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

更新时间:2024-04-09 21:56

白鹅,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类,白鹅为大型游禽,体长1200-1600毫米,翼展2180-2430毫米,全身羽毛洁白,仅头稍沾棕黄色,雌雄相同;头颈长约占体长的一半,在水面上经常伸直;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亮丽的黄斑前伸至鼻孔之下;跗跖、蹼、爪均为黑色。

形态特征

白鹅,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类,白鹅为大型游禽,体长1200-1600毫米,翼展2180-2430毫米,体重8-12千克,大小类似疣鼻天鹅,但也有明显差异;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白鹅有黄色和黑色的嘴,仅头稍沾棕黄色,雌雄相同;头颈长约占体长的一半,在水面上经常伸直;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亮丽的黄斑前伸至鼻孔之下;跗跖、蹼、爪均为黑色。

白鹅的身体肥胖而丰满,脖子的长度是鸟类中占身体长度比例最大的,甚至超过了身体的长度。腿部较短,脚上有黑色的,游泳前进时,腿和脚折迭在一起,以减少阻力;向后推水时,脚上的蹼全部张开,形成一个酷似船桨的表面,交替划水,如屡平地。它还常常用尾部的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羽毛,用来防水。白鹅的喙部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叫做赫伯小体,主要生于上、下嘴尖端的里面,仅在上嘴边缘每平方毫米就有27个,比人类手指上的还要多,它就是靠嘴缘灵敏的触觉在水中寻觅水菊、莎草等水生植物,有时也捕捉昆虫和蚯蚓等小型动物为食。幼鸟身上是灰棕色羽毛,嘴呈暗肉色。一年后它们才完全长出和成鸟的羽毛相同的白羽毛。

栖息环境

白鹅栖息于开阔地、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常在多蒲苇的大型湖泊中,食料较丰富的池塘、水库里也常见到它们的踪迹。 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生活习性

白鹅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昼夜均有活动,雏鸟孵出后一直跟随亲鸟,直到迁往越冬地。白鹅性格机警、胆怯,善游泳。白鹅为候鸟,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鸣声响亮,音似“ho-ho”或“houk”。在南方,它们常和小天鹅混群,但无论是在取食或休息时都保持着成对的现象。越冬地区,白鹅虽不是优势种,但在洞庭湖、波阳湖一带,以及长江中的沙洲上到处可见。

迁徙:9月中下旬开始离开繁殖地往越冬地迁徙,10月下旬至11月初到达越冬地。翌年2月末3月初又离开越冬地往繁殖地迁徙,3月末4月初到达繁殖地。迁徙时常成6-20多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飞。飞行高度较高,队列整齐,常成“一”字形、“人”字形和“V”字形。通常边飞边鸣,鸣声响亮而单调,有似“ho-ho-”或“hour-”的喇叭声音。迁徙多沿湖泊、河流等水域地区进行,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因此迁徙持续时间较长。

食物: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茎、种子为食,也吃少量动食物,如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以水栖昆虫、贝类、鱼类、蛙、蚯蚓、软体动物、苜蓿、谷粒和杂草等为食。

繁殖方式

白鹅是终身伴侣制,4龄时性成熟,通常在开始繁殖的前一年冬天或在春季迁徙的路上配对,对的结合较为固定,如无配偶死亡,一般可维持整个一生。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最多在2周内即开始营巢。时间多在4月末至5月初。繁殖期5~6月。白鹅寿命为8年。

营巢:在大的湖泊、水塘和小岛等水域岸边干燥地上或水边浅水处大量堆集的干芦苇上。巢极为庞大,主要由干芦苇、三棱草和苔藓构成,内放以细软的干草茎、苔藓、羽毛和雌鸟从自己胸部和腹部拔下的绒羽。巢呈圆帽状,底部直径1米左右,巢高0.6-0.8米。雌鸟独自营巢

产卵:雌鸟独自营巢,每窝卵通常4~5枚。卵为白色或微具黄灰色,大小平均为113×73mm,重330g。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有危险时,雄鸟发出高声鸣叫,雌鸟立刻用绒羽和巢边植物将卵盖住,然后飞走。雌鸟在孵卵期间通常仅在每天最暖和的时候才离巢很短时间去觅食,孵化期31天或35-40天。

育雏: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双亲觅食,如遇危险,双亲先将它们藏入草丛中,然后自己飞走,直到危险过去才又飞回来。

寿命:自然界中,天鹅能活20年,人工豢养可活50年以上。因为天鹅身体很重,所以起飞时它们要在水面或地面向前冲跑一段距离。天鹅夫妇终生厮守,对后代也十分负责。为了保卫自己的巢、卵和幼雏,敢与狐狸等动物殊死搏斗。

爱情: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在南方越冬时不论是取食或休息都成双成对(一夫一妻制)。雌天鹅在产卵时,雄天鹅在旁边守卫着,遇到敌害时,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勇敢的与对方搏斗。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

分布范围

白鹅的分布区非常广阔,而且无论是繁殖期还是越冬期,活动范围都与当年的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气候温和,它的繁殖区域可以向北方扩展,繁殖的时间也可以提前一些;而在气温较低的年份,冬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附近湖泊;春季迁经华北、新疆、内蒙古而到黑龙江、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西伯利亚等地繁殖。它的越冬区则可以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寻找没有被冰封的水域,以便获取足够的食物。

中国分布:中国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繁殖,于华中及东南沿海越冬。

世界分布: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洲的西北部;越冬于亚洲中部、欧洲、北欧、中欧、亚洲北部等地,非洲西北隅及北美洲西北的部分地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白鹅现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濒危因素

白鹅由于乱捕滥猎,毁巢拣蛋和作为医药成分和食用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地区已很难见到白鹅。

白鹅由于体形巨大,羽色洁白,曾一度是人们重要的狩猎对象。由于过度狩猎和湿地被开垦,曾使白鹅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格陵兰岛繁殖的白鹅种群,由于大肆捕猎,已经绝灭;在冰岛的繁殖种群数量也仅有5000-6000只;日本为11000只;在原苏联以前曾相当普遍,但近来也在很多地方消失了;中国的情况亦很相似,尽管过去未曾对在中国繁殖和越冬的白鹅种群数量作过专门调查,但据关贯勋等1960年11月31日14:00-15:00,仅在洞庭湖北岸就见到23群计430只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白鹅在中国的种群数量还是较丰富的。但近30多年来,种群数量明显下降。据世界水禽研究局 (IWRB)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仅见到白鹅474只。

种群现状

近来由于世界各国都注意了对白鹅的保护,在世界各地的种群数量已有明显增加。在冰岛白鹅的种群数量已达16700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有14000只;在里海和黑海有25000只,在日本亦增加到25332只 (IWRB 1990),估计全世界白鹅总的种群数量在10万只左右。中国亦很重视白鹅的保护工作,已将白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措施

目前新疆巴音布鲁克湖仍是中国最大、保护得最好的白鹅繁殖地,每年夏季多达数千只,甚至万只白鹅在这里繁殖后代。巴音布鲁克湖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天鹅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