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07
白顶玄鸥(学名:Anous stolidus)体型较大,嘴较长,基部较粗,往尖端变细,且微向上翘,喙端具钩。鼻孔靠近嘴基处。翅较长,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尾呈叉状。跗蹠较短。体羽灰色,前额白色从上嘴嘴基开始沿眼先到眼上和头顶。头顶至枕灰白色。外侧3枚初级飞羽羽轴土色。栖息于海岸、海岛和开阔的海洋中。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轻快而敏捷。繁殖期为5-6月,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35天。
白顶玄鸥前额白色从上嘴嘴基开始沿眼先到眼上和头顶。头顶至枕灰白色。眼下缘有一弧形白圈。眼先、头侧、颈、背、肩和尾上覆羽暗褐色或巧克力褐色。初级飞羽黑色,尾长,黑色,呈浅叉状。颏、喉和下体暗褐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头顶也是巧克力褐色。体羽也比较淡,呈淡褐色。虹膜褐色。嘴、脚、趾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390-410毫米。嘴峰35-42毫米,翅271-300毫米,尾152-176毫米,跗蹠24-25毫米。
白顶玄鸥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岛和海岸悬岩、岩礁和海边芦苇及岩石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上。
白顶玄鸥在中国为夏候鸟。4-5月迁来。9-10月迁走。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时两翅煽动缓慢,不断在水面掠过。也能长时间在海面上飘浮或游泳。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浮游生物。觅食主要在海面上。除捕食小型表层海洋动物外,也吃飘浮于海面的死鱼和其它死的动物残体。有时也潜入水下捕食。
白顶玄鸥的繁殖期为5-6月。常成群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海岛悬岩峭壁上或海边芦苇及岩石丛间。通常不筑巢,产卵于地上凹处,或巢内垫有少许芦苇,枯草、海草和其它杂物。每窝产卵1-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粉白色,绿色和石头色,被有稀疏的暗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0-55×35-37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35天。
分布于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汶莱、喀麦隆、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吉布提、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菲律宾、皮特凯恩、波多黎各、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舌尔、圣马丁岛(荷属)、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托克劳群岛、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美属外岛、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旅鸟:百慕大、冈比亚、加纳、利比里亚、纽埃岛、塞拉利昂、多哥。
产地不确定:美属萨摩亚、安哥拉、贝宁、柬埔寨、刚果、科特迪瓦、加蓬、莫桑比克、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萨摩亚、新加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