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井港

更新时间:2023-05-31 21:01

白马井港是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一个渔港。白马井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早在东汉时期已是一个渔港,解放后逐渐建设发展,1954年成立港务管理机构,1958年广东省南海水产公司搬迁此地,1989年改为海南省海洋渔业总公司。白马井渔港主航道长3000米,水深6~8米,泥砂底质,淤积量小,水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有泊位15个,能容满载2000吨级船舶进港。

港口简介

白马井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早在东汉时期已是一个渔港,解放后逐渐建设发展,1954年成立港务管理机构,1958年广东省南海水产公司搬迁此地,1989年改为海南省海洋渔业总公司。白马井渔港主航道长3000米,水深6~8米,泥砂底质,淤积量小,水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有泊位15个,能容满载2000吨级船舶进港。港内设灯桩6座,灯标1座,浮标16个,陆上信号台1处。据统计,渔港年均进港生产补给卸货的渔船达2万艘次。2009年5月8日,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白马井中心渔港,2010年11月11日动工建设,计划建设岸线长1524米。中心渔港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渔港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儋州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区位优势

白马井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湾南岸儋县白马井镇,是北门江和春江入海口的河口会潮港,西临北部湾,北与洋浦港相连。白马井港有公路连接海榆西线公路,通往海南岛各地。海上可通沿海各港口。1982年1月,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进出口货物装卸点。白马井港的经济腹地有儋县、临高、白沙、昌江等县,是海南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基地。腹地有20多个国营农场和8间中小糖厂;工业以制糖、制胶、制盐加工业等为主;农业以粮、油、甘蔗、橡胶、胡椒、香茅等作物栽培为主;主要矿产有油页岩、重晶石、石英砂等。附近白马井(包括南司)、干冲、新英、光村等渔港,盛产各种海产,年产量在万吨以上。白马井港主要进口货物有水泥、钢材、日用百货、化肥、粮食等,出口货物有糖、盐、水产品、土杂货等。

自然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23.1℃,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7.4℃,1月最低,月平均16.7℃。年最低气温3℃,年最高气温39℃。降雨:年平均降雨量1113毫米,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降雨日为100.8天。风:常风向为东北和东向,频率20%,强风向为西北向,最大风速为24米/秒;每年约平均有2次台风影响该港。雾:全年以12月至翌年4月雾日较多,出现频率约占全年雾日的89%,其中以3月最多,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大雾年平均日数为16天,年最多雾日为21天。潮汐:属全日潮型;最高潮位4.4米,最低潮位0.5米,平均高潮位为3.9米,平均低潮位0.45米,平均潮位2.4米;地质属海南穹隆构造的边缘,根据探井资料,110米深度内系第三纪湛江系地层为主,地表30米内土层为第四纪海相或陆相交替沉积的砂砾层、淤泥层和粘土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历史沿革

白马井港依白马井镇命名。相传东汉初年,伏波将军平定交趾后,率部渡海入琼在南滩港驻扎,士兵炎热饥渴,伏波将军所乘的白马用蹄刨沙,有泉水冒出解渴。以后,人们为纪念马援入琼重建珠崖功绩,则将泉水筑围成井,取名“白马井”。东汉时,白马井港已是一个天然渔港。但是,一直至解放初期未开发。

随着白马井墟的发展,1954年成立港务站,1965年建设白马井商港,改港务所,隶属海南航运局(后改为海南省海运总公司)。1958年南海水产公司从广州迁至白马井镇,在港口左侧建水产捕捞船舶码头,原归广东省直接管理,1981年交给海南行政区农委管辖,是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的国营重点捕捞综合型企业。

港口状况

1990年,白马井港有岸线120米,码头长80米,宽8米,有400吨级泊位2个,年通过能力22万吨。白马井港有仓库6座,有效面积2000平方米。堆场3座,总面积8000平方米。南海水产公司有仓库9座,面积5500平方米,冷藏仓库1栋,面积772平方米(储水量为1000吨)。儋县水产公司有干仓2间,面积950平方米,水仓500平方米,盐仓1间220平方米。港口机械设备较少。进港航道长5000米,宽360米,低潮水深5.5米,乘潮水深9.5米(乘潮持续时间6小时)。满载通航最大船舶5000—10000吨级(乘潮)。供船舶避风和装卸过驳用锚地长4000米,宽700米,水深5.8—15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有10个系船浮筒。同时可锚泊4000—10000吨级船舶68艘。1967年货物吞吐量9.99万吨,1976年为20万吨,1978年以来吞吐量均在20万—23万吨之间徘徊,1983年22.1万吨为最高吞吐量,199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0万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