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6 10:50
白额山鹧鸪,是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的小型鸡类,体长约30厘米。额白色,一条长的白色眉纹直达头后并向下弯到颈的两侧。上体橄榄褐色,头顶、枕和后颈栗褐色;头和颈的两侧、颏和喉淡橙栗色。下喉有一宽阔的黑色横带,紧接着有一白色和暗栗色横带伴随其后,其余下体暗灰色,两肤有栗色斑点;腹中部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脚红色。与四川山鹧鸪相似,但区别甚明显,容易识别。
白额山鹧鸪体形似鹧鸪,雄鸟额和头顶前面两边白色。眉纹白色,宽而长,前面与前额白色相连,往后到后枕,然后向下弯到颈的两侧;其余头部、枕和后颈上部栗褐色,羽尖具细小的黑色斑点,到后颈斑点增大;后颈下部几近黑色,两侧具亮黄色和白色羽缘;头侧、颈侧、颏和喉淡橙栗色;头和颈侧具黑色斑点;耳覆羽暗栗色和黑色,具白色横斑;上体从后颈基部开始到尾橄榄褐色;下背、腰和两侧尾羽具黑色波浪形斑和尖端;内侧肩羽同背,外侧肩羽和三级飞羽栗色,具大的橄榄灰色和黑色斑点;翅覆羽褐色,具淡栗色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羽缘淡栗色。颏、喉淡橙栗色。喉下有一宽阔的黑色横带,然后是一条白色横带,白色横带下有一宽的深栗色横带;栗色横带下的胸和两胁铁灰色,两胁具暗栗色斑带,白色横带下又有一条宽的深栗色横带;栗色横带下的胸和两胁铁灰色,两胁具暗栗色斑点;腹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雌鸟后颈基部橙栗色,尾下覆羽栗色和白色,仅羽基有点黑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口裂肉色,眼周皮肤红色,脚和趾亮红色,爪粉红褐色,无距。
大小量度:体重253-320克;体长300毫米;嘴峰23毫米;翅♂146-153毫米,♀145毫米;尾♂55-58毫米,♀55毫米;跗蹠♂42-45毫米,♀4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带的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及竹林内,尤以溪边潮湿阴郁的丛林内较多。常在林下茂密的植物丛或林缘灌丛地带活动。
白额山鹧鸪晚上栖于树上。鸣声hu-u-u,为悠长而哀婉的双音调哨音。受惊后飞行疾速,但飞行距离不大,飞不多远即落入林下灌丛或草丛中。
主要以橡子、浆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推动物。秋、冬季节所食野生植物种子和果实(例如红锥 Caslanopsis hystrix,木蜡树 Toxicodendron sylvestre;乌药 Lindera stryni等)占97.37%。
分布于浙江南部的泰顺,福建西北部的顺昌、建瓯、邵武、武夷山、建阳,江西南部的安远、赣县、龙南、全南、广东北部的始兴、乳源、连平和广西东北部的融水、金秀、贺县、罗城、环江等地。
繁殖期4-5月,营巢于林下落叶层低洼处,在地面草丛中以干草编成皿状巢,满窝产卵5-7枚,卵白色和淡褐色,呈梨形。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93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白额山鹧鸪是中国东南部特有种类,分布范围窄狭,数量稀少。该物种的巢、卵被啮齿动物等天敌盗食的比例很高。此外主要是滥猎。由于它是南方各省传统的野味,在交通方便的低山区被猎杀数量可观,已成为稀有种。
2010年2月23日上午,遂昌县九龙山保护区人员在岩坪保护点附近巡山时,在山路边发现一只行动迟缓的不知名雉鸟,保护区工作人员马上将其送到保护点进行救护。经仔细检查,未发现有受伤或其他病症,估计该鸟的状况是因冻灾严重觅食困难所致。经过保护区人员的精心护理,已康复并送回大自然。
经查证,白额山鹧鸪在九龙山保护区尚属首次发现。这次发现对研究九龙山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22年11月,在温州永嘉四海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展的秋季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查中,发现了白眉山鹧鸪,这是白眉山鹧鸪首次在永嘉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