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30 11:15
白脸草蛉,拉丁学名:Anisochrysa sp,属于昆虫纲脉翅目,草蛉科昆虫。
成虫:雌成虫体长7.8-9.6毫米,前翅长11-13毫米,后翅长9.5-11.5毫米,翅展22-27.5毫米,雄成虫体长7.5-8.7毫米,前翅长8.7-11毫米,后翅长7.8-9.8毫米,翅展21-23毫米,体黄绿色,胸部背面有一明显纵带。前胸两侧的前端有一排红色斑点,后头顶黄绿色,额区及颊区、唇基、上唇均为乳白色,两颊和唇基各有一相连的黑色斑纹,触角基节下有一弯形红斑,与唇基红色线斑相连组成枫叶状红斑,触角略长于前翅,基节侧棕红色,余为黄褐色,下颚须黑褐色,下唇须黄褐色,上有黑毛。足黄绿色,跗节处黄色,第5跗节色稍深。腹部背面绿色,腹面乳白色。翅透明,较窄。前翅端稍圆,翅痣黄绿,前、后翅的前缘横脉列的上下端点为黑色,径中横脉阶脉均为黑色,翅脉上有黄绿色短毛,翅缘毛黄色。
卵:长椭圆形,长0.71-0.85毫米,宽0.38-0.4 1毫米,卵柄丝状,长4.685.56毫米,卵多直立。初产卵黄绿色,顶端受精孔较明显,孵化前灰色。
幼虫:体色为淡黄褐色。三龄幼虫头部黄褐色,上颚须淡褐色,颚管茶褐色,头背面有三块黑斑,正中一块如钟形,两侧似棱形。前胸有一对较大的囊状黑斑,中后胸各有一对较小的圆形黑斑,体节两侧有乳白色的毛瘤,上有白色刚毛,腹部微拱。第9、10两腹节明显瘦小,幼虫爬行时,可起支撑身体帮助行动。
蛹:黄绿色,裸蛹,长约2.6毫米,宽约2.3毫米。
茧:白色,丝质,似球形,茧上常粘有碎屑物,长2.8-3.3毫米,宽2.4-3.0毫米。
白脸草蛉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8-9代,田间终年可见各种虫态,没有越冬滞育现象。但在冬季气温较冷的情况下,幼虫及蛹的发育迟缓,成虫产卵量也明显下降。
成虫:羽化约经5分钟后,脱去无色透明的蛹皮,再经1刻钟左右的爬行,才逐渐将卷缩于身体两侧的前、后翅展开,停顿片刻便可飞翔取食。刚羽化的成虫体翅淡黄绿色。以夜间羽化为主,占93.15%,其中20-21时羽化最多,占61.65%,白天羽化仅占6.85%,羽化率为78.7%。
成虫多在黄昏开始飞动,白天未见活动。成虫喜荫蔽集群栖息,常几头至数十头在一起。冬季气温骤然下降和台风菊天,其活动力明显减低。成虫趋光性弱,电灯光可诱集个别成虫,室内饲养常见躲于暗处。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均在夜间进行,交尾时间一般5-10分钟,一次交尾可终生产受精卵。白天和晚上均可产卵,但以晚上7-10时产卵为最多。室内成虫给以人工饲料(猪肝粉10克、蜂蜜20克、啤酒酵母干粉10克,水100毫升),其一生的最高产卵量为757粒,平均726粒,产卵期最长62天,平均59.3天,日产卵1-34粒,平均4.1粒,产卵高峰出现在产卵后的第6天,约持续15天,其产卵量可占总产卵量的38.5%。雌虫产卵至后期,常有停产2-3天的现象,继而再产卵数天,接着停止产卵,约一周后死亡。雌虫寿命77-83天,平均80天;雄虫69-85天,平均78.3天。在饥饿状况下,其存活期为1-6天,平均2.5天。雌性比室内饲养占54.9%,野外占55.6%。
卵:喜产卵在枯细枝条上,也有产于鲜叶上的。卵1-20粒成行排列,一般为3-9粒,占63.6%,单粒卵仅占9%。各代卵孵化率均较高,都在95%以上。
幼虫:幼虫孵化多见于凌晨及上午,5-10时占全天孵出幼虫的80%,刚孵出的幼虫,先呆在卵壳上,头朝上,4-7小时后幼虫在卵壳上爬动,头朝下,以尾端帮助沿卵柄爬下开始找食活动。幼虫白天在树叶、枝头找食频繁,活动能力很强。经测定,在26.5℃下,未取食的一龄幼虫每小时可爬行302.2-517.5厘米。幼虫有相互残杀习性,尤其是当饲养密度太大,食料不足和放入产卵时刻不一致的卵时更甚。幼虫耐饥能力强,初孵幼虫不供食可活24-41小时。
蛹和茧:老熟幼虫停食后由肛门抽丝结茧,抽丝完毕的幼虫在茧内蜷缩不动,进入预蛹期,结茧时刻常见在15-17时,经3-8天后茧端可隐约见有一黑点,即进入蛹期。茧通常结在叶背,也有结在小枝叉和叶面的。即将羽化的茧显绿色。
取食:成虫在自然条件下可取食花粉、蜜露,不取食蚜虫、红蜘蛛及米蛾卵。幼虫取食蚜虫、介壳虫、红蜘蛛、融虱、蓟马和鳞翅目幼虫和卵。其食量随龄期增长而加大。一龄幼虫日平均取食蚜虫10.8头,二龄取食56.8头,三龄取食135.7头;一龄幼虫日平均取食红蜘蛛722.9头,二龄取食862.9头;三龄取食674.0头;一龄幼虫日取食米蛾卵55.6粒,二龄日取食87.2粒,三龄日取食492.8粒。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