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7 14:56
白金堡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临嫩江0.5公里,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流处15公里。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3处,窖穴(灰坑)40多处,陶窖1处,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房址为园角长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为4.4×8或4×4米。有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地面经过夯打,厚约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椭圆形。有柱洞,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西北侧有土台,可能用于放置生活用品。
西侧有窖穴,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粮食、果品的。灰沟(防护沟)很长,东西向呈半圆形,宽深各1米,沟壁斜直,用于防护和守卫,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遗迹之一。出土陶器1000余件,有鬲、罐、钵、壶、盆、碗、杯、网坠等。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从房址的建筑看,当地先民已过着安定生活;从蚌刀、蚌镰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农业;精致的骨鱼镖和土层中大量鱼骨的堆集,说明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陶器上动物纹(羊纹、鹿纹、骆驼纹)的出现,反映了畜牧业也有了发展。白金宝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鬲、钵、杯上层多于下层,陶盆、小铜饰只见于上层,反映出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早晚差别。被发掘出来的陶器多是泥制褐陶和夹沙褐陶,上面的文饰又多以绳纹、动物纹、集合纹为主,而且制作工艺还颇为先进。白金宝文化的住房均以半地穴式。经过研究推测,其半竖穴的空间是就原生黄土下挖而构成的。白金宝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文化遗存分别属于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下层文化遗存是一种新的文化。经碳-14测定,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00±100年。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这里的先民已进入文明时期。1981年白金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早期至西周中期,中国东北边陲的嫩江平原上生活着考古界命名为白金宝文化的古老部落。这个文化以 1974 年发掘的黑龙江首肇源县白金宝遗址为代表,重要遗址还有嫩江西岸吉林省镇赍县西岗子、大安县永合屯,嫩江东岸黑龙江省富裕县小登科等。碳 14 测定这种古老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900—前 1400 年左右,与西团山文化存在的时间大体一致。
白金宝部落的居住遗址发现极少,是一种半地穴式长方形建筑,室内面积较大,门朝东南,有向外沿伸的斜坡门道。房内地面中央有一个椭圆形或圆形的大灶坑。居住面都经过夯实与烘烤,比较坚硬。
同其他部落一样,白金宝部落的经济形态也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由于嫩江流域水源丰富,各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以骨器和蚌器为多,用较大的河蚌壳磨制的蚌刀是他们常用的工具,这种蚌刀直背弧刃,近背部有圆孔。还有少量蚌镰,器身宽大,一侧为长边凹刃,末端有两个缺口。蚌刀和蚌镰都是缚柄使用的,主要用来刈割野生植物的果实。遗址中多发现磨制精致锐利的骨鱼镖、骨矛和蚌镞、石镞。还有一些刮削器和斧、锛。从上述生产工具综合分析,这一地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仍属于新石器晚期,经济生产以渔猎、采集为主,农耕已经进入。在畜牧业中,人们主要饲养的家畜是羊狗。
白金宝文化的制陶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比夏家店上层文化和西团山文化更出色。各遗址中发现的陶器有鬲、罐、壶、碗、盆、杯等,还有较多陶支座。陶器大都是用泥条盘筑法手制的,也有的器物系捏塑而成。一些容器的内壁还保留着泥条的清晰痕迹。器物的唇、耳、底、足部都是分别制成后再安接于器身上的,很容易脱落,例如陶鬲是先把三个乳状袋足分别做好后再粘接到一起,然后另外附加泥条捏成厚唇。制陶的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细腻颜色比较纯正。
中原地区的商周文化对东北边陲的白金宝文化相互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些陶器上装饰有地方特色的几何篦点纹、仿动物的羊、鹿、骆驼、青蛙等纹饰外,还有模仿中原青铜器上的雷纹、蝉纹等。另外,筒腹高裆、乳状袋足的陶鬲在白金宝文化中发现较多,与西团山文化及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陶鬲形制相近,说明东北地区辽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诸部落互有密切的交往。
在漠北草原白金宝部落,手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平虽很落后,但在石器制作上,骨、蚌器采集和渔猎经济种类有很多。遗址和墓葬中还经常出土大量随葬骨珠、骨管、蚌珠和牙雕和玉饰,还有一些骨针、骨锥和石斧等生产工具。嫩江两岸的这个古老部落中,在丰富的随葬品中还可见到少量圆形铜扣、铜片和青铜针。这些情况表明,白金宝文化的已经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