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30 16:58
白龙鱼服(拼音:bái lóng yú fú),是一则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说苑·正谏》。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后人由“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提炼出成语“白龙鱼服”。
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厌烦了宫中的生活,想要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平民中去逛一逛,还想和他们一同饮酒。这决定吓坏了满朝文武,若是吴王在出行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谁能担当起这个责任?大夫伍子胥也认为一国之君混迹在百姓中间很不妥当。为了打消吴王出游的念头,他为吴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天上的玉帝养了一条非常漂亮的白龙,这条白龙也是玉帝最钟爱的宠物。有一天,白龙厌烦了天庭单调的生活,就变化为鱼,下凡到一个清冷的池里游玩。它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来游去,觉得非常有趣。这时,一个名叫豫且的渔人走了过来,这个深池是他每天打鱼的地方。豫且看见池水中的这条鱼个头真不小,非常高兴,就一箭射了过去。正玩得高兴的白龙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原来豫且一箭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负痛而逃,愤怒地跑到玉帝那里告状,要求惩治豫且伤害神龙的大罪。
玉帝问白龙:“你怎么会让一个渔夫射伤了眼睛呢?当时你是以什么形象出现在渔夫面前的?”白龙回答道:“我当时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为一条鱼……”
玉帝打断白龙说道:“渔夫打鱼天经地义,而你自贬身份,化龙为鱼,才招致这无妄之灾,这不能怨恨别人,问题倒是在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变化成鱼呢?而豫且用箭射鱼又有什么罪过呢?”白龙只好自认倒霉。
伍子胥讲完了这个故事,又对吴王说:“白龙是玉帝所钟爱的宠物,而豫且只是宋国的一介草民。如果白龙不变化为鱼,豫且就不会射它。现在您是一国之尊,若不顾自己作为国君的尊贵地位,而和布衣粗服的普通百姓一起饮酒,我很担心,怕大王会遇上如同豫且射龙那样的无妄之灾呢。”
吴王觉得伍子胥说得有道理,便放弃了与百姓一同饮酒的打算。
关于上述的白龙化鱼的神话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故事是这样的:河伯(黄河之神)化为白龙,在水滨游玩。后羿见了,一箭射伤了他的左眼。河伯上诉玉帝,请杀后羿。玉帝说:“你是河神,后羿怎能射你?谁叫你变作动物的?后羿射的是动物,难道有什么罪吗?”这里说的不是白龙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但故事情节大致相同。
(配图来源:)
龙以鱼的面目出现,比喻帝王或大官隐瞒身份,改装出行;形容身份高贵的人由于没有显露出来而遭遇平民之祸。“白龙鱼服”的故事一方面说明,大人物要持重,不可轻率地失掉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说明,不知者不为罪。
“白龙鱼服”意为白龙化装成鱼的样子,比喻富贵之人微服私访出巡而遇险。现多指自己降低身份,甘心受辱。结构为主谓式;常作谓语。
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诗:“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四:“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
清·赵翼《淮阴钓台》诗:“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化为鱼。”
柳亚子《读松陵诸前辈遗集》诗:“白龙倘竟逃鱼服,胡马终应悔入关。”
参考资料: