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3:27
古文:
妙善乃观音是也,于白雀庵为尼,其父妙庄王,乃天神下凡,偶得顽疾,需以其手目为引,其女妙善舍其眼手,病愈,欲封之全手全眼菩萨,然情甚激,谬作千手千眼菩萨,故名千手千眼菩萨,又称千手观音、妙善观音。
白雀庵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女众道场]、也是冀南文化旅游中的一颗明珠。
庙内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千手千眼”菩萨),为兴林国国王妙庄严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
南北朝时,草莽皇帝妙庄严在今天邢台的南和区一带建立兴林国,妙善曾在白雀庵为尼,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本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
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三皇姑果然又生出许多只手和眼来,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又称千手观音、妙善观音。
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
白雀庵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余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是一片带状森林,沟渠如织,水明草秀,白雀成群。
由江苏镇江德真法师参学至此,感叹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于是发愿在此建一处庵院,普渡众生,以解除众生凡尘苦难,此之谓白雀庵启建之始也。
此后庵院女众僧人达五百余人,香客如流,参众如云。
后观世音菩萨以妙庄王之女化现顺德府(今邢台市)白佛店出家修行。又为父舍目疗疾,慈心至极,而道业成就,感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护持众生。
由此,“白雀庵观音菩萨女众道场”的世名由此而生。此后,历代朝廷崇敬备至,先后于元至正元年,明正德十五年,清康熙五十年,乾隆四十年,
嘉庆三年(以上碑文,现白雀庵犹存)都对此庵进行了扩建,至民国六年,白雀庵毁于战乱,仅存殿堂两间,但香火仍然有续,尼和尚觉林法师惨淡经营,维系三宝,续佛慧命。
时至1988年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白雀庵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佛教协会批准开放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众道场”,其也是河北省最早开放的佛教场所之一。
住持释能文法师收徒百余名,携其弟子应缘募化,恢复重建,先后在旧址重建了大悲庵(1988年)、地藏殿(1989年)、大雄宝殿(1998年)等。
其影响力涉及到周边多个省市,是河北省最大的二僧(女众)道场,被誉为“华北第一庵”。住持释能文法师于2002年农历三月初八圆满示寂后,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老和尚亲自主持荼毗仪式,得舍利数枚。
后白雀庵住持由其弟子释悟贵法师接任,又建起了天王殿(2001年),东西寮房,磐若殿(2002年)等殿堂。
现在白雀庵常住僧人30余名,每年举行两次大型法事活动(四月初四、九月廿五)。从2004年开始,每年还定期举办佛教文化书法笔画会。
2005年8月23日,白雀庵成功举办了“邢台市佛教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
多年来,白雀庵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县两级佛协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强制度建设和僧团建设,建立健全了寺院组织,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寺院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白雀庵非常重视僧众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经常组织寺院教职人员参加省、市佛协举办的教务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每年都会推荐年轻僧才到佛学院继续学习深造。
近年来,白雀庵在寺院建筑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维修了古建筑,扩建了殿堂,为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现任主持悟贵法师悲愿宏深,为满能文老和尚心愿,正在筹建白雀庵观音殿的重建工作。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千余人进行佛事活动,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最大的观音殿堂,预计总造价3000余万元。
该殿位于白雀庵西院,采用明代建筑风格。建成后的观音殿与四周建筑相互辉映,庄严瑰丽,将为千年古刹再添异彩。
相信在大德居士和社会贤达的热情帮助下,白雀庵观音殿堂不久将宏伟出世,使这座观音菩萨的殊胜道场得以吉祥圆满。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因他的形象时常笑嘻嘻,使人起了一种欢喜的感觉,又称他为‘皆大欢喜’。在《六波罗蜜经》里所诵到的慈氏菩萨,和《阿弥陀经》里的阿逸多菩萨,都是弥勒菩萨的别名。
相传在我国五代梁朝时,奉化地方有一位和尚,经常背着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大家信佛,大家都称他做布袋和尚。他一生功行都异乎常人,在临终时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以后各寺院以这布袋和尚的形象作为弥勒菩萨。
当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出生在南天竺(印度)婆罗门的家里,后来出家为佛弟子。他比佛先圆寂,上升兜率天内院,为补处菩萨。弥勒菩萨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他将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从兜率天降生到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事业,来化度众生。
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他示现的是将军身,保护着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因为韦驮菩萨曾发愿,要在贤劫千佛中,永恒地在每一尊佛出世时护持佛法,为众生服务。并且他也是贤劫千佛之一,将在九百九十九尊佛以后成佛,也就是说,他将是贤劫中第一千尊佛,他的称号叫“楼至佛’。韦驮菩萨手里拿着的一根宝杵,就是镇压魔军用的。
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就是四天王,是帝释天的外将,护领着四天下的众生,东方天王名叫多罗吒(又名持国),南方天王名叫毗琉璃(又名增长),西方天王名叫毗留博叉(又名广目),北方天王名叫毗沙门(又名多闻)。
四大金刚负有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护佛法僧三宝神圣的职责。虽然他们表现了怒目的相貌,但还是具有慈悲的心肠,主要是为了降伏那些危害佛法的魔鬼的。象征着佛教大雄无畏的精神。
素闻观世音菩萨久远劫来业已成佛,为普渡众生倒驾慈航,千百年来救助拔济六道众生令向佛乘,而应化三十二身、发弘誓愿,千处祈求千处应,无处不现身。
南和白雀庵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今位于河北南和县白佛村,据载当时有一小国名兴林国,该国国王的三公主妙善就出家于白雀庵,一日国王抱恙妙善公主用其双眼、双臂为其父做药引治病,妙善公主的这一善行感动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于是佛陀现身为其说法。之后妙善公主证得菩萨果位,以千手千眼身度化众生。
为弘扬正法,续佛慧命,安僧渡众,显如来渡生本怀为宗旨,为求观音道场之遗风,涌现白雀庵之原貌,现决定在白雀庵修建千手千眼观音殿。 观音殿面积13600平方米,殿内供养38米高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宝像。全殿整体造价约8000万人民币。千眼,观世间万象;千手,解众生疾苦;闻声救苦,以智慧知众生心,眼到手到,救度众生。由于工程浩大,非少数功德主所能为之,为此现祈社会广大有缘人士咸发菩提心,以一颗心,一份力,重塑菩萨圣像,集一份福德,共同护持佛教道场!
一念善举,功不唐捐!所有参与及随喜之人士,必蒙诸佛菩萨加被,消灾赐福,福慧增长,善因佳果,永世留芳!根据《大正藏》中《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记载: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传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庙内供奉“千手千眼”菩萨,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1988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将其定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道场”。三皇姑的传说早在隋朝时期,就变得人人皆知,《搜神记》二十卷,视观音为神。略记曰:“妙庄王有三女,长妙音,次妙缘,三妙善,妙善即观音大士。王令赘婿不从,逐之御花园,居之白雀寺,苦以搬运,极所不堪,旁役鬼力代之。王怒,命焚白雀寺,寺僧俱毁于焰,大士无恙如初。命暂之,刀三折;命缢以白练,忽黑风遮天,一白虎背之去。至尸多林,青衣童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桥,救诸苦难。还魂再至尸多林,遇一耆硕,指香山修行。后,庄王病急,剜目断臂救之,尔时道成。空中现千手眼,故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火连年不断,豪强割据。邢台市南和县瓦固村有位叫妙庄严的农民,率领三千人马,扫平了古南和地域,建立了兴林国。因其姓妙,俗称妙庄王。
妙庄王建都在古南和的前郭平、宋台村南瓦砾岗,为兴林国首府取名朝平。朝平城里,东西八大路,南北十二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景象。
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其母宝英,南和县郄庄村人,小名郄武燕。妙庄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音,次女妙缘,三女妙善即三皇姑。传说当年正宫娘娘梦花怀孕,于农历二月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婴,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三皇姑生性聪明伶俐,笃志行善。,她不学描龙绣凤,而在宫中秘修禅事。十六岁时,妙庄王要将她许配给宰相李龙之子李炳,她执意不从,夜逃皇宫,打扮成村姑模样辗转前行,于九月十九日来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门,妙庄王厌憎佛教,下令火烧白雀庵,烧死尼姑五百名,三皇姑百感交集,放声恸哭,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作一只斑斓猛虎驮她上山。她登上苍岩山巅,住下来潜心修炼,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转眼九年,于农历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坛,眼观万里。
妙庄王火焚白雀庵,气病了国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恶梦频繁,患了一种怪病——人面疮,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医,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计旧恶,化一“和尚”点化妙庄王,并亲献手眼治好了“人面疮”。
妙庄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来到苍岩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将其封为“全手全眼”观音,因过分激动说成了“千手千眼”。尔时,三皇姑圣像展现空中,果然显出千手千眼法相,众呼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显化。
自妙善后,源自古印度佛经的观音菩萨被彻底中国化了,并且演变成女性观音,引发了国人千年来的观音崇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为佛教六观音之一。
经学者考察,观音文化在中国兴起的缘由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原型妙善的出现。据说,在南北朝北周时期,约在公元600年至640年期间,在冀南(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一带曾建有百里为王的小国---兴林国,妙善则是其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她笃信佛教,拒招驸马,在南和白雀庵出家修行;后为医父王所患怪病,她曾献出手眼。妙善确有其人,并曾献手眼,根据白雀庵历代碑刻记载,这应该是历史事实。她圆寂后被神化,被尊为观音菩萨。从此,原来随佛教从印度进口的慈航大士,即留着小胡子的男观音菩萨的形象为中国妙善汉族仕女形象所代替(莫高窟及各名庵名寺观音造像为证),随即在全国形成观音信仰热。以至观音女菩萨从河北邢台走向全国、全世界,逐渐成为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东方博爱女神,成为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德相结合的化身。(来自:《慈航东土记》观音菩萨的传说)
重修白雀庵记
白雀庵位于南和县治东北二十余里白佛村。此庵始建周末,在晋南北朝隋唐已成佛教圣地。周朝末年东途兴林国国王妙庄严三女儿妙善步入佛门修身之地,庵堂规模之大拥有尼姑五百余名,占地二十余亩,四个大殿,东西配殿和七十二间观花楼,计房屋一百九十三间,历代多有修缮,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庵堂历遏破坏多不复存。在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于一九八六年在白雀庵旧址重建庵堂,历时五年之久,计大殿四座,僧舍十余间,配房二十余间,驻庵僧尼二十余名。一九八八年六月经河北省佛教协会研究批示,准为河北省二僧道场,至此香客之多,涉三省二十七个县市乡民,络绎虔诚朝拜。谨呈题铭于上。公元一九九一年四月四日立 立碑处
大殿上的对联是:
仰看慧目丽中天同开觉路,
普渡苍生于苦海共济慈航。
庵内有赵朴初题“大雄宝殿”四字。
庙内有两块石碑记录着两位居士的捐款:一是山西太原市和梅琴居士代功资助大雄宝殿塑佛像叁万元整,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二日。一是山西省太原市韩密枝居士为建设大雄宝殿资助壹万元整,特立碑留念,一九九八元月十五日。
2012年11月21日,河北邢台白雀庵悟贵法师升座暨白雀庵观音殿开工庆典隆重举行。
参加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邢台市政协主席石玉春,邢台市人大副主任徐兰军,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处长石彦林,邢台市政协副主席崔尽忠,邢台市民宗局局长邱世勇等。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嘉宾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占军居士,邢台市佛教协会会长果慧大和尚,山西五台山海会庵住持会清法师等。
一早,寺内宝盖熠熠,幡幢逶迤,彩旗飘扬,钟磬齐鸣。悟贵法师说法后,由诸山长老和贵宾护持,缓步走入山门,沿途信众齐念佛号,纷纷鞠躬、合掌致敬。
白雀庵修复后,历代遗存散失的有关文物,不断收集到庵。遗物中,有价值的两通碑,一是重修白雀庵前殿碑,刻于明代,青石质,高1.67米,宽0.53米,碑首为平角形。碑文为阴刻楷书,字迹基本清楚。二是创建茶棚碑,此碑青石质,碑首为平角形。高1.80米,宽0.69米,碑身中断,字迹大部清楚。另外,零散文物有碑刻20余通,龟座3方,石磨、石臼各一个。
白雀庵遗址碑(茶棚碑)
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九日立
闻之南邑东北二十里许有白佛店,店外百余步有白雀庵。庄王三女潜心修行,继而庄王一炬俱为灰烬。公主乃徙居尧山,后因献手眼救父王册封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菩萨。而白佛店因公主起于此,亦遂于此立庙貌焉。自此而远近村庄男妇老幼进香俦拜者不可胜数。然而奔走道路饥渴无以锹之,邻封南邑郝桥有善人平其心,平邑大油召村有善人郑金召,西邑有善人姚烈,同心捐己集众鸠工建茶棚一所、上供圣像。非同心善信相与有成亦不能至斯也。因立石以示不朽。 时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九日 郑全召 平其心 王金茂 姚烈 郭立朝 郝崇先 平敏学 任泽民 董延经 兴助善人。
白雀庵遗址碑(正殿碑)
大清嘉庆三年戊午春三月上淀榖旦立
碑中记载:重建白雀庵正殿碑记,余自受读以来,孔孟之书颇晓一二,至于释典,原未披吟。而观音之说感受颇深。古兴林国建都南邑朝平。庄王二女已婚,唯小女妙善志异。当只赤心修行,誓不适人一事,人则以为非女道之所宜,执意不许,而白雀庵因遭庄王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