二十一洞天

白石洞被列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一洞天,号琼秀长真之天。相传商朝彭祖在此修炼成道。唐以来,名流多游于此,唐代有,曹唐;宋代有,白玉蟾,文婉(女);元代有,周叔权;明代有,胡松、刘藩、戴本孝、张其绪;清代多人。洞中题诗词颇多,唐代有,曹唐作《小游仙》诗“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架隔溪烟,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值几钱。”明代,戴本孝作《白石洞天歌》:“历阳有山名白石,相传是石彭铿宅,号为橘秀长真天,天外长有游仙迹,大历道士商栖隐,绝粒其中叽桔华。”

“白石洞天”与太湖山风景区连成一体,一佛一道,人工天然,佛道互补,相映成趣。深秋,天高云淡、叶蝶飞舞。而阳光暖暖的,天空中,云絮悠悠的飘逸着属于她自己的梦,秋的诗意渐浓了起来。

无缘去北京香山赏枫,只好就近拾红,于是有了金秋十月与山东博山白石洞风景区的相约。

景色

综述

白石洞风景区位于山东博山西郊,石质以石灰岩分布为主,《山东古迹名胜大观》记载:洞在县城西北数十里,明崇祯间进士赵进美曾易名“过雨岩”。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9米,其地形峻秀幽深,迤峦突翠,脊托红枫,崖挂松翠,峰屹壑立,山泉长流。各种古清风格的祠殿台阁“因地之势,度土之宜”傍崖而立,寺庙终年香火不断,仙意融融。村民依岩布屋,飞禽鸟雀共舞,是典型的“山从屋上风烟合,水抱村流涧相闻”田园好去处。

山峪

站在山脚下,瞭望整个山峪,诸多植物依然葱绿如春,万绿丛中一簇簇火团燃烧在青山黛色中,那是白石洞秋季风景之最——红叶满山舞的丰姿。“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道出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红叶的挚爱和向往,也道出了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各种紫红、暗红、深红;桃叶状、圆扇状、榆叶状等深浅不一各具形状的枫叶,如火如荼的燃烧在山峪两侧,“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老毛的诗句在耳旁响起,霎时一股激情让双脚向深谷走去。

山口

迈进山口,悠见曲径天上垂,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蜿蜒的向山的尽头伸去。在与蓝天相接的树海中,奇树古木,老干虬枝,悬根露爪,鳞甲遍生。苍劲的树干,高耸人云,阵阵松涛,使人心旷神怡。拾阶而上,曲径两侧树枝参差有秩的牵手相拥着,形成了极其自然的绿色回廊。谷底自然植被交错遮日,虽值秋末,地上有了些许落叶,但进入眼帘的仍然是绿意流淌的世界。那些结着红果的野生植物,舞着长袖的藤枝灌木,绿意正浓的山韭菜散发出醉人的清香;三百岁龄的古树:五角枫、黄栌、雀檀、毛楝、鹅耳枥、君迁子、毛梾、苦楝、松柏、山槐、榆树、黄连木、流苏树等四百余种林木及各种草本植物各显姿态,或清风摇影,婀娜若少女;或挺拔俊秀,伟岸如丈夫;或干曲枝虬,沧桑似仙叟。更有一株高三十余米,树干周长三点七米,树龄达六百多岁、被科学家定为“活化石”的银杏树在秋末这个接近萧索的季节里依然兀自傲立,苍劲挺拔地伸展着枝叶,那铺天盖地的叶子泛着金光,密密匝匝的分布在天空中的枝头上。风掠过,哗哗的唱着欢快的歌,似图腾的龙漫天飞舞着,我惊叹这如梦如幻如诗如醉的金满枝头,震撼这若龙若舞的娇人丰姿,便由此平添了对白石洞风景独有的敬意。

吉祥钟

银杏树旁,设有一口“国泰民安、开元盛世”的吉祥钟。游人说寒山寺消费拾元,可撞钟三下,而白石洞的钟可随意撞击。于是我拉动木锤,连连向铜钟撞去,一求国富民安,二祈亲人平康,三祝娇女考研顺利。随着木锤的撞击,刹那,阵阵低沉而有力的钟鸣声震荡在山谷,回响在林中。声声拂去尘世的烦犹,余音久久缭绕在心头。

山中游人不是很多,偶有游人同行或相向而过,一笑之间,便只闻其声,不见了人影。比起那喧闹嘈杂、游客摩肩接踵的名山大川,白石洞没有人为的修整粉饰,没有刻意的浓妆淡抹,它的宁静和随意就像一个纯朴的村姑,更贴近于人性的自然。此值秋末,蝉鸟踪迹全无,山林雅静闲舒,其天真自然之趣给穿行在山中的游人以静谧,荣辱皆忘,陶醉不知归时路的感觉。

长寿洞

当我如痴如醉的行至山半时,石阶两旁分别有一株元宝枫和毛梾用它们长长的手臂向游人打着招呼,似告诉人们数丈悬崖下的“长寿洞”就在前面了。果然跃上数个石阶,终年泉水不断的从岩石中涓涓地流出的长寿水洞便展现在眼前。我不由上前饮上一口,那清纯甘冽,沁人心脾的惬意顿时盈满心怀。洞口上端便是绝壁几十米的悬崖,左刻:“满林飞瀑”中刻:“寒泉石室”的字样,据说白石洞景区内有七处较大的岩洞,最大的高五米,深七米,而小洞不计其数,尤其半山腰的石壁上满是洞口,大小不一,形成大洞套小洞,小洞连细洞,玲珑剔透,洞奇山幽。每到雨时,洞内因气压加流水遇寒变成的白色气体,缕缕升腾的奇景,更似仙境,让人眼球大开!岩之间,数珠松柏倒挂,洞上下,万木笼烟,让人不由想起宋代诗人徐玑的诗句:“石边偶看清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

寺庙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清丽婉约的白石洞虽然只是一座山峪,但寺庙隐在深山中,各路神仙欣然在此常驻。主要建筑包括:玉皇阁、团圆殿、三官殿、旨公殿、龙王祠、观音殿、山神庙、碑阁、(十六块碑文中,大清乾隆八年之:求雨碑记为最早,以后,嘉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均有重修龙神祠的碑记)道士房、山门共计三十余间,其建筑具明清寺庙的特点,风格朴素简约,所有建筑群隐现于峭崖之下、绿树之中,终年香火缭绕,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修行洞 ”的来历:神名王姑,家住博山北岭村,后修行功满,因其好打抱不平为人讨公道被玉皇大帝封为“评理奶奶” 以济世度人,福惠世间。其碑文对联读来颇有禅意: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由此可悟——善为至宝,人定当有;不善之人,神仙也难救了。

山路

拜过各路神仙,乘着游兴,继续上行。山路越来越陡峭,但却被越来越多的红叶所包围,我不时转动着快门,拍下这竞艳的青山芳姿及片片红叶,很想让这火一样的激情永远定格并燃烧在生命的进程中。终于登上白石洞峰顶时,放眼远眺,松柏、黄栌、枫叶交相辉映,物华秋实,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加之古刹庙宇,红墙碧瓦,飞檐斗拱,典雅雍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为游人们展现了一份秋意甚浓的风景画。抬头望去,天瓦蓝瓦蓝的,白云悠悠行走在空中,距离近的仿佛伸手可摘,抬头可吻。那围绕在身旁的清风温柔的拂过脸面,天高云淡,大地茫茫一派诗意让人如痴如醉,红尘中迷失的灵魂、吞噬的心刹时静谧安闲了下来;山下,城市似一幅简笔画尽收眼底,道路、车辆、村庄、炊烟、河流、还有那一抹灰色的远山峰峦都清晰的走进心里,让人感觉生活是那样的祥和美好,心情便在大自然的淳朴中愉悦舒畅开来。“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此时,把酒临风,一首《满庭芳·情留白石洞》自心而出:

满庭芳·情留白石洞

骤雨初歇,云空清湛,挽起秋意同行。

古台而上,梯路破天迎。

沟壑千年相望,风掠过, 涤荡无惊。

仙人洞,滴滴泉水,诗韵如琴鸣。

多情,林尽染,半坡红遍,人醉如枫。

看百年老树,直刺苍庭。

十丈古藤帘卷,春如梦,多少回凝。

情难却,与君携手,魂魄踏山行。

一种发自心底的惬意合着诗意便这样留在了白石洞的山颠,留给了青山近黛的红枫,留在了以后许多的凡人日子里。

下山,风起。钟声不时回荡在山谷,某些落叶旋舞着,进行着生命最后的绝唱,想起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清隽诗句,不禁为生命的轮回由衷地送上一份祝福――青黛,来年白石洞相约;红叶,来年枝头相约,来年枝头相约好吗?

攸县白石洞

白石洞又名“白蛇洞”,位于柏市镇垅下村岩下组。白石洞因洞壁全系白色石灰岩而得名。至于别名“白蛇洞”则无从考究。但在垅下村大屋组有岩洞称“青蛇洞”。该洞窄长、险峻,长约500米,宽1-5米不等,高30多米,洞顶有多处“天窗”,入口高大,中央倒悬两根钟乳石,酷似巨蛇的两颗毒牙,大有吞噬来人之势,故称“青蛇洞”。或许,“白蛇洞”正是对应“青蛇洞”之名。

白石洞分洞门、外洞、内洞三部分。洞门宽敞为古人所建,十余人可同时步入。洞门上有一副对联,是古人所撰,文曰:“白石频滴昙花雨,石洞远传贝叶声”,充满着禅意。从洞门步入是高大的外洞,岩壁上方高悬一块匾额,其文曰:“白石洞”。字体苍劲有力,是攸籍蜚声国际的佛学家陈健民先生所书。

白石洞的外洞纵深近100米,宽约50米,高约7米,右侧前后各有一个小口通往山外,阳光比较充足,恰似两个天窖,也象白蛇的两只大眼睛。外洞可容纳千余人。过去这里有个“千秋会”,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开醮祭神,香客云集,车马络绎,热闹非凡。利用这个外洞作餐厅,一筵可以开80多桌。

外洞的后面和右侧与许多不规则的小洞相通,这就是内洞了。到内洞有时须匍匐爬行才能进去,里面四通八达,深邃莫测。据说很多年前,远在20里外的泉塘山,有人在山边放鸭,走失两只,遍寻不见;过了两天,这两只鸭子竟从白石洞走了出来。

从外洞的后面钻过去,不远,便有一滩清泉,从左边岩底徐徐流入右边岩下,微波潋滟,晶莹明净,分外幽雅,若非亲临其境,实难知道暗泉这般美好。洞内的石走廊伴着岩石曲折迂回,长达50米。游人至此,莫不叹为奇观。更有岩浆流成的“观音坐莲”形象,文静端庄,慈眉善目,即便能工巧匠,也难得有此生动的杰作。

白石洞幽深景奇,古往今来,来此观光者不少。石壁上的留言,比比皆是。

白石洞口有一古寺,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1982年,佛学大师陈建民捐资,重塑一尊张老真人和其他一些佛像,供人朝拜。神龛两边挂着一幅令人注目的竹刻对联:“白日依山明朝转,石上流泉几时回。”白日依山,明早必定转来;可是石上流泉几时才能再见呢?此联充满着岁月无穷、世事转瞬即逝的感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依恋。

这幅对联是清末民初乡儒朱会心先生所作,竹刻技艺则出自朱会心的弟子朱解农先生之手。朱解农家居白石寺附近,童年从师朱会心老师。课余,师生喜在白石寺内外盘桓。一日,朱老师远眺沉吟,吟成“白日依山明朝转,石上流泉几时回”一联,嘱学生朱解农竹刻。解农遵师命,入山斫取直圆的竹子,截取一段风干后,中分两半,磨光外层,贴上特请时任江西大庾中学语文教师的柏市籍著名书法家陈德文先生代书的联语,二、三同窗从旁协助,摸索用刀,细心试刻,夜以继日,竟然一举成功。事后,钉上铁环,刷上亮漆,系上红布条,全体弟子在朱老师带领下,将凝聚师生心意的竹联送至白石寺。寺中住持闻讯,鸣炮迎接,备斋宴答谢。抗战军兴,解农先生投笔从戎,后随军开赴台湾,乃至海峡阻隔,西望乡关,泪湿沾襟。1988年,两岸解冻。次年,朱解农先生自台回乡探亲,与其弟朱大鹏一同走访白石洞,只见白石寺已残败不堪,当年亲手雕制的竹联不知去向(据传,“文革”中“破四旧”将竹联烧掉了)。先生叹息不止,暗缀小诗一首:“弱冠离家久未还,故乡恍惚万重山;今朝重游白石洞,文化没落难展颜。”解农先生决心重新雕制一幅竹联,悬挂寺殿,以寄乡思。回台湾后,他在高雄市一家竹木雕刻公司购到一幅半成品竹材,凭五十年前的经验,足不出户,一鼓作气,为该联写字雕刻。时经半月,即告完成。托回大陆探亲的友人带回故乡,张挂寺内。后来,朱先生在台闻听故乡在积极修复白石寺,感慨万千地在家书中写道 :“闻之雀跃三百,乐观其成。料将此一圣地,恢复旧时风景,吸引中外游人,当为时不远。幸甚,幸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