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潭冰臼

更新时间:2024-02-19 13:14

分布于北京市延庆大庄科乡,昌(平)赤(城)公路边的白龙潭,北纬40度24分51.42秒,东经116度14分38.22秒,海拔高度477米。巨型冰臼最大口宽为20米,最深为18米,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石组成。是我国已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冰臼中,发育最特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冰臼。

规模

白龙潭巨型冰臼,分布于北京市延庆大庄科乡,昌(平)赤(城)公路边的白龙潭,北纬40度24分51.42秒,东经116度14分38.22秒,海拔高度477米。巨型冰臼经大庄科乡全部清理臼中的堆积物后的实测结果,最大口宽为20米,最深为18米,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石组成。是我国已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冰臼中,发育最特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冰臼。从网上下载的500多个国外冰臼的特征看,白龙潭巨型冰臼,也是世界十分罕见和奇特的巨型冰臼。

冰臼的形成

冰臼,是古冰川融水,沿古冰川表层裂缝,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方式形成“滚流水钻”,对下覆坚硬的花岗岩石,进行强烈冲蚀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其具口小肚大,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

发现过程

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宣传委员吴廷才告诉《北京科技报》,神秘的大水坑位于大庄科乡昌赤路与莲花山路交叉口的白龙潭桥下,四周草木丰茂,一条小溪从谷底流过,与普通山谷并无区别。在20世纪80年代,白龙潭水量丰富时,最深的地方有3米多。近些年持续干旱,只剩下1米多深的水。2010年7月,他们计划对昌赤路两侧道路景观进行美化治理,于是就想把白龙潭清理一下,四周垒上石头,打造一个水景观。可是,在清理时发现,原本只有几米深的水坑,结果越挖发现越深,后来调来大型挖掘机挖了一个多月。等整个大石坑全部裸露,人们才惊讶地发现,石潭犹如一个圆坛子,镶嵌在巨大的花岗岩中心,开口呈椭圆形、四壁光滑,徒手无法攀登。

经过清理,实测结果是,最大口宽为20米,最深为18米,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石组成。据附近村里的老人说,在他们小时候,这个坑里的水很深,大人们从不让小孩靠近,所以至今没有人看到过巨坑的真面目。

发现的意义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下形成的,是古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和历史见证!那时的延庆和北京地区,就象现代南极格陵兰冰盖一样,全为白芒芒连成一片的冰雪所覆盖。冰层厚最少在千米以上。依据冰川气候具有全球性变化特征,和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冰川发育,只有全球最大冰川发育时期才有可能到达延庆和北京地区的规律。

白龙潭巨型冰臼大约形成于距今2—3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因此,白龙潭巨型冰臼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不但对研究当地和北京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和研究现代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当前全球频频出现极端气候、环境也就不难理解和不足为奇了。同时对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和提高当地百姓的科学素质与水平,提供十分难得的机会和良好的场所与教材;不但完全证明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创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正确性和卓识远见,中国东部中低山区,不但有第四纪古冰川运动普遍存在,同时规模之大,也是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同时也为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存在的重大地学问题,从此殊途同归、偃旗息鼓,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白龙潭巨型冰臼,与全国和世界各地分布的冰臼的特征基本相同,形态上近圆形为主、垂直地面分布、和口稍小肚较大等。从我国和世界各地冰臼的大量发现,已充分证明其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在特征上具有特有性和专属性,已成为第四纪冰川地貌家族中的“DNA”,即那里有冰臼发现,就可以证实那里曾经有过第四纪古冰川运动的广泛分布。冰臼,已成为第四纪古冰川存在的十分重要和可靠的鉴别标志。因此,在白龙潭巨型冰臼分布区的周边尽快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开展全面调查,摸清地区的资源,对持续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和对巨型冰臼的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

极端天气将不足为奇

这个巨型冰臼足以证明,古时候的延庆和北京地区,就像南极和格陵兰冰盖一样,白茫茫连成一片被冰雪覆盖,冰层厚度最少在千米以上,温度大约在-15℃以下。韩同林分析说,从冰川气候全球性变化的特征,以及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冰川发育情况来看,只有全球最大冰川发育时期才有可能到达延庆和北京地区,因此白龙潭巨型冰臼大约形成于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

白龙潭冰臼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不但有利于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更对现代气候和环境的分析、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大规模的冰川消融到全球变暖,其间经历的变化幅度相当大。由此可见,当前全球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也不足为奇了。我们要有思想准备,未来还可能会面临千年不遇的极端气候。

“知道”人类肤色变化

小小的冰臼中蕴含着超强的信息,不但透露出全球气候演化的起点,还显示了生物适者生存与人类进化的原动力。从冰臼的形成,不难推断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大冰盖时期,全球变冷,冰川覆盖。那时候的地球就像一个大雪球,突如其来的寒冷迫使人类必须寻找适合的环境迁移,而辗转到不同地域的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其中肤色就是一个重要特征。

“肤色是人类自身的保护色。”韩同林指出,当时,一部分古人类从冰川覆盖的山地迁移到平原,开始了在黄土地里的生活,于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华北地区形成了“黄土发育区”,古人类为适应滚滚黄沙和狩猎条件,逐渐产生了黄色的保护肤色;在北欧,由于南临地中海,古人类退无可退之时,只有努力适应极度严寒的“白色世界”,而冰雪的强烈辐射则使古人类肤色白化“成为白色肤色人种的原生类”。

“在全球变冷之前,人类的肤色应该都是黑色。”韩同林分析,在中非,虽气温大大降低,但仍属于热带雨林发育区,昏暗的热带雨林中黑暗的环境使古人类保持了原本的黑色皮肤。由此可见,研究冰臼,对探索人类肤色的形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争议

对于这个深坑,有专家现场勘查后认为,这个巨型的深潭是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冰川时期的“冰臼”。有关专家指出,发现的这个神秘巨型石坑是二三百万年前冰川时期“冰臼”的说法“站不住脚”。

据介绍,凭借李四光先生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为许多研究者所拥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各地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报道又多起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施雅风院士在2010年第3期的《地质论评》杂志上发表专文批评了学界的“冰臼论”,并指出利用大众媒体过于夸大第四纪冰川的分布范围,将对社会舆论和旅游文化产生不良的误导作用。

对于在北京延庆一河谷内发现的一巨型壶穴,有专家提出了“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冰臼”,“二三百万年前的产物”、“千米厚的冰川曾覆盖北京”之类的说法,曾亲往实地考察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地质论评》编辑部主任章雨旭研究员指出,该壶穴位于河谷拐弯且变窄处,位于河道正中,不可能是“古代”的产物,是近现代大洪水时期在河道拐弯变窄处因漩涡冲蚀而形成,与冰川毫无关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